寒假实践回顾⼁三地走访探寻皮影:皮影传承的今天和明天
三地走访探寻皮影:皮影传承的今天和明天
● 成都——传承与创新并重
1 月中旬,经济 29 实践队在成都开展调研。就像队员朱凯闻所说的,『入川了解皮影艺术,是抱着一种微妙的心态:即带着久闻大名的仰慕和好奇,又隐约有自诩为研究者和「拯救者」的小小傲慢。』
成都分队来到了位于成都博物馆内的中国皮影博物馆。此馆是目前世界上收藏皮影种类最全、数量最多、品质最高的专题博物馆,馆内展有皮影、皮影雕刻工具、影卷、演奏乐器、民间艺人演出的影像资料等,还设有皮影基地、皮影雕刻班和皮影表演队等。皮影博物馆不仅拥有丰富而优质的展品,而且对其进行了极具艺术性的布置和陈设,整个场馆对于灯光的运用极为巧妙,结合光与影的联系将皮影的魅力展现得淋漓尽致。通过博物馆,实践队了解了良多有关皮影表演的知识。
实践队还注意到在博物馆内有很多进行义务讲解的孩子们,并采访了其中一位小讲解员及其家长。从他们口中得知,成为皮影博物馆的小讲解员需要经过层层选拔,报名人数极多,最终获得机会的都是最优秀的孩子。可以感受到,孩子与家长们对这项志愿活动的热情很大一方面是由于,它作为一项荣誉和自身能力的证明, 可以为孩子的评奖和升学带来一定益处。
博物馆里与小志愿者的合影
在那之后,实践队在展馆旁观看了两场完整的皮影表演,内容分别是猪八戒吃西瓜和猴子捞月。皮影表演的受欢迎程度远超想象,热情的观众们将表演台围得水泄不通,甚至连座位之前的地板上都坐满了孩子。表演结束后,观众们还进行了皮影的体验活动,体验者能够尝试亲手操控皮影人物做出各种各样的动作,这一活动也极受欢迎,现场排起长长的队伍。在此期间,实践队采访了皮影表演队中的一位负责人,从中了解到,此处的皮影表演往往很受欢迎,皮影表演队由志愿者组成,他们每周都会在这里进行两场表演,但由于志愿者精力有限,每人只掌握了两三个皮影故事的表演方法。负责人还分享了他关于皮影艺术传承的观点, 他认为目前皮影的传承颇为困难,皮影的传统表演形式并不适应社会的审美趋向,皮影人物的动作局限性较强,迂回婉转的唱腔也与当前快节奏的生活方式相背;制作工艺同样日趋失传,他们表演所使用的皮影都是从外地购得。
与博物馆的皮影工作者
离开成都博物馆,队员们前往武侯祠旁的锦里古街,这里有一家名为「皮影表演」的摊铺,展示并售卖手工制成的皮影。这里的皮影皆由皮影技艺传承人周伟制作,样式丰富、细节精美,琳琅满目的皮影引得路人频频驻足,小小的摊位广受欢迎,只可惜周伟先生本人并不在摊位处。
锦里古街上的皮影工艺品
之后,实践队前往了西南民族大学,探访了那里的i 创空间。i 创空间是该校的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平台,即创新训练平台和创业实践平台,为该校学生提供研究指导,资金支持和孵化服务。民大的创新创业学院以结合文化与教育为一大特色,在各类创业竞赛中成绩斐然,创意设计的成果层出不穷。本队的调研的思路,正是受到了他们的启发。皮影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精华, 虽然在当今社会中面临举步维艰的生存困境,但其本身蕴藏着巨大的市场潜力,这种表演形式本身的趣味性和艺术性始终显现出巨大的吸引力,皮影博物馆、现场表演、皮影售卖活动的受欢迎程度就能很好地证明这一点。只要能寻找合适的方式进行创新型的开发,就能唤醒其中的活力,使其焕发出新的光彩。
西南民族大学 i 创空间
● 长沙——国内与国际并重
2020 年 1 月 12 日,另一支实践分队来到了湖南省皮影艺术保护传承中心办公室以及木偶皮影排练场、制作室进行参观访问,在这里深入地了解了当地对于湖南皮影的发展与传承所做出的努力与成就。
中国木偶戏、皮影戏是一种具有悠久历史和文化地位的传统民间戏曲形式,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和深厚的社会影响。植根于湖南民族、民间艺术沃土中的湖湘木偶皮影戏,经过千年沧桑岁月的历练,既是中国戏剧的组成部分,又是中华文化千百年流传下来的不容忽视、不可或缺的基因之一,更是湖湘文化的一种典型代表形式。
队员们首先参观了湖南木偶皮影非遗亲子体验馆,这里直观地展现了湖湘木偶皮影艺术近年来的保护成绩。由于临近年关,非遗展演剧场中没有正在上映的剧目,但是剧场的规模与设备将传承中心为宣扬传统文化做出的努力毫不保留地展示了出来;荣誉展示墙上展示了 湖南木偶艺术剧团自 1956 年组建以来所获得的大量荣誉。剧院多次出国访问并参加国际木偶节,先后出访过朝鲜、捷克、波兰、前苏联、法国、瑞士、匈牙利、前南斯拉夫、蒙古、罗马尼亚、德国、越南、伊朗、澳大利亚、斐济、日本、美国等国。1965 年在罗马尼亚举行的第三届国际木偶节上,皮影戏获最佳演出奖;1983 年在澳大利亚国际木偶节上,木偶戏《金鳞记》获荣誉奖;1993 年木偶戏《火云鸟》获文化部华新剧目奖;1997 年皮影戏《三只老鼠》获文华新节目奖。 剧院多次接待了国外政府首脑和知名人士,并多次获得国际国内最高奖项。
体验馆的墙壁上展示着近年来传承中心所制作的剧目以及剧目中木偶的服饰,展厅中生动形象的小人活灵活现地展示了一个个有趣的故事,极大地吸引了前来参观的孩子的兴趣。随后,在皮影展演团的排练地点,队员们参观了他们的排练场地。这里的艺术家通过几十年来对艺术的不断追求和探索,勇于改革创新,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以细腻传神的表演打动了一代又一代的观众。
小组成员正在对工作人员进行访谈
接着,实践队采访了传承中心办公室的工作人员。工作人员介绍了传承中心近期的保护工作和成效:「我们将工作重心放在皮影宣传这一块。这些年我们主要进行剧目的创新和剧目的编排还有展示演出,我们通过将艺术展示给大家来培养受众群体。在观看剧目之外,我们建立剧场和体验馆提供给小朋友们手工体验的场所,从制作角度培养小朋友对皮影的兴趣。此外我们也进行了皮影进校园的相关筹划,还通过参加比赛,与省内其他院之间的积极交流来促进自身的进步。」可以看出,不同于一般皮影剧团一套班底对应多个剧目的做法,湖南省皮影艺术保护传承中心针对不同的受众群体进行了不同剧目的排演和音乐布景,通过切实的行动吸引更多群众接触皮影、喜欢皮影。可见,传承中心的工作已经相当成熟,谈起这一段采访经历时,队员王家欣感叹道:「起初我们抱着的态度是去发现这些机构做的还有哪些不足的态度去进行拜访的,没有想到却会被其工作的完备震撼。」
除此之外,工作人员还介绍了湖南皮影木偶展演团的构成。其中,皮影展演团始建于 1949 年,现有演员 28 人,其中国家一级演员 2 人,国家二级演员 7 人,其他青年优秀演员均为专业艺术院校毕业生。木偶展演团始建于 1956 年,现有演员 33 人。其中国家一级演员 2 人,二级演员 3 人,其它青年优秀演员均为专业院校毕业生。这些展演团的艺术家们通过几十年来对艺术的不断追求和探索,用于改革创新,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以操纵稳健准确、表演细腻传神、造型精美生动、形象栩栩如生而闻名于世,皮影的动物童话剧和寓言剧在皮影界更是独树一帜。湖南皮影已列入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1 年,包含“湖南皮影戏”在内的中国皮影戏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然而,在肯定其成就的同时,也应该注意到湖南省皮影艺术保护传承中心般 专业的皮影传承保护基地在当地仍然是凤毛麟角。工作人员说, 该艺术保护传承中心目前是湖南省唯一的官方传承基地,其他的传承保护工作均依靠民间团体和民众自觉。因此,虽薪火不绝,木偶皮影依然很难在湖南省广为传承,成为一种民间艺术形式。如何突破官方单一的保护渠道,将传承中心与民间组织、民众相结合,让皮影文化深入民众,这仍是湖南省皮影保护亟待解决的问题,也是传承中心正在努力的方向。
2020 年 1 月 14 日下午,实践团队到达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开启为期三天的西安皮影戏调研之旅。
实践团队在西安博物馆前合影
1 月 15 日下午,西安实践队到达小雁塔观看雁园皮影戏,并对表演者刘银顺先生进行了采访。皮影戏表演内容为西游记中的「猪八戒背媳妇」片段,时长约十五分钟,由刘先生操纵猪八戒、孙悟空、媳妇多个角色完成表演。在精彩的表演过后,实践成员们进入后台对刘先生进行了采访,内容主要围绕皮影戏传承情况展开。刘银顺先生是一名七旬的皮影艺人,一年前从老家渭南农村来到西安小雁塔附近进行皮影戏表演,每月有 2000 多元的收入,晚上还会在一家餐厅演出,一个月可以获得 3000 多元的收入,除去供家庭生活的花销,大部分钱他都积攒下来购置设备、招收学徒,尽最大努力将皮影手艺传承下去。刘先生首先热情介绍了皮影戏历史,它起源于西汉时期,兴与唐朝,盛于清代,元代时期传至西亚和欧洲,历史悠久,源远流长。
在提到皮影戏的传承情况时,他表示 随着电视、电脑、手机等电子产品的兴起和普及,流传两千多年的皮影戏受到前所未有的巨大打击,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野,原因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第一,皮影戏传承人的数量近几十年快速减少,上个世纪六十年代陕西皮影戏的传承人有约 480 位,而到现在仅剩下不到十人,其中年纪最小的一位也年逾七旬,可见传承皮影戏手艺的难度之大;第二,学习皮影戏需要长期的持续练习,很多初学者浅尝辄止,仅仅满足于认识和了解皮影戏,真正能够灵活运用皮影戏技法、具有自创能力的表演艺术家很少,而且完全掌握皮影戏一部分取决于先天天分,;第三,皮影戏的商业开发空间有限,表演时长较长的精品皮影戏难以吸引大众观看,大多数皮影戏表演者为了获得报酬通常选择多数人感兴趣的情节片段在旅游业发达的地区进行表演。在刘先生年轻时的时代,很多现在成为皮影戏传承者的年轻人希望通过学习皮影戏获得一门可以用来养家糊口的手艺,在他们的努力下皮影戏一度十分红火;转眼当下,大多数年轻人选择上大学,皮影戏已经不是一门可以用来赚足够钱的手艺了,在社会的淘汰过程中皮影戏传承问题成为热点,也是刘先生最担忧的一件事情。
刘银顺老先生与实践成员进行交谈
实践团队与刘银顺老先生合影留念
近几年随着政府的扶持,很多老艺术家又重新演起皮影戏,但是能够进行皮影戏表演创作的老表演者数量越来越少,却没有年轻人愿意接班,皮影戏传承任务仍面临着严峻的形势。
1 月 16 日下午,队员们来到了高家大院观看皮影戏,并对表演者进行了采访。皮影戏表演内容为「卖货郎」,时长约十五分钟,讲述了尚未成婚的男方假扮为卖货郎去女方家门口卖货,以窥探女方真容的故事。在表演过后,实践成员们进入后台对表演者进行了采访,内容同样围绕皮影戏传承情况展开。
老先生不愿透露姓名,直接谈及自己的经历,说自己从小学习皮影戏,在 2000 年开始在高家大院进行皮影戏表演,通常会挑选一些大众感兴趣的情节片段、时长十至十五分钟的内容进行表演,近几年随着当地旅游业发展看戏的人数越来越多,在节假日会出现排队看戏的现象。他重点强调了艺人的演出经历很重要,长期的练习和表演过程中技艺会日趋娴熟,再结合弹奏、唱跳等技能,具有天分的艺人可以成为一名具有独立创作能力的皮影戏表演家和传承者。在谈到皮影戏未来发展时,老先生表示 目前皮影戏发展的局势较为复杂,由于皮影戏的市场价值有限,很多企业单位赚不到足够钱维持运作,难以起到大力扶持皮影戏文化发展的作用。如果皮影戏的发展由事业单位负责,发展情况会得到一部分改善。值得注意的是,虽然国家政策一直在扶持皮影戏,但大部分工作以保留皮影戏为主,不注重皮影戏文化的本质发展和突破。
皮影戏表演者展示皮影的操作方法
回想起来,三个城市都各自在为皮影文化的传承尽力付出,各有所长。各位皮影传承人前辈也都着眼于现在和未来,将皮影文化向全国乃至全世界传播,同时也在努力创新,让皮影文化逐渐走进市场,虽然今后皮影的现场表演将越来越少,可以深度体验的内容在不断流失,但可以确信的是,有了大师们的付出,皮影文化将永远留在中华民族的文化记忆里,成为一个符号流淌在这片土地上。
编辑 | 经济 29 实践队
审核⼁张志强
Hash:717f913b8dec53e0359f7724c4bda5677937ac04
声明:此文由 复旦团委实践部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