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蒲江•每周一宝——玉芝观老君像

蒲江县博物馆展陈的玉芝观老君像

今天,蒲江县博物馆之“佛光道影”主题馆收藏展陈一尊唐代天宝年间的石刻老君雕像,至今已有1200余年的历史

该老君像,通高85cm,长73cm,宽73cm。老君结跏趺坐于束腰仰瓣莲台之上,呈说法手式,一屈三指并食拇二指上翘,一屈腕手心向上平端于腹前。其背屏宽大,分饰火焰、身光、头光图案。头像束发带道冠,束腰衣带,Y式衣领内衣,外着道袍,宽大飘逸,线条流畅,自然下垂。老君面容清瘦,双目微阖,神情超然如入定。

这尊千年老君像,如其岁月之沧桑,背后隐藏一段不为人知的历史。

蒲江玉芝观老君像,最初建造于蒲江玉芝山之玉芝观(遗址在今鹤山街道樱桃村),民国时流失到中兴场之鸡公庙(旧址在鹤山街道梨山村),解放后发现于附近之大佛寺。2013年蒲江县博物馆开馆,老君像被收藏展陈。

唐朝李家天下,以老子李耳为祖,尊崇道教。唐高宗封李耳为太上玄元皇帝,玄宗封李耳为圣祖大道玄元皇帝,上尊号为大圣祖高上大广道金阙玄元天皇大帝。蒲江玉芝观之建,有两个时间的说法。

其一、唐玄宗天宝五年(746)。吴枫、宋一夫主编《中华道学通典》的“道学大事年表”记载:天宝五年丙戌各地建神符玉芝观。

其二、唐玄宗天宝八年(749)。唐杜光庭《历代崇道记》记载,天宝八年闰六月丙寅,敕十道大郡置玉芝观,大赦天下。《旧唐书》记载,天宝八载六月,玉芝产于大同殿,两京及十道一大郡,置真符玉芝观。

唐朝设立关内、河南河东河北山南、陇右、淮南江南、剑南、岭南十道,今蒲江县属剑南道。唐玄宗天宝年间,剑南道之临邛郡为该道大郡,领依政县、临邛县、蒲江县、临溪县、火井县、安仁县大邑县七县。

蒲江玉芝观之设,今从唐玄宗天宝八年“敕十道大郡置玉芝观”之说。

蒲江玉芝观唐代老君像(见王纯五《天师道二十四治考》)

玉芝,又名葨芝,一作隈枝,别名构棘、山荔芝、穿破石。宋代,宋祁《益部方物略记》记载,“隈枝,生卭州山谷中。树髙丈余,枝修弱,花白,实似荔枝肉,黄肤甘味,可食。大若爵卵。”张淏《云谷杂记》卷四:“蜀中有一种木,彼人呼为葨芝,其树常高丈馀,不甚增长,花小而白,每一岁开花,次年方结子,又次年方熟,葢厯三岁,子如楮实,有文如龟背,味甘酸可食。今青城山范仙观、卭州蒲江县崇真观皆有之,故俗传以为仙果。”魏了翁《鹤山文钞》十一卷有《书鹤山书院始末》,其文云:“盖居一县之最高峰,故县人亦罕至其地。一日,与家人穷隮颇爱面前隈支一峰,欲即之而不得”,“隈支中峰,复屹立其前,如有钜人端士色授面承”。魏了翁《赠王彦正》记载,“余表兄髙南叔拉与登隈支山”,“然隈支为巽己峰,实当其前”,鹤山先生有诗《自长宁阡过灵泉兄墓势黄经从隈支以归》。

1996年在鹤山镇蒲砚村进行的一次考古发掘中,出土明朝奉直大夫孙礼的墓志铭,中有“改葬芝山”,“芝山”即“隈支山”。“芝山”今名“玉芝山”,山顶在鹤山镇的樱桃村,山顶海拔1004.3米,为今县境内最二高峰。

今天,蒲江民间称葨芝为“猫儿鼻子”,俗语“猫儿鼻子煮芋头——又绵又漩”。人们在山间丛林之处,还可时时发现古老的“猫儿鼻子”树。

蒲江长秋山麓是中国道教的发源地之一,老君崇拜在蒲江较为普遍。春秋时期的老子是道学的创始人,被奉为道教始祖,尊为太上老君。蒲江太清观是道教二十四治之一,其中三清殿以太清道德天尊神像居左,玉清元始天尊神像居中、上清灵宝天尊神像居右。古人以君子居则贵左之意,太清道德天尊即太上老君,为三清殿祀奉的主神。

自汉代以降,老君画像层出不穷,玉芝观老君造像占有一席之地位。其造像富含道教文化诸元素,其老君造型瘦癯与后世造像神态迥异。唐代蒲江玉芝观老君像是研究道教文化的珍贵资料,尤其是为研究唐代道教发展提供不可多得的罕见石刻史料。

汉代的老子像(右一)

魏晋南北朝时的老君像(左一)

隋朝的老君像

西安碑林博物馆馆藏唐代老君像蒲江县博物馆馆藏唐代玉芝观老君像

Hash:2811257f307756ef42b93d56352e1e4f233cdeb7

声明:此文由 蒲江文博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