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2年,尼克松给杭州送来的五棵树如何了?

外交:一种为自己国家的利益而说谎的爱国主义艺术。——〔美〕比尔斯:《魔鬼辞典》

国家外交与人与人之间的交往相似却又有所不同,一定程度上可以将之作为人际交往放大之后的结果,与此同时被放大的不仅仅是事情的影响范围,其严谨性、持续性、重要性皆有质的飞跃,毕竟国家无小事。

因此外交究其本质需要以人情世故之通俗理念去对待,同样要以事关国家存亡荣辱而予以慎重。看似杂乱无章且风云诡谲、暗潮汹涌的外交事务,实质上亦是有理可循。

一、尼克松访华

纵观中国近代外交事务之中,“尼克松访华”乃是中美外交关系奠定的一大里程碑,标志着中美关系由持续已久的僵局逐步回暖解冻,为日后中美关系发展埋下伏笔。

1972年2月21日上午11 点30分,随着美国总统专用的“空军一号”飞机降落在北京机场,尼克松及夫人缓步走下舷梯,中国总理伸出了手代表一国权威的大手,中美两国领导人的手握在一起,长达一分钟之久。

结束了20多年的中美隔绝状态,标志着中美关系迈进一个崭新的时代。

尼克松为彰显两国友谊,为中国带来了一份特殊礼物作为国礼,分别是四棵红松以及一棵北美红杉,这五颗树被种植在杭州这片沃土之上。距今已有几十年岁月。那么,1972年之时尼克松给杭州送上的五颗树现在如何了呢?

二、象征中美友谊的五棵参天大树

四棵红松被送到花港花园种植,而仅有的一棵红杉则是根据总理指示种在了杭州植物园。美国方面所赠送的不仅仅是简简单单的几棵树木,同样亦有相关的培育养护知识等等。

作为“尼克松访华”这一重要历史的见证者以及中美友谊进入全新阶段的里程碑,这五棵不远万里而来的友谊之树自然得到了有关方面的细心养护与培育,其间日夜有人看护这一项便足以窥见对于中国而言怎样看中这五棵大树,对于中美友谊又是持有着怎样一番观点。

树木由木桶妥善装运自美国原封不动一路抵达杭州。相关工作人员接到指示之后便积极筹备,在植物园之中精挑细选一块土地,并在周围筑起竹篱笆,盖了一间小茅屋由专人负责看护。

根据美方提供的相关记载,工作人员亦是经由充分考虑之后,每逢夏日便以喷雾器控制空气潮湿程度,或以芦帘遮挡阳光等,以避免“水土不服”。在无微不至的照料之下树木良好地扎根在了杭州并茁壮成长。

然而这五棵树并没能够全数熬过岁月风霜,或者因为水土不服等重重原因所致,四棵红松先后死亡,唯独这一棵红杉可谓一枝独秀,得到了很好地生长。并且在工作人员的努力之下,不仅仅保证了这棵红杉的茁壮成长同时更在此基础上培育出了第二代红杉。

红杉

后来这棵红杉被迁往山上之后,考虑到这棵红杉树已经成为了著名景点,所以作为替代品的便是第二代红杉。

卸任总统之位的尼克松亦曾第二次抵达中国,并且特意前往杭州探望昔年间带给中国土地的大树。得知仍有一棵尚且存世的消息尼克松显然是非常震惊且欣慰的,而得知二代红杉被成功培育之时,尼克松自然是更为心满意足。其间中国人的重视与礼遇令他倍感殊荣。

回过头来,作为美国总统的尼克松为何要挑选四棵红松以及一棵红杉作为与中国方面初次会晤的见面礼?实质上这一举措的背后亦是经由诸多商议探讨,乃是深思熟虑之后做出的决定。

红松与红杉乃是美国最为宏伟高大的树种之一,能成长到100米以上,其树龄可以长达数千年。这两种数目一定程度上代表着美国的本土文化,与此同时相较之于其它礼物经由时间逐渐破旧,树木显然展现出了磅礴的生机以及持久性。

红松

因此,在经由考量之后尼克松最终确定了这份礼物的内容。

以我们现有角度来看,在中国土地之上蓬勃生长的那一棵红杉,乃是尼克松访华这一历史事件的标志,更是与尼克松本人有着直接关联的纪念价值,此外更象征着中美之间友谊如同树木一般茁壮健康成长,如同那颗红杉树一般存在千年,节节攀升至全新高度。

纵观国际事务,“分则两利、分则两伤”面对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概念的提出,携手并进已经毫无疑问地成为了时代的主题。

任何大小国家想要脚踏实地的快速发展,自然离不开与其它国家之间的互通有无、互惠互利,若是自我孤立抑或单方面破坏外交关系,无疑是在自掘坟墓。一如总理曾言,“今天的现实是不够美满的,但是美满的现实需要我们大家共同去创造。”

三、尼克松的中国之行

尼克松初到中国,在总理的陪同之下,尼克松检阅了中国人民解放军三军仪仗队。总理事先作出的指示“以礼相待,不卑不亢,不冷不热,理直气壮,不强加于人。”之下,三军仪仗队展现出了中国国家威严与风范。

这令尼克松为之震撼,并作出“前所未见”的高度评价,并且此后在回忆录之中仍旧对彼时所见记忆犹新,再度做出高度赞扬。

美国总统尼克松到达中国之后,中美双方领导人会面,对于国际形势相关意见进行交换,不仅改变的中美关系未来的发展趋势,同样影响着这个国际的格局形成,尤其是后来在中国台湾地区问题上达成了一定的共识,确定了“一个中国”的外交基础。

而这一过程之中,实质上伟人碍于身体原因已经很难进行外交事务,但是却因此次外交活动对于中国未来至关重要的影响,他坚持在尼克松抵达中国首日与之会面,且当晚总理设国宴予以款待。

此外亦包括美方答谢晚宴、杭州晚宴等,令尼克松对于中国的饮食文化亦有了充分的了解。据悉尼克松本人对于白袍虾仁这道淮扬菜较为推崇,以致这道菜固定在了国宴菜单之中。

此外美国总统尼克松不仅仅就政治上与中国方面进行交涉,此行更是历时七天得到了中国有关方面的热情招待。

北京、杭州、上海等地皆是留下了他的足迹,长城、故宫亦是令尼克松为之震撼。这一程访华之路,不仅仅政治上意义非凡,同样也让美国总统尼克松充分认识了解到了中国的人文环境以及文化积淀,促进国际对于中国正确认知的发展。

尼克松先后抵达的上海、北京、杭州三地实质上皆有原因。上海乃是尼克松抵达中国以及踏上归途的必经之地,而北京作为我国政治中心,双方领导会面必定要由此展开。其间杭州一行才是尼克松对外说法旅行这一目的的真实见证者。

四、尼克松杭州送树的缘由

实质上原本杭州并不在尼克松访华的整体规划范围之内,是由中方进行协商确定的,其间综合着各项因素,但是杭州一行对于尼克松而言显然是流连忘返的,以至于后来卸任总统后的尼克松又再度返回杭州故地重游。

1972年2月26日,尼克松按照预先行程抵达杭州,按照中央规定并没有大规模的欢迎仪式,但是机场两侧摆满了中美国旗,亦是符合伟人“不卑不亢,以礼相待”的外交策略。

尼克松游访杭州21小时的全程包括抵达上海踏上归途期间,总理殚精力竭的陪同着以便尽快敲定相应外交协商。

由于时间紧迫,一行人刚抵达杭州西泠宾馆后,便马不停蹄地踏上了游览之旅。在总理陪同之下尼克松游览了著名景点“花港观鱼”,并乘船游西湖,拜访了杭州著名景点灵隐寺

当游览结束之后已是夜幕降临,由此浙江省地方领导安排在杭州饭店的晚宴逐步拉开帷幕。虽然晚宴规格与国宴无法相提并论,但是亦是倾尽心力准备的,席间西湖醋鱼龙井虾仁等菜品更将杭州特色展现得淋漓尽致。

即便小小菜单亦是由国画大师亲手绘制且各个不同,其间细微之处更显用心。宴会结束之后,浙江省地方领导收到美方赠礼一支派克笔,其间镶嵌着美国探月归来带回的一颗月球岩石。而中方作为回礼则是赠送了一箱极具中国特色的龙井茶叶。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杭州之行过于美好,令尼克松流连忘返。而他作为美国国礼带来的五颗树,最终也被拍板种在杭州。

现今多年岁月过去,中国早已不是那个饱受欺凌的落后国家。日新月异的发展之下,是腾飞的经济和富足的人民生活。但所有人都不应该忘却,一切优渥生活的背后,是先人们不懈的努力和坚持。

Hash:687e74245d5e712f530b80e487eab7ab3cd2996c

声明:此文由 纪一二传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