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老建筑,再现神复原!

园广场、宽马路、四排树、小别墅

这是老长春的城市记忆

曾经

长春拥有

满族传统的民居建筑

中原传来的宫廷、宗教建筑

欧洲的罗马、哥特式建筑

结合中国和欧洲传统建筑风格的

折中主义建筑

这使长春成为中国唯一能称为

“世界建筑历史博物馆”的城市

但是

随着城市的发展

这些老建筑或废弃

或转做他用

甚至消失殆尽

在现有的留存资料里

光影模糊不清的黑白照片

并不能展示出这些建筑的艺术特色

随着老一辈人的离去

关于这些建筑的记忆也随之而去

近日

吉林文史出版社出版的

《钢笔·长春旧影》一书

出版面世

其作者

已经78岁高龄的刘泽贤老人

耗时10年

搜集照片、影像资料

凭借钢笔纤细的笔尖

和自己对长春历史文化

建筑艺术的一腔热爱

细致、准确地再现了

这座城市的建筑印记

作者

刘泽贤

男,1940年生,毕业于吉林工业大学机械制造系,是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的工程师。

退休后,刘老先生才开始学习繁琐、“吃功夫”的钢笔素描。最初的作品内容是长春市地质宫,受人肯定并提议不妨画画长春市的老建筑。由此,刘老先生开始了10年的漫长搜集、整理资料及绘画的过程。

时至今日,刘老先生共绘制了300多幅长春老建筑原貌图,因为有设计基础和美术感觉,故对建筑的比例、透视、投影把握十分准确,层次清晰、原汁原味地还原了老建筑的设计结构和艺术特色。

《钢笔·长春旧影》一书,共收录作品240幅有特色、有影响、在世界各国有表现力的建筑作品,并根据老建筑的最初用途分为十部分,每幅图配有老照片及文字说明,介绍了老建筑的所处位置、修建时间、修建者、建筑形式、建筑特点、用途、改建过程、现今用途、拆除时间等。

2013年,关于刘泽贤老人创作长春老建筑钢笔画的新闻报道 ↓↓↓

刘老先生在城市中实地观察老建筑

用放大镜绘制细节部分

《钢笔·长春旧影》一书的内容样式

刘老先生讲述《钢笔·长春旧影》书中的内容、特色

77岁高龄的刘老先生依然在继续长春老建筑的绘画

虽然已经完成了300多幅作品并已汇集成册,但刘老先生依然觉得还有遗憾和遗漏。尽管已经77岁高龄,他仍然在搜集整理资料,研究历史,继续修改、完善、补全关于长春老建筑的钢笔绘画。我们也希望见到刘老先生的更多作品。

《钢笔·长春旧影》作品选登

(以下建筑说明为书中原文)

蒙特卡洛舞厅

位于今重庆路的卓展时代购物广场南段,建筑时间不详。建成初期称“齿轮座”,后改名“蒙特卡洛舞厅”,是日伪上层人物活动的高级场所。1949年后,先后改名为朝阳剧场、朝阳电影院、长春音乐厅、长春曲艺厅等。现已拆除。

“帝都影院”

位于今新发路,1934年竣工。为地上二层,钢筋混凝土结构,设有1000个座席。1949年后重新修缮,改称人民电影院。现已拆除。

长春孝子坟

位于今省文化活动中心斜对面。长春凯悦酒店与牡丹园之间东侧的慢车道上。孝子坟原是孝子王梦惺为他母亲修的土坟,王在此忍冻受饿为母守灵三年。1913年去世,人们把王埋葬在他母亲的坟旁。千山道友在坟前修建一座道观,此地成为名噪一时的长春孝子坟。1958年拆除,迁往朝阳沟墓地

悦来栈

位于今站前广场东侧的长白路口以东,1913年左右由河北著名商户祖宪庭修建。为木结构中式二层楼房,整体建筑雕花漆刻,古香古色,门窗别致,楼面中央悬挂“悦来栈”牌匾。与相邻的福顺栈、日升栈是长春三家著名的老旅店,1967年毁于“文革”。

老天合长春分号

位于今大马路,20世纪20年代,由山东商户单家修建,经营百货。1949年后,改为缝纫机专业商场,20世纪80年代拆除。

吉长铁路长春站

住于今惠工路38号,始建于1910年,1912年竣工。建成初期称清国站,1934年改称东站,1945年改称东长春站,1959年改称长春东站。2008年,主站房拆除。

老天合长春分号

位于今大马路,20世纪20年代,由山东商户单家修建,经营百货。1949年后,改为缝纫机专业商场,20世纪80年代拆除。

吉长铁路长春站

住于今惠工路38号,始建于1910年,1912年竣工。建成初期称清国站,1934年改称东站,1945年改称东长春站,1959年改称长春东站。2008年,主站房拆除。

吉野町

长春大街(今人民大街)从北向南数的第四条横街叫“横四街”,1907年始建,1922年更名为日本名“吉野町”,逐渐形成长春繁华的商业街。光复后,该街改称长江路。20世纪90年代长春市进行城市改造,建立现代的新兴的商业结构,将该街改造成步行商业街。

南岭兵营

位于今吉林大学南岭校区以南,始建于1907年。兵营内有军事指挥机构、官兵营房、机械库、马厩、操练场等建筑,是民国时期中国部队兵营。1931年9月19日,兵营内的爱国官兵曾与日本侵略军英勇作战。2011年,改建成长春南大营旧址陈列馆,作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对外开放。

伪满洲国司法部

位于今新民大街828号,1936年竣工。该建筑平面呈十字形,主体三层,地下一层,中间有三层塔楼,楼体赭石色瓷砖贴面,中间突出部分白瓷砖贴面,塔顶和屋顶以及檐部均为宝石琉璃瓦装饰。司法部负责监督法院、监察厅及监狱等事宜。现为吉林大学白求恩医学院院部。

伪满洲国军事部

位于今新民大街与解放大路交会处西南角,1938年竣工。为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地上四层,地下一层半,屋顶为两坡顶,用褐色琉璃瓦铺盖,军事部前身为军政部、治安部。1943年改为军亭部。于1970年增加一层,屋顶转90度。现为吉林大学白求恩第一医院。

伪满洲国蒙政部

位于今人民大街与解放大路交会处西南角,1935年竣工。为地上三层,地下一层,上部为方形半隐柱支撑的龙纹浮雕三角墙,楼顶设重檐四角攒尖顶塔楼。1949年后,成为市人大、市政协办公楼。原建筑1994年拆除,新建筑为联通吉林省分公司与交通银行吉林省分行连体楼。

康德会馆

位于今人民大街1811号,1935年竣工,后又在西北侧修建二期工程。为地上四层,地下一层,建筑外墙腰线下由大块石砌成,楼顶平台建有城墙垛口式女儿墙及四座塔簇组成的双层方形瞭望台,铜瓦覆顶。

关帝庙

位于长春大桥西北侧,始建于1799年,正式命名为朝阳寺。该寺由庙宇群组成,包括关帝庙、祖师殿、娘娘庙、狐仙堂、老君庙和玉皇大帝庙等。因关帝庙是主建筑且香火最盛,老百姓就将朝阳寺称为关帝庙,该建筑均已拆除,2000年在原址的空地上立了一尊关羽站立的铜像。

早期长春县公署

位于今大经路长春市第一〇三中学址,建于1825年,后经多次维修。原是长春厅从新立城迁至宽城子时修建的。1888年长春厅升为长春府,1912年长春府改为长春县,一直在此办公。原建筑已拆除。画面为1922年的长春县公署正门。

吉长道尹公署

住于今亚泰大街669号,1911年竣工。该建筑由中国人主持修建,坐西朝东,主体为门楼、大堂、二堂、三堂,且在同一中轴线上,由14根水泥圆柱撑起三角头品字形门脸。1908年,清政府在长春增设吉林西路兵备道,成为长春的最高官府。1949年后,该建筑先后由多家企业使用,现由长春市方志馆使用。

中东铁路宽城子火车

住于今凯旋路2155号,1898年由俄国人修建,1900年长春义和团将站舍烧毁,1901年重建,成为长春历史上第一个火车站,1935年,该火车站关闭停用。

商埠地

1907年始建,1910年基本建成。商埠地是在长春城外开辟的一处新地域,大致北起今上海路,南至今长春大街,东起今永长路,西至大经路。商埠地纵向修建了永长路、南大街(今大马路)、大经路,横向修建了二、三、四、五、六、七马路、长通路等18条路,5条街,27条胡同

Hash:89b3d09564e5ebc48ba0a9c7183205c9eb6614db

声明:此文由 长春零距离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