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遍地关帝庙 一岁三祭飨太牢

清代瓜尔佳氏将自己的姓氏和关帝附和在一起,冠汉字姓氏为关。在东北等满族聚居地区将关帝奉为“章嘉古佛”,是祖宗堂子必供的一尊。关帝在民间称为“关老爷”,在满语中称为“关玛法”。

汉传佛教尊其为伽蓝尊者,藏传佛教尊其为马头明王化身的辫子姊妹护法化身、珍让嘉布(云长王)、嘉钦护法,甚至是格萨尔王,噶举派认为其为噶玛汉神,格鲁派教主如班禅、章嘉活佛认为其是不共的、特别的护法神,盖章嘉古佛是从章嘉活佛的护法延续而来的。关于章嘉活佛与关帝的故事,详见《章嘉国师若必多吉传》,有护送章嘉活佛和为其治疗痛风病的公案。盖关帝是信仰遍及全国各地、三教九流的一个跨界大神。

雍正十年建关帝庙:一岁三祭用太牢

《钦定热河志》卷八十一中记载“关帝庙在西南街,雍正十年建。御题忠义伏魔。每岁春秋及五月十三日,官为致祭。”书中还记载承德府内有关帝庙四处。有文章称在承德一地清代建关帝庙30余座之多。

《钦定热河志》同时记载了在丰宁县有关帝庙八处,喀喇河屯有关帝庙六处,八沟厅有关帝庙七处。也都是“每岁春秋及五月十三日,官为致祭”。其中丰宁县除了雍正十年建的土城子关帝庙,以外还有皇姑屯关帝庙、郭家屯汤泉关帝庙、镶黄旗营关帝庙,头道营关帝庙、上黄旗关帝庙、牛圈子关帝庙、岔山关帝庙。关帝庙之多,基本都是雍正十年以后建立,不下几十处。祭祀规格之高,除了春秋大祭之外还有五月十三的祭祀,皆为官祭。

《清史稿》记载“直省关帝庙亦一岁三祭,用太牢。先期承祭官致斋,不理刑名,前殿印官,后殿丞、史,陈设礼仪,略如京师”。“嘉庆七年,始令各省府城建昭忠祠,或附祀关帝及城隍庙,凡阵亡文武官暨兵士、乡勇,按籍入祀”。关帝庙清代已经形成了专用祭祀关帝的音乐,还发挥着祭祀阵亡烈士的“昭忠”功用。

关帝春秋大祭:雍正朝已成定制

五月是单庙镇压部缘由。祭告立碑。以志不朽。其关帝庙仍旧留存。 

《清实录雍正朝实录》记载早在雍正三年,雍正帝就批复礼部的奏请,“追封关帝祖父爵号”,就已经确定了关帝的春秋二祭。

《实录》记载“应照此(亚圣孟子之父、未详名讳。止称先贤孟孙氏)例、追封关帝三代、俱为公爵。牌位止书追封爵号。不著名氏。于京师白马关帝庙后殿供奉。遣官告祭。其山西解州、河南洛阳县冢庙。并各省府州县择庙宇之大者。置主供奉后殿。春秋二次致祭。”

关帝五月十三祭:雨节、龙诞、关帝圣诞

关帝的诞辰有多种说法,其中有六月六日说、六月二十二日说,六月二十四说和五月十三日说。其中五月十三日说被清政府官方认可并形成了上述的“五月十三日,官为致祭”。五月十三日民间称为雨节,又传说是关老爷关帝磨刀的日子,流传着“关公磨刀斩小妖”、“五月十三,关老爷磨刀杀许三”、“大旱不过五月十三”,这一天一般都有雷声、雷雨天,被认为是关帝的霍霍磨刀声。有趣的是五台山的广济龙王、龙五爷的生日也是五月十三日,被奉为龙诞日、财神诞。

明以关帝庙镇压金陵,清建关帝庙护国昭忠

《清实录顺治朝实录》记载顺治十四年,顺治帝谕礼部一段记录中,描述了晚明时期明政府破坏金陵,并在金陵建关帝庙镇压风水之事。

《实录》记述“迨至明季国运衰微。因我朝克取辽东。误疑金代陵寝旺气相关。遂将陵后地脉掘断”、“故明复将陵前石柱等拆毁、建立关帝庙。镇压风水”。最终这个关帝庙也被顺治帝准许留存了。“朕思天祚本朝。于金何与。故明不思运数有归。辄毁及金代陵寝。愚诞甚矣。除金太祖世宗、已入帝王庙祭祀、其陵寝照旧守护地方官春秋致祭外。尔部即遣官前往房山看视金陵周围。如切近处所、果有毁坏。即酌量修整。仍撰文一道叙述缘由。祭告立碑。以志不朽。其关帝庙仍旧留存。”

Hash:48cc8f44fed86934c9076b08d81322e12552abd9

声明:此文由 承德满族文化研究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