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天文台兴隆观测站郭守敬望远镜有重大发现!

国家天文兴隆观测站郭守敬望远镜发现:太阳系在宇宙中并不是特例是具有一定代表性的,这一发现为寻找“第二个地球”提供可能性。

“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恰逢七夕前,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发布:人类一直认为“银盘”状的银河系不是平面状态,而是被“银晕”包裹的“球体”;太阳系在宇宙中并不是特例是具有一定代表性的,这一发现为寻找“第二个地球”提供可能性……国际权威科学期刊《自然·天文》及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新华社等国内外媒体纷纷予以报道,刷新认知的科学发现震惊世界,承德兴隆县成为全球瞩目焦点。

这些重大发现是建于国家天文台兴隆观测站的郭守敬望远镜一期光谱巡天观测的结果。兴隆观测站坐落于承德市兴隆县境内燕山主峰南麓,地理位置和生态条件优越,大气透明度好,晴夜天数多,具备得天独厚的天文观测条件。在观测站,中科院国家天文台高级工程师陈颖为告诉记者:“郭守敬望远镜是我国科学家自主创新研制的首台天文大科学装置,地球上没有第二家,它能够对4000个天体同时进行观测。”陈颖为介绍,自2012年启动一期巡天(为期5年)以来,共观测了近3000个天区,已捕获上千万条光谱,比世界上所有已知光谱巡天项目获取的数据总和还多。

银晕内扁外圆结构示意图(国家天文台刘超绘制)

改写银河系晕的结构特征,确立为内扁外圆的新结构,这一清晰的证据推翻了前人关于恒星晕是一个轴比不变的扁圆体的猜测,对于了解银河系恒星晕的形成历史和演化提出了新的挑战。

应用郭守敬望远镜获取的海量数据,以中科院国家天文台为首的科研团队取得了重大科研成果。过去天文学家普遍认为银河系的半径约为5 万光年,它的中心附近存在一个棒状结构,外面呈现盘状结构(银盘)。而科研证实:银河系的半径可达约10 万光年,尺寸被改写;银河系是内扁外圆结构,即内部是扁的“银盘”,外面是圆形的“银晕”,改写了之前“银晕是扁圆”的假设。陈颖为:“这些新发现,促使天文学家重新审视星系形成及宇宙演化的一般规律。”此外,郭守敬望远镜首次测量了近700 颗系外行星的轨道偏心率和倾角,发现约八成的行星轨道都如同太阳系的近圆形轨道,“这表明太阳系在宇宙中并不是特例是具有一定代表性的,为寻找‘第二个地球’提供可能性。”

郭守敬望远镜是我国科学家自主创新研制的首台天文大科学装置,地球上没有第二家,它能够对4000个天体同时进行观测。陈颖为摄

郭守敬望远镜一期巡天已结束,自2018年9月持续至2023年的二期光谱巡天将升级,确定了拍摄“天体视频”等科学项目。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自主创新是我们攀登世界科技高峰的必由之路。这些重大科研成果正是我们登上高峰的旗帜。

记者/寇亚男、于东文、郭立武、韩元信

编辑/赵萌

为我国的自主创新而自豪

Hash:ff1ad6d4551343aecfc7e4941865fbaaa4db6dd8

声明:此文由 承德晚报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