巫山人最早什么时间开始用火 养马喂鸡 雕刻首饰 你知道吗?
用火、养马、喂鸡、雕刻首饰,人们已经司空见惯。但巫山人最早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用火、养马、喂鸡、雕刻首饰的,你就可能不知道了,是吗?
昨天,市文物局公布了“十二五”期间十大考古发现,最终巫山县玉米洞遗址、巫山县大水田遗址、巫山县蓝家寨遗址等入选,这一答案就一一揭晓:
——在玉米洞遗址,考古工作者们在8000-10000年前的地层里,发现了两个残缺的火坑。这说明,生活在巫山玉米洞内的古人类那时就已经开始使用火。
——在大水田遗址,发现了五六件新石器时期用黑曜石雕刻有人、猴、野猪、穿山甲等的饰品,十分精美。在当时没有金属工具的情况下,五六千年前人类能将这些图案雕刻出来,真的很不容易。
——在蓝家寨遗址,发现了先秦及其以前历史时期,迄今为止在三峡地区所发现的唯一一处“六畜”齐全的古文化遗址。考古负责人说,早在东周时期,在巫山生活的古人类就已经开始养马喂鸡了。
原标题:过去五年,重庆地下挖出十大宝贝,重庆数十万年历史一一揭开
重庆人五六千年前就会做装饰品了
从远古走来,重庆所在的这片土地真的如古人所说是蛮荒之地吗?昨天,市文物局公布了“十二五”期间十大考古发现,这片土地上的数十万年历史,在考古专家们的手中被一一揭开。
据市文物局副局长白九江介绍,经过一系列的评选,最终巫山县玉米洞遗址、巫山县大水田遗址、巫山县蓝家寨遗址、永川区汉东城遗址、合川区钓鱼城范家堰遗址、渝中区太平门遗址、忠县临江二队遗址、彭水县中井坝遗址、小南海文物考古调查、九龙坡慈云寺遗址群考古调查项目入选。
巫山县玉米洞遗址
40万年前巫山人用牛齿做工具
“玉米洞可以说是古人类的中心营地所在地。在这个超过1000平方米的山洞里,人类的足迹整整从40万年前绵延到了8000-10000年前。”三峡博物馆副研究员、巫山县玉米洞遗址考古发掘领队贺存定说,以狩猎采集为生的古人类,以这个洞为中心,向四周探索着自然资源,他们打猎和采集完后,都会回到洞内加工,并在这里抵御寒冷雨水。
考古工作者不仅发现了大量的石器骨器,还发现了在古人类遗址中比较少见的牙具,它们分别是两个用牛的牙齿做成的端刮器、一个用犀牛的牙釉质制作的刮削器。“它们的主要作用,是肢解动物尸体和削刮木头。”考古工作者们还在8000-10000年前的地层里,发现了两个残缺的火坑,“生活在玉米洞内的古人类那时就已经开始使用火,但这个火究竟是击打燧石而生,还是钻木取火,抑或是引来的自然火,还无法得知。”
巫山玉米洞外遗址现场。贺存定供图
巫山县大水田遗址
新石器时就会用黑曜石做饰品
大水田遗址位于巫山县曲尺乡。市文物局副局长白九江说,大水田遗址考古发掘面积共计1300平方米,发现大溪文化、商周、战国中晚期至西汉早期、六朝、唐宋遗迹470余处,其中墓葬258座。“我们发现了五六件新石器时期用黑曜石雕刻有人、猴、野猪、穿山甲等的饰品,十分精美。”白九江说,黑曜石材质坚硬,在当时没有金属工具的情况下,五六千年前人类能将这些图案雕刻出来,真的很不容易。
巫山大水田遗址出土的黑曜石饰品。资料图片
巫山县蓝家寨遗址
东周时重庆人就开始养马喂鸡
我们现在看到的马,在商代晚期才从中亚西亚地区传入我国的中原大地。重庆又是什么时候有了马这种动物呢?重庆师范大学教授、巫山县蓝家寨遗址动物考古负责人武仙竹说,早在东周时期,在巫山生活的古人类就已经开始养马喂鸡了。
武仙竹说,蓝家寨遗址是我国新石器时代以及以后考古遗址中,首次发现喜马拉雅水麝鼩、小臭鼩、微尾鼩、白腹管鼻蝠等多种动物骨骼标本,“这些动物都是西南地区特有的物种,它们当时和人类都是居住生活在一起的,这充分说明,那时的人和动物和谐相处。”
同时,考古工作者们还在这里发现了先秦及其以前历史时期,迄今为止在三峡地区所发现的唯一一处“六畜”齐全的古文化遗址。马类骨骼的被发现,说明饲养的马匹在商代晚期传入中原地区之后,很快就传到了当时的巫山,而此时,这里生活的人们农业化程度已经非常高了。
巫山蓝家寨遗址内出土的动物骨骼。武仙竹供图
忠县临江二队遗址
明代的铜钱大多有重庆“印记”
在明代,锌锭和盐铁一样,被作为严控产品牢牢地控制在官府手中。为了保证冶炼顺利,每一个冶锌炉,都配有专门的冶锌技术工人,他们不仅要负责照看炉火,还要按照掌握的知识,给每个冶炼罐内按照比例放进矿石和媒介物。为了保证冶炼出的锌锭安全,当时的官府还配备有专门的官兵,日夜守护冶锌的作坊。“这些锌锭只要一出产,就会被搬上江边的小船,被专人押运至官府指定的地点存放。”市文化遗产研究院考古领队李大地说,锌能与多种有色金属制成合金,其中最主要的是与铜、锡、铅等组成的黄铜。而在明代,黄铜是制钱的主要原材料。这些锌锭极有可能是被运往当时的制钱作坊,用于生产铜钱。
“当时,重庆地区是全国重要的冶锌地,大量冶炼好的锌块,从这里沿着水路被运到全国各地。”李大地说,中国古人冶炼出的锌,不仅仅被用在了国内,还曾经远销欧洲。
彭水县中井坝遗址
常年不熄的炉火把地烧“红”了
从彭水郁山老镇狭窄的公路一路向河边走去时,一片突兀的火红色猛地跃入眼帘。“这里的泥土,是在数十年甚至上百年烈火的炙烤中慢慢成为红色的。”李大地说,这里就是郁山盐场一个制盐作坊的灶台所在地。在初次发掘的数百平方米土地上,找到12座朝着河边延伸的“巨灶”,它们中的8座紧密地挨在一起。
李大地说,中井坝盐业遗址是中国井盐晚期制盐技术的代表,使用的各种优异的余热利用技术,代表了中国井盐晚期制盐技术的较高工艺水平。史书中的“泼炉印灶”制盐技术,也首次露出真实面貌。
重庆晨报记者李晟
—高举旗帜 引领导向 成风化人 凝心聚力—
—围绕中心 服务大局 澄清谬误 明辨是非—
—团结人民 鼓舞士气 联接中外 沟通世界—
编 审:方德伦 电 话 :57682742
觉得不错,请点赞↓↓↓ 请留言↓↓
Hash:9323641a583716e4e39405bafce54b287eb9b17a
声明:此文由 巫山新闻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