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门峡:华夏之花—庙底沟
五千年悠悠岁月,有什么瑰宝可以璀璨夺目至今?
九万里苍莽大地,又有什么经典可以世代流传?
三门峡庙底沟,一个当之无愧的名字。当它昂首屹立于仰韶文化向中原地区龙山文化过渡的特殊阶段时,中华民族的文明还处在一派微茫的晨曦中。
庙底沟遗址位于三门峡市区青龙涧河南岸,这处5000年前的原始聚落就静静地沉积在这厚厚的尘埃中。1957年,国家文化部和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组成了黄河水库考古工作队,对该遗址进行了第一次大规模发掘,从此揭开了他那神秘的面纱。
从出土的彩陶和一些精致的手工艺品中,可以领略到当时人们高超的手工技术和充满浪漫色彩的丰富想象力,不菲的成果炫人眼目。最终,考古专家们将庙底沟二期文化确定为中原龙山文化早期,困扰考古界多年的仰韶文化和龙山文化之间的衔接问题,在这里得到了揭示和佐证。这一极具重要历史价值的考古发现,立即震惊了当时的考古界。
2002年,随着三门峡市“一城三区”格局工程的实施,报请国家文物局批准后,由河南省和三门峡市联合组成考古工作队,对其进行了又一次大规模抢救性考古发掘。
发掘面积18000平方米,发现了丰富的仰韶和龙山时期聚落的墓葬、壕沟、房基、陶窑、窖穴、灰坑等遗迹,出土陶器、石器等文物近万件。彩陶图案变化多端,纹饰纷繁复杂,色泽鲜艳明亮,给人以充满生命力的动感之美,充分体现了庙底沟先民们对于美好生活的追求。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李新伟:大型半地穴房屋是庙底沟类型的重大文化特征。庙底沟遗址就发现了这样的房屋。有的房屋不但室内柱下有大型石柱础,墙壁柱下也有石柱础,为我们了解这些大型房屋的建筑工艺提供了珍贵资料。
这些大型房屋,它们不是一般的居所,很可能是举行大型公共活动的场所,它的建造,需要大量人力、物力和精密的组织,是庙底沟社会进步、社会复杂化加剧的重要物证。
河南省考古研究所研究员樊温泉:“华之根,夏之源”,对于庙底沟遗址来说,并非一顶虚妄的桂冠。庙底沟遗址,不仅是研究中国数千年史前史的重要资料,也是完善我国文化发展史的重要实物例证。
保护、开发和利用好庙底沟遗址,提炼庙底沟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设的工作思路,是三门峡文化遗产保护理念与实践的一次大提升和一次大跨越。
历年来,三门峡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庙底沟遗址的保护和利用,把遗址融入到城市的发展当中,强力推进集保护、展示、教育、休闲为一体的历史文化空间,拟定在原址的基础上建设国家考古遗址文化公园。一座具有知识性、趣味性、观赏性、休闲性的历史文化园林景区,现以靓丽的容颜呈现于世人面前,必将成为“尊重文化,顺应历史,传承文明”的又一次伟大实践。
(三门峡广播电视台 记 者 成 健)
订阅号ID:tecly001
官方网站(政务版) http://wglj.smx.gov.cn
白天鹅旅游网 http://www.btely.com
新浪微博 http://m.weibo.cn/d/smxly
地址:三门峡市崤山中路14号 邮编:472000
电话:0398-2169001 ;投诉电话:0398-2169000
投稿邮箱:smx669988@163.com
Hash:61b80a407fa389b5806d8445eaf20df4a9223a1b
声明:此文由 中部城市生活指南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