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住脚下这片土地 ——齐河历史发展总述(一)

我们的先人曾经对齐河这片土地有过一段精彩描绘:“膏土连仟,南接岱宗之麓,东跨济渎之流,徒骇诸河周环襟带:衢交九达,冠盖如云。”这段话意思很明确:这里土地肥沃,非常适宜人类生存;这里交通便利,位置重要,是兵家、商贾、学者、官宦喜欢涉足的地方;这里远有山近有水,实属风水宝地,足可涵养一方人的灵魂。

如此得天独厚的一块土地,没有悠久而丰富的历史是不可思议的。的确,正如想象的那样,齐河历史源远流长,在某些历史阶段,甚至称得上波澜壮阔。作为中国“肌体”的一部分,齐河包含着中国历史的所有文化因子,足可担当管中窥豹之重任。中华文明五千年绵绵不绝,虽历经劫难,却终没有消亡。就让我们在齐河的历史发展中,来探寻中华文明长盛不衰的奥秘吧!

遥远的足迹

茹毛饮血的原始社会是人类的懵懂期,那个阶段的历史,只能靠考古挖掘来发现。约四五千年前,齐河境内就有氏族聚居,目前境内发现的尹屯、侯庄、曹庙、马官屯、小辛、郝家、刘安、耿庄、袁家、蒋屯十处龙山文化遗址,可为佐证。而县境内众多岳石文化聚落遗址、盐业遗址群的发现,则表明在夏商时期,这里已广有人居,并在社会、经济、文化方面有了长足的发展。

齐河在历史上名称多变,据《齐河县志》记载,齐河“春秋时称祝柯,又名督扬。秦置祝柯县,汉高祖十一年(公元前196年)改成祝阿县。唐天宝元年(公元742年)改祝阿县为禹城县。金天会八年(公元1130年)刘豫在禹城县东南部置齐河县,从此,始有齐河县之称谓。”

中国历史的车轮自远古滚滚而来,每走一步都在齐河这片土地上留下印痕。

春秋后期,齐河是齐国正卿晏婴的采邑,晏城因此而得名,作为晏婴临时下榻之处,城内原筑有晏婴宅。晏城北有晏婴祠,与晏婴故宅东西相望,是后人祭奉晏婴的地方,该祠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尚存。在晏婴宅旁边有一古井,名曰“金华古井”,相传齐宣王王后钟离春在晏城生金华公主。钟离春史称“无盐女”,是晏城西无盐村人。至今在她的家乡周围还流传着一句民谣:“无盐女儿生的丑,保着齐王坐江山。”

齐河作为齐国的西部边陲,不可避免地成为两军对垒、兵戎相见之地。齐长城就是当时的防御工事,齐宣王十五年前后,始筑长城,这条长城绵延500公里,齐河境内超过60公里。据《战国策》记载,当时诸侯国把这条长城与黄河泰山、济水并称为天下要塞。齐国军队在这里设防,魏、燕、赵等诸侯国攻打齐国,必须在济水以西,即今齐河一带与齐军作战,渡过济水,攻克济水一侧长城,占领济南,才能东进齐国腹地临淄一带。齐军一旦在济西失守,齐国都城岌岌可危,可见济西战略地位之重要。公元前284年,燕国大将乐毅率六国军队攻破济西,直抵临淄,从此齐国一蹶不振。

东汉初年,齐河、济南一带发生过著名的祝阿之战。汉建武五年十月,光武帝刘秀派大将耿弇讨伐割据一方自立齐王的张步,两军在济水一带对垒。耿弇率领千军万马强渡横跨济水的朝阳桥,攻下祝阿,占领济南,长驱直入,攻破临淄,叛军遂破。济水上的朝阳桥,就是后来大清桥的位置,也就是现在北店子浮桥一带。因耿弇在齐河境内渡济水,攻打祝阿城,故这一带后被称为耿济渡。

光武帝刘秀称帝前,曾被王莽的军队追杀,逃难中很可能路过齐河,因为齐河民间流传着许多关于刘秀死里逃生的故事,这些故事凝成一个个地名,成为恒久的文化符号,像雾头、十里雾、鸡鸣王、流水河、郭窑等,这些地名承载着历史的谜团代代流传,永无止息。

西晋时期,齐河县(当时属清河贝邱)出了一位名叫汲桑的牧马领袖,此人力能扛鼎,与羯族石勒结为好友。晋永兴三年(公元305年)公师藩在清河县(今平原县)起兵,汲桑和石勒率牧兵参战。公师藩失败后,两人回到齐河积蓄力量。两年后,再次举兵,汲桑自称大将军,以石勒为扫虏将军,攻郡掠县,一时气势很盛。后兵败,汲桑被杀。石勒汲取失败教训,厉兵秣马,东山再起,于319年建立赵国,史称后赵,成为当时北方最强的国家。石勒称帝后,改牧马村为汲桑村,并建筑宫殿,遗址在原大张乡肖庄东。

宋金时期,齐河隶属大齐,大齐皇帝刘豫本是南宋官员,金兵南侵,屈节投降,后被金册立为帝,替金朝管理山东河南地区,史称“伪齐”。刘豫父子在济南经营十余年,在大清河古济水旁改唐设的耿济镇为齐河县,并开始大兴土木,修城筑墙,渐有了齐河城的雏形。宋金时期不仅有了齐河县之名,而且还出现了阴河镇、刘宏镇、莒镇、晏城镇、新孙耿镇等多个商业镇市,充分显示了当时齐河及周边的商业经贸繁荣发展程度。

明朝初年,在燕王朱棣和建文帝朱允炆之间爆发了一场争夺皇位的战争,史称“靖难之役”。燕王朱棣挥师南下,所向披靡,但在攻打济南时,却遇到了济南都督盛庸和山东布政使铁铉的顽强抵抗,久攻不下,粮草告急,兵力不足,陷入困境。朱棣军队的指挥所就设在齐河城龙光寺内,该寺主持吕智寿与军师姚广孝是志同道合的朋友,也有超拔的军事才能。吕智寿在齐河及周围县为燕王募得良家子弟五千余人、粮草大批,为燕王解了燃眉之急。后跟随燕王南征北战,屡建奇功。朱棣即位后,论功行赏,吕智寿不愿享受高官厚禄,愿回齐河龙光寺继续当主持。明成祖朱棣就下旨重修寺院,并亲自赐额“定慧寺”,该寺一直保留到1973年。

明朝时期,一衣带水的邻邦日本开始频繁骚扰中国沿海,烧杀抢掠,无恶不作,被称为“倭寇”。历史上最著名的抗倭英雄是戚继光,在戚继光抗倭的战斗中,齐河籍武将尹秉衡是与他并肩战斗的亲密战友,尤其在后半期抗倭战斗中,尹秉衡独当大任,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他曾留下这样的诗句:“无端寇盗敢为仇,父子捐生苦运筹。壮节已铭仙岭石,高名堪并渭阳楼。人间忠烈应长在,陇外风烟亦合愁。惆怅祠堂几春草,年年空忆故园秋。”烈士暮年,慷慨悲壮,令人油然而生报国之志。

明朝末年,朝鲜使臣多次到北京朝贡,因辽东战事不断,故常取道登州、济南、齐河、德州北行到达北京。在往返过程中,朝鲜使团往往用日记体文字或诗词、绘画,详细记录和描绘沿途各地的人文历史和风土人情,留下了大量有关齐河县的珍贵文献和图画资料,其中在明天启元年(公元1620年)绘制的齐河县大清桥及县城图,是目前保存最早的相关图画资料,成为研究齐河文化的珍贵历史遗存。

齐河地理优势明显,无论东西交往,还是南北交流,齐河皆处交通枢纽地位,对此前人曾有形象描绘:“东屏会城,西连运道,南瞻泰岱,北拱神京;而济河水来自西南,匝如围带;大清桥盘于东南,长如垂虹;策肥路骋者,尽东西南北之人,击楫舟行者,多商贾鱼盐之客。”这里作为八方辐辏之地,名人雅士络绎不绝,骆宾王、元好问、李攀龙、王世贞、查慎行等都曾路经过齐河。这些文人墨客,或赏齐河之美景,或缅齐河之历史名人,或赞齐河民风之醇厚,或抒人生之感慨,留下诸多名篇佳作。这些诗词歌赋为后人研究齐河历史文化、风土人情、自然风貌提供了珍贵的资料。

清康熙、乾隆南巡路过齐河,也留下了吟诵齐河的诗篇。康熙帝六次南巡,曾有三次经过齐河,留下《渡济水》《三渡齐河》两首诗作。乾隆帝到齐河的次数更多,他曾六下江南、五次专门巡视山东,无论南巡还是东巡,基本路线中均包含齐河,行经齐河时,曾驻跸蒋家屯大营和晏子祠行宫,有《晏婴》《齐河道中》《徒骇河》三首诗流传后世。

审核:孙德奎

编辑:王 娜

Hash:b552da59f6b6afed8791e88ec3fef8f206892294

声明:此文由 中共齐河县委党校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