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影像方志 | 古县:太岳山下千年牡丹盛放 战鼓声声红色精神代代传
CCTV-10
2019.5.24 12:41 播出
古县篇 预告片
北宋范仲淹名篇《岳阳楼记》,指的是湖南的南岳阳。另有一个北岳阳,位于山西。
《尚书·禹贡》中所述“既修太原, 至于岳阳。”岳阳,指的就是今天的古县。山西岳阳县的名称,早在1400多年前,就已经开始使用。
北魏政府始置安泽县,隋大业二年(公元606年)改安泽为岳阳县。古人素来以“山南水北谓之阳,山北水南谓之阴”命名,古县因位于太岳山之南而得名。
因为与湖南岳阳县重名,于1971年改名为古县。
暗香浮动牡丹白
从高空俯瞰古县,最为醒目的便是古县人引以为傲的牡丹壁。
依偎古木山林之间、由千年瓷都景德镇的陶瓷工艺大师设计、以1200块瓷板制作而成的牡丹壁,高约9米、长达60米。2010年,与古县39米高的汉白玉牡丹仙子塑像一起,这两件被称为“景中胜景”的作品均成功申报了吉尼斯世界纪录。
相传,女帝武则天在冬天令百花齐放,唯有牡丹不从被贬。路经古县三合村时,有一株白牡丹悄然逃脱,从此扎根古县。
如今,这株高约6尺,冠幅丈余的白牡丹,已成为中国迄今为止现存最大的单株野生白牡丹。
2009年,当地政府建立了25万平方米的三合牡丹旅游景区,白牡丹的璀璨和魅力昭然天下。
人与花共生共荣,百转千回间,诞生了丰盈绚丽的牡丹文化。
83块石碑荟萃成牡丹碑林,以其碑刻数量和艺术留存价值,成为全国最大的牡丹碑林,表达了当代书法家对白牡丹的款款深情。 石壁张家大院随处可见的牡丹石刻既是先古遗迹,也成为了牡丹绣娘们寻找灵感的源泉。
烽火连城宝卷藏
《赵城金藏》是我国现存最早最全的大藏经,国家图书馆的“四大镇馆之宝”之一,现已成为世界孤本。
1937年卢沟桥事变爆发,日本占领赵城洪洞等县后,便开始蓄谋抢夺一直珍存在赵城县广胜寺的稀世珍宝——《赵城金藏》。
从被日寇重重包围广胜寺中,抢运转移5000多卷《赵城金藏》,绝非易事!
1942年4月25日晚,太岳二分区基干营一连两个排80多名战士,与一部分共产党员和群众,共同组成120多人的抢运队。
经过4个多小时快速高效、紧张而有序地抢运,5000多卷藏经,在天亮前被全部安全运出。原本打算一场恶战的转移行动,在敌人的毫无察觉中,悄然完成了。
当年存放《赵城金藏》的太岳中学
今天的人们,仍在用各种方式表达对这次成功抢运的敬意。画家杨振民创作《赵城金藏》,期盼将古县的红色精神代代相传。
名相传奇今犹在
司马迁的笔下,蔺相如几乎达到古代士大夫完美形象的极致,忠诚、无我、智勇、谦和。
戏曲《将相和》
少有人知,这位传奇的千古名相,最后安葬在了太岳山下的古县蔺子坪村。
赵国被灭前夕,蔺相如不幸病故。随身侍卫带着灵柩,前往蔺家祖茔旁安葬。走到古县上宝丰村,遭到秦兵追杀,形势危急,随从们为了保护灵柩,只得忍痛将蔺相如就地安葬。后来,当地百姓为了相如墓的安全,改蔺子坪为李子坪。
战鼓擂动绽豪情
隋唐战鼓起源于隋唐时期,本为古时行军作战振奋士气、发送命令之用。历史悠久,受众广泛,是古县极富地方特色的民间文艺形式。
在民间,五马村的战鼓最为出名。清同治年间,古县五马村张成元、张成绩兄弟斥巨资置办“隋唐战鼓”各类乐器,他们在本村组织锣鼓队开始演出,代代延续,相传至今。
2016年,隋唐战鼓被列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学习这门技艺。
一年一度的太岳山祭天鼓会开始了,古树坪上,五马村隋唐战鼓传承人张成真和村民们共同奏响了酣畅淋漓的战鼓。
鼓声铿锵,震古铄今,镌刻下历史的沧桑。
花韵悠长,千年绽放,蓄满了岁月的芬芳。
一代代英雄豪杰,一曲曲雄浑赞歌,千古回荡……
用影像记录当下,以地方表达中国
昨天的变迁,今天的影像,明天的历史
中国影像方志
《古县篇》
播出时间:5月24日 12:41
监制 / 闫东 主编 /刘铭 黄丽君
编辑 / 田楚韵 李林倩 张羽(实习)
Hash:2b5c9b2ea300fcf0125e3912e14c6b6b8f23d361
声明:此文由 央视科教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