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州要闻:五龙镇刘家大院修复工程见闻
古老民居展新容
——五龙镇刘家大院修复工程见闻
“尊姑娘稳坐在绣楼以上,听奴把这病房的事细说端详。”
一段《拷红》,折服了数万听众;
一个折子,唱红了大江南北。
绣楼,成了常香玉“一人一貌,以声绘情、以情带声;”的栖身场所。
唱是唱,演是演,但真正见到绣楼的全貌还是在林州市五龙镇中石阵村刘氏庄园里。
刘氏庄园旷世年久,始建于清乾隆15年的“小毡帽”时代,距今已有260多年;刘氏庄园建筑庞大,九门相照的四合院,占地面积1.44万平方公里,建筑面积4198平方米,是如今见数不多,保存较为完整的古庄园。
穿门而入,踏石而行。
土木结构的一座座楼房,青石铺就的一道道门阶,令人叹为,叫人震撼。仰视,高大耸立;俯瞰,青石光滑;侧看高低有致;正视错落有间,不但具有很高的历史文化价值,而且是一处不可多得的观赏游玩之地。
到刘氏庄园已有数次,但每次都有新感觉,每回都有新发现。
这次与市民协的主席们同行,主要是观赏了东院建筑面积达238.95平方米的绣楼。
绣楼,一名彩楼,是中国古代女子专门做女红的地方,绣花或者织荷包,是一个劳动的场所,休闲的场所,还是一个学习技能的场所或者艺术创作的场所,那是属于女人一生的生活。这里,曾经有花木兰替父从军的负累,更有李清照金石研究的兴趣。
刘氏庄园如今的绣楼,旧貌换新颜。
年久失修,墙体开裂,危在旦夕。刘启根这个时代的骄子,这个钟情于古建筑复修的专家,在各级文物部门的支持下,要让绣楼原汁原味的重现于游客的视线中。
飞檐上翘,木栏典雅。
刘启根告诉我们,复修,是建立在原貌基础上的,原石、原砖、原梁、原楼板,只是翻新。
省专家看了,为之惊讶:“我真的感到震惊,像这样的复修,是我从事古建筑研究见到为数不多的一个。”
耳听不如一见。
说是让绣楼原形毕露,真的一点也不假,笔者发现,就是砌石墙用的石块一丝泥不沾,石对石,不平之处仍然使用当时时兴的生铁片支子。
用心,用情,用智。
施工现场,我们亲眼目睹了石匠的精工细作,李银录主席看了,很是动情,要比划一下,当年修建红旗渠石匠人的风采。
像不像,三分样。
比上石匠是技工差些,但握钻打锤还是略数风骚的。
绣楼的邻居是八角楼,由于年久失修,风雨侵蚀,前些年我来时,整个建筑已是残墙断壁,两年过去了,如今这161.13平方米的建筑,已经万丈高楼平地起,一砖一瓦终砌成。
匠心独运,惟妙惟肖。
刘启根告诉我们,下一步将复苏生活区,待收购完善后,一座豫北巨大的明清古建筑群将完整的亮相于游客的视野,给我们的游人于明清文化的丰满享受。
品味着明清文化大餐,市民协领导欣然自得,情趣盎然。
把文化做大,让文化复兴。
民协要扩大阵容,就在这块风水宝地,李银录主席向郝明亮、石扶生颁发了“民协顾问”证书,皆大欢喜,欣喜若狂。
从行者:林州市民协主席李银录,顾问郝明亮、石扶生、于报生,副主席赵福生、傅艾学、刘启根、王长顺。
图文:王长顺
编辑:
Hash:575598f92c3aca46264b7423cbcf86a393b27f35
声明:此文由 林州夜读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