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营业超10亿,传承200年的豆腐世家要上市了,或成中国“豆制品第一股”

俗语说,天下有三苦:撑船、打铁、磨豆腐

日前祖名豆制品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祖名股份)IPO通过审核,即将在深交所中小板上市,如无意外将是A股中的“豆制品第一股”。资料显示,2019年祖名股份营业收入高达10.48亿,净利润9016.51万元。

中国人的传统观念里,做豆腐显然不是一份大事业,然而,浙江人蔡祖明用26年的时间,将一家小小的豆腐坊,拉扯成了一家上市公司。同时深入探究这家家族企业更可以发现,做豆腐卖豆腐这并非从蔡祖明创业开始,而是传承6代人,超过200年历史的“祖传手艺”。

兜兜转转还是继承了“祖业”

蔡祖明是浙江省萧山西兴人,从清朝嘉庆年间(1816年)开始家里祖辈已经做起了豆腐生意,并且在当地小有名气。到蔡祖名父亲这辈,时代使然也曾进工厂工作,提前退休出来后又重新做起了豆腐生意。

不过青年时期的蔡祖明可没想继续“吃这碗饭”,但面朝黄土背朝天干农活的日子他也过不惯,于是拜师学艺做起了木匠。做木匠有了点名气后,蔡祖明听说种苗木可以成万元户,就活动心思承包地种苗木。没想到,种苗木容易,卖苗木难,种好了卖不出去,几番“折腾”下来当木匠的钱也都亏了进去。

生意亏了,加之看父亲做豆腐生意太辛苦,蔡祖明决定给父亲帮把手。不过没做多久,他把卖豆腐挣来的钱拿去买了辆三轮摩托车,跑起了短途客运,卖豆腐的事则交给了妻子。三轮摩托车开了不到两年,蔡祖明觉得不过瘾,便用家中所有的积蓄买了辆小汽车,当起了出租车司机。

就这样又兜兜转转好几年,时间走到了1994年,这时的蔡祖明已过而立之年。恰巧萧山的国营豆制品厂倒闭了,“折腾”了十多年的蔡祖明意识到商机来了:萧山这么大的一块地盘,总不能没有豆腐厂吧?于是,在父亲和妻子的大力支持下,蔡祖明筹资 40 万元创建了萧山华源豆制品厂(祖名豆制品股份有限公司前身)。

做豆腐卖豆腐,蔡祖明家里有经验,又舍得下力气,不畏辛苦,没几年华源豆制品厂蒸蒸日上。随着公司名气的增大,仿制品也越来越多,蔡祖明终于意识到要用注册商标来“正名”,但这时候发现“华源”早已被别人注册。思考再三,蔡祖明决定用自己名字后两个字的谐音“祖名”来做商标,既与自己关系紧密,又有“祖上有名”的意思;就这样,“祖名”豆制品的品牌正式诞生。

豆腐坊是怎么奔赴上市的

虽然中国的豆制品市场规模有上千亿元,但做到年产值10亿以上,并且即将上市的,还真就祖名股份这一家。按照蔡祖明的归纳,“三心二意”是他成功的核心。

当然,这里的“三心二意”可不再是他年轻时好闯荡的那股子劲儿。一个家族做豆腐卖豆腐延续了200年,总有一份匠心在那里,这就是蔡祖明的第一个成功要素。蔡祖明一直保持着一份最朴实最本分的初心,那就是怎样把豆腐、豆制品做到最好。为此,他从原料到生产工艺整个流程严格把关,不断地动脑筋进行提高、创新、升级。

“做人做企业,都需要对得起自己的良心。只有做到这点,才可能长远发展。” 蔡祖明在接受采访时还曾不止一次谈到,环保做不好心里真不踏实,每天看看污水里游来游去的鱼,自己才放心,才能一心扑在生产、研发和创新上。“匠心、良心、放心”,这就是祖名股份快速成长遵循的“三心二意”里的前者,后者则是“诚意和满意”——以诚意奉献最好的产品,让消费者满意。

事实上,中国很多民营家族企业、行业隐形冠军,都是凭借类似于蔡祖明“三心二意”的这种初心与坚守、专注于努力,才得以成功。

立足传统、寻求突破、充满挑战

江浙沪地区的消费者对“祖名”这个品牌大多不陌生,早餐店里的祖名豆奶,饭桌上的祖名豆腐,茶余饭后的祖名豆干……祖名股份的产品深耕江浙沪地区,并持续向国内更多省市延伸,客户涵盖众多大中型超市,海底捞、外婆家等知名餐饮机构,以及盒马鲜生、叮咚买菜等生鲜专营平台。

在20多年的发展中,祖名股份不仅稳稳守住了传统的生鲜豆制品领域,还开发了植物蛋白饮品和休闲豆制品两大类别。在关联领域内尽可能满足不同类型豆制品消费需求。同时祖名股份也认识到,豆制品行业门槛不高,要取得竞争优势与长远发展,技术创新与工艺改造势在必行。据本次招股书显示,募集资金将主要投入到“年产8万吨生鲜豆制品生产线技改项目”及“豆制品研发与检测中心提升项目”,都是以现代化技术寻求突破的方向。

2019年度,祖名股份的年营收突破了10亿人民币。招股书显示,2017~2019年度,祖名股份营收分别为8.63亿元、9.39亿元、10.48亿元,净利润分别为4148.87万元、6394.18万元和9016.51万元。总体来看,处于稳定上扬的趋势中,但查看细分数据也能看出一些行业内长期未曾打破的藩篱。

招股书指出,受产品销售半径的影响,祖名股份的销售区域主要位于江浙沪地区,报告期内,来源于江浙沪的销售收入占公司总收入的比例在95%以上。同时,祖名股份的绝大多数营收,皆由生鲜豆制品支撑,占比65.89%。

虽然在此次的招股书中,祖名股份表示,将以“立足长三角、面向全国、走向世界”为企业发展方向。但从公开资料显示可以发现,目前我国的豆制品行业并未出现全品类、全国性的龙头企业,同时各地市场都有品牌口碑出众的本地品牌,如笔者所在北京的“白玉”,几乎占领所有商超。

因此,豆制品企业如希冀凭借生鲜豆制品突破区域性的藩篱,进军全国市场进军,或将充满更多挑战。专业人士表示,祖名股份在休闲豆制品上虽然现阶段营收不高,事实上却有比较大的市场潜力。

同时,本次招股书显示,蔡祖明、王茶英和蔡水埼共持有祖名股份54.94%的股权。蔡祖明与王茶英是夫妻关系,蔡水埼为蔡祖明与王茶英之子,三人均担任公司的重要管理职务,对公司的各项经营决策均具有实质性重大影响。未来,蔡祖明“缔造百亿豆制品企业“的愿望是否会在家族交接班之前完成,“第七代人”的加入是否会对这家家族企业的运营有所助益,《家族企业》杂志将持续关注。

Hash:62fb330f779bc02868e7dde65861c30fdd12f355

声明:此文由 《家族企业》杂志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