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一多先生殉难70周年 故居变身幼儿园纪念碑处冷清寂寞

历史上的今天,1946年7月15日,闻一多先生在作完著名的《最后一次讲演》后,回家路上,在离家只有十几步的地方被国民党特务暗杀,年仅47岁。

官方以各种形式纪念闻一多

闻一多殉难70周年之际,昆明市举行了对闻一多先生的纪念活动。

7月5日,闻一多殉难70周年大会在昆明举行。李公朴先生的女儿张国男和闻一多先生之孙闻黎明,在会后和全体与会人员来到云南师范大学“一二一”运动纪念广场,庄重举行李公朴、闻一多殉难70周年祭奠仪式,并参观了“一二一”运动纪念馆、国立西南联大旧址,还到云南陆军讲武堂旧址闻一多殉难处、李公朴殉难处敬献鲜花,观看了“百年军校将帅摇篮”“中国远征军”主题展览。

张国男说,李公朴以「仁者不忧,智者不惑,勇者不惧」12个字作为座右铭,与闻一多一道为真理赴汤蹈火,是走在人民革命队伍前列的大仁、大智、大勇者。如今国家的强盛就是对他们在天之灵的最大安慰。

“70年来,李公朴、闻一多的名字已深深与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云南融合在一起,无论走在哪,都能感受到他们还活在这座英雄城市里。”闻一多孙子闻黎明认为,“很多人说李公朴、闻一多为云南人民增添了骄傲,但我更觉得是云南以厚重的历史积淀和博大胸怀,为他们提供了实践理想的用武之地。”

此前,纪念闻一多活动已经开始。4月12日晚,云南省京剧院在昆明剧院演出大型新编现代京剧《闻一多》。

大型新编现代京剧《闻一多》取自杨友卫创作的《金碧春秋》,以震惊全国的昆明“一二·一”惨案为背景,描叙闻一多从1938年至1946年的一段生活,用京剧艺术展示了闻一多追求民主和平、反对独裁、弘扬民族气节的大爱精神,以及对爱国学生的深厚情谊和对妻儿的挚爱亲情。

从去年开始,纪念闻一多的活动就陆续开展,《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龙泉记忆·闻一多纪念特展》在红河州博物馆展出,馆内近300件照片、书信等珍贵历史物件和文献资料,向世人全面展现了学者、诗人、画家、教育家和民主战士闻一多先生的人生轨迹。

据悉,闻一多先生在抗战期间随西南联大文学院和法商学院南迁昆明时,曾在红河生活和工作过。史学专家吴宝璋说,闻一多在昆明的8年也是抗日战争的8年,其从最开始在蒙自分校的“何妨一下楼先生”转变为了民主斗士,留下宝贵的精神遗产。希望市民能通过特展了解这段历史。

探访:故居变身幼儿园 比想象中冷清

闻一多先生殉难处,在云南昆明市区钱局街西仓坡6号,原云南西南联大宿舍大门附近。

当记者到达时,是一条不太宽阔的巷子,巷子两侧悬挂的是闻一多写的诗歌、警句、绘画及篆刻作品,这条巷子便命名为“闻一多先生红烛文学艺术走廊”。沿着走廊往里走,就看见了矗立在小巷路中央的一块碑,这块碑便是闻一多先生殉难处纪念碑,上书“闻一多烈士殉难处”,周围石栏铁链,植有花木

纪念碑附近没有多少游人,比想象中冷清。碑的四周被枯萎的菊花包围着,虽已枯萎,但也体现人们并不忘这位伟大的爱国战士,还是有人会来缅怀他纪念他。阳光洒在碑上,安静而肃穆地耸立着,简单、朴素,却带有一种静谧之美,岁月的痕迹无声的沉淀在斑驳的建筑里。碑上刻着闻一多先生的事迹,一位妈妈正在给自己的女儿读着碑上的文字,表情肃穆庄重。

碑的另一侧相距数米处有一四角亭,亭边的墙体上刻有闻一多故居的牌匾,与牌匾并列的是闻一多先生发表的《最后的演讲》。

1946年7月15日,闻一多在云南大学至公堂内举行的悼念李公朴大会上发表了《最后一次演讲》,用李公朴“前脚跨出大门,后脚就不准备再跨进大门”的誓言,重申了终生不悔、誓死如归的决心。散会后,路经此处,突遭特务伏击,不幸遇难。

记者四处寻找故居却无踪迹,问了几个附近居民才了解到,闻一多先生的故居早在好几年前就变为了幼儿园。只有园内的一座雕像还显示着闻一多先生留有的痕迹。雕像是闻一多周围围绕着一堆的孩子,闻一多是爱孩子,爱学生的,生前闻先生的家就是学生们课后爱去的家园。

随后,记者又随机采访附近来往的路人,好多人回答说:“不知道。” ,或者“在课本上学过,知道有这个人,其他的不清楚”。

闻一多先生被害时,年仅48岁。其遗体火化后,部分骨灰撒在滇池里。今云南师大内四烈士墓前,有闻一多先生衣冠墓,校园民主草坪中,立有闻一多先生红砂石雕立像。先生长袍围巾,手握烟斗,低首沉思,他的一句话至今响在人民心里:“这话叫我今天怎么说?你不信铁树开花也可。那么有一句话你听着:等火山忍不住了缄默,不要发抖,伸舌头,顿脚,等到春天里一个霹雳,爆一声:咱们的中国!”

采访手记:不该忘却的纪念

闻一多逝世70周年之际,记者探访其故居和殉难处纪念碑,发现比想象中冷清,故居也被改用作幼儿园,心里顿生几许悲凉。

闻一多在昆明的8年也是抗战的8年,他是诗人、学者,更是民主斗士,他为追求民主、自由、和平献出了生命。

朱自清曾写诗歌颂闻一多:“你是一团火,照彻了深渊;指示着青年,失望中抓住自我。你是一团火,照明了古代;歌舞和竞赛,有力猛如虎。你是一团火,照亮了魔鬼;烧毁了自己!遗烬里爆出个新中国!

现如今故居变为幼儿园,或许是个不错的归宿,看着孩子在阳光下的笑脸,能让先生倍感欣慰。又或许他是不在乎身后事的,他的人生就像他说的“烧破世人的梦,烧沸世人的血,也救出他们的灵魂,也捣破他们的监狱!

但这是我们后代不该忘却的纪念,记住他们,才能知道历史。(云南网 记者韩焕玉 关喜如意 实习记者郭黎潇 杨泞卉)

Hash:023f1075347f7265980457246bf68fdf9b8f92ab

声明:此文由 昆明信息港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