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之城与长水机场联动打造“亚洲最美城市候机港”

对于昆明而言,在打造面向南亚、东南亚的“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的探索发展之路上,一直亟待找到一个实质突破点、一个有力抓手。1月1日,经国务院批准昆明等5个城市开始正式实施外国人144小时过境免签政策,来自53个国家的人员,可从昆明市免签停留144小时。自此,云南昆明在国家层面获取的开放性资源再上一个台阶。站在云南文旅发展前沿的企业品牌花之城和空港枢纽昆明长水国际机场为此正在谋变。

兼修内外 着力“风眼”已成云南文旅大IP

事实上作为文旅企业,花之城“城市候机港”项目概念的诞生与发展一直紧扣“空港”经济延伸、拓展。

怡美集团旗下的花之城建设初期是以昆明长水国际机场进出港旅客为基础来进行整个项目设计,作为“到昆明的第一站”和“离开昆明的最后一站”,花之城是一个重要的承接点。在项目内容建设上,花之城原本就是一个复合型的城市商业综合体,有景区、酒店、商场等。在此基础上,近年来不断完善了针对年轻人的世界百大DJ电音平台“F-PARTY”和针对儿童的“Fun星球”亲子玩创成长空间等内容。也因此,花之城目前的客群结构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不仅有会议团队、旅游团队、商旅客人……还有很多本地市民也经常前来。其次,在发展过程中不断提升对进出港客人的服务形式。一方面,承接了东航江苏公司、南方航空、山东航空等公司机组住宿;另一方面开通了花之城到机场的空港快线,每天往返接驳12班次。从硬件到软服务,花之城已经成为一个基于长水机场、服务于长水机场的云南文旅大IP。

当前,国家推行“一带一路”战略,云南面向南亚、东南亚的区位优势让长水机场发展打破原有层级限制。

据最新规划,长水机场性质被定位为“国际航空枢纽”,到2030年将满足年旅客吞吐量1.2亿人次,这就意味着到2030年,长水机场会成为全球十大机场之一。

而目前,花之城所处区域东白沙河水库片区——按照规划要打造成为“昆明的第二只眼”暨昆明的“第二个翠湖”,从去年开始东白沙河片区清淤工作全面展开。在《盘龙区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将东白沙河片区打造成为以生态康养、高端休闲、汽车现代服务三大板块为抓手的集旅游度假、高端商务、时尚生活、生态保护于一体的“大昆明国际山水休闲城”。实际上,昆明市的布局规划正是把花之城所在的整个区域变成与长水机场战略发展相匹配的一个国际化生态区域。而这与把昆明建成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目标内呼外应。

要打造一个具备国际化文明的落脚区必定要求其内在多元、包容能满足八方来客日益高要求、精准、个性化的多元服务。

可以说,花之城所提供的服务内容正顺应了这样的发展要求。

内呼外应 国际中心城市需要国际空港拓展服务内容

把花之城所在的整个区域变成与长水机场战略发展相匹配的一个国际化生态区域,并不仅仅只是把值机等现在已经在手机上就可以完成的乘机步骤简单的移植到花之城来。

15分钟即可到达机场的车程;可免费办理值机手续的CUSS机;与机场实时联通的出港航班显示大屏……并非是花之城仅有的优势。“城市候机港”的概念是鲜活、灵动、具象的。是在花之城与长水机场进行深度对接之后,以游客需求痛点为出发,依托花之城自身的产业优势,进行的功能有机串联和深度叠加,是真正能解决旅客时间成本、价值效率成本、交通成本及文旅消费需求的综合项目。”

据悉,春节前,花之城将开启与云南机场集团合作的第一步,与其旗下空港百事特深入沟通形成系列的服务产品,延展服务链、全面提升航旅客的效率和体验。对于商旅客来讲,是把枯燥的等待变成有价值、有体验的行为。针对旅团客群,花之城与机场集团共同制定的一系列高效、快捷的通关产品,将努力提高团队客在机场的运转效率,降低机场高峰期运营压力。简单来说,就是把一个团队的客人在花之城进行编排整理,根据客人不同的航班时间统筹组合按时送抵机场,以此改善机场候机厅旅客散、乱的问题。

走在前列 空港经济拉升需要文旅提升内核动力

有业内人士认为,近期过境免签政策的实施也将进一步促进昆明向国际型旅游城市发展、为打造国际型中转枢纽城市奠定重要基础。只有吸引更多的“人流”前来、驻足、常驻及消费,才能真正拉动当地空港经济及全域旅游的升级发展。

为此,打造“文旅产业+航空经济”的创新融合发展,至关重要。随着经济发展和消费升级,只有大力开拓具有当地特色与创新的多功能复合型文旅产业,才能吸引更多的人前来。花之城,就是这样一个成功的例子。“目前单纯的功能性产品已经满足不了客人多方位的需求,只有在更多的服务体验中,让他们了解更深层次的文化特色,才会和一个地方产生情感共鸣和连接。”云南怡美实业集团有限公司总裁徐江涛认为,要用更多量化的内容、更个性化的服务来满足客户,才会让其产生信任感、依赖感。

如今,花之城与长水机场联动打造“亚洲最美城市候机港”,旨在为国内旅客及144小时过境免签客提供更多有记忆留存点的服务与体验,增多他们在云南的停留时间,及日后更多前来云南的机会,这无疑是一种大胆的创新与尝试。这样的模式,在文旅企业和机场领域,都是非常超前的。

对全省发展层面而言,通过让更多旅客感受更为饱满的文化内容、感受更好的服务、感受更高的效率,可以进一步推进文旅产业的迭代升级、推进全域旅游的开拓式发展。

专家声音

将成文旅发展与航空经济融合的新突破

昆明学院《旅游研究》主编、教授窦志萍认为,对于昆明而言,在打造面向南亚、东南亚的“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的发展之路上,一直亟待找到一个实质突破点。而花之城与昆明长水国际机场的深度融合与携手探索的“城市候机港”概念及系列服务,为此提供了一个创新性的示范。

《实施纲要》提出,昆明将着力打造区域性国际综合枢纽,加快建设区域性国际经济贸易中心、科技创新中心、金融服务中心、人文交流中心,全面提升“世界春城花都历史文化名城、中国健康之城”三大城市品牌,并明确了各阶段发展目标,到本世纪中叶,要全面建成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

窦志萍分析认为,昆明长水国际机场从本质上讲是“人流”、“物流”的集散型交通枢纽平台。未来 被定位为“国际航空枢纽”的昆明长水国际机场到2030年需要蜕变成为一个能满足年旅客吞吐量1.2亿人次、年货运吞吐量120万吨的国际性航空港枢纽。这意味着这个国际门户枢纽的“功能空间”需要面向世界、面向各种人群提供更多元服务,需要富含云南文化、旅游特色的产业、品牌为之“代言”。而花之城“城市候机港”项目恰恰是能为不同消费者提供多元立体式服务的聚合型综合载体。众所周知,花之城不仅有景区景观,亦是我省特色产业的展示窗口,此外更具备城市CBD的功能,这也为花之城的“经济空间”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补足式资源。可以说二者的融合、合作能有效提升昆明城市的形象;扩大旅游产业转型升级发展,为扩大产业辐射范围提出了一次新型的业态尝试,为昆明打造“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找到了一个契合点、突破口!而这种尝试也很可能引发业内对旅游转型升级发展的一次热烈探讨和思索。

如何为中转旅客提供“一站式”服务亟待更多探索

对于这种机场和文旅企业融合的模式创新, 昆明长水国际机场百事特运营总监唐汉认为,这对旅客、机场、花之城来说,都是一次多赢之举。

“城市候机楼很早就有,但是如果一直作为一个单一的功能体,辐射半径有限,目前来看运营情况都一般。从功能属性来讲,原本花之城就是一个集旅游与城市商业于一身的集散地,自带流量,很多游客和本地市民都会慕名而来,再加上将‘值机服务’等原本需要在机场完成的部分功能的前置,它就更能成为旅客乘机、中转名副其实的‘最后一站’。”唐汉表示,花之城“城市候机港”项目的意义并不是简单地只作为值机功能的延伸,而且配套丰富了的机场的服务产品。从现在旅客出发的实际角度来看,长水机场已经实现了值机“无纸化”,传统城市候机厅的值机功能对很多人来说已然并不很重要。但是,更多服务诉求亟待满足:比如,商务人士希望有高端私密、更舒适的休息环境,无需排队安检;旅客们都希望通过快捷通道或其他代办服务,减少在机场的停留时间;遇到特殊情况导致的航班延误,也可以有更多休闲娱乐及餐饮选择……而这些,都将可以通过此次花之城和机场集团的通力合作,逐步实现。

据介绍,目前百事特有提供给中转旅客的全系列产品,此次与花之城合作,双方在基础服务外,能够延展出更多提升旅客体验的创新产品。例如,昆明机场口岸已实施144小时过境免签政策。那么,如何让经停或中转的旅客在有限的时间段内深度体验昆明,这成为有关部门和机场方面一直在考虑的问题。为中转旅客打造花之城短时停留行程安排;或针对两三日甚至更长停留时间的旅客及144小时过境旅客,设计与之需求想匹配的线路产品。也是未来双方将持续加深合作与探讨的方向。

对此,百事特和花之城合作以后,双方考虑很多功能的互通更多地来讲是对客户需求的一种匹配。昆明机场一年要接待数千万人,机场里的服务很难一对一迅速响应旅客的各种个性化需求。而怡美集团花之城,作为云南文旅产业的领军者,拥有许多对于旅客的数据和分析经验,在发现客户潜在需求方面有着巨大的优势。双方优势互补,一起设计出配套的产品和服务,精准的推送给客户,就能大大提升服务品质和客户满意度。

Hash:83416a379b3340a25b65f760bb8b9e335033c570

声明:此文由 发现七彩云南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