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池5.4万亩“中国最美湿地”扮靓春城

近日中央电视台“中国最美湿地”的评选中,昆明滇池湿地以110628票成为最高票数,在众多湿地中脱颖而出,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国最美湿地”。

滇池湖滨生态湿地作为滇池之“肾”,不仅使得滇池水质净化能力不断改善,吸引众多野生鸟类“安营扎寨”,湿地美景更是让人流连忘返,一个个湿地公园成为人们休闲游玩的好去处。滇池湿地获评“最美湿地”可谓实至名归。

今日(7月1日)起,“美丽春城 宜居昆明”系列报道将推出,为你揭开昆明湿地的神秘面纱,体验环滇湿地的独特魅力。

系列报道(一)

植被修复

湖滨植物物种10年增加58种

在开展滇池“四退三还”工作之前,滇池外海湖岸线后延200米的湖滨带(除陡岸带外)主要土地利用类型为农田,其次是鱼塘,占湖滨带总面积的近90%,而已建湿地面积不足5%。

近年来,随着环湖生态建设的开展,原有鱼塘已经全部清退,转变为库塘湿地,农田和大棚用地等则转变为生态湿地和林地。随着滇池环湖生态建设的开展,建成滇池湖滨生态湿地5.4万亩,滇池水域面积增加11.51平方公里,湖泊生态系统功能和稳定性得到提升。

如今,滇池湖滨已初步构建了一条平均宽度约200米、面积约33.3平方公里、区域内植被覆盖超过80%的闭合生态带,形成了一条湖滨生态绿色屏障。永昌湿地、海东湿地、捞鱼河湿地、王官湿地、斗南湿地等一个个经过提升改造、兼顾生态与景观功能的湖滨生态湿地展现在市民眼前。

通过恢复和建设环湖生态带,湖泊生态系统的生态功能和稳定性得到不断提升。通过“四退三还”生态建设工程的实施,现在滇池湖滨带植被覆盖率已达80%。从建设前期到建设后期,植被覆盖率提高了约6倍。滇池湖滨植物物种由2006年底的232种,增加到了约290种,物种数量增加了约25%。

一些原本消失的沉水植物,如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曾经报道消失的喜清植物,如轮藻群落、微齿眼子菜、穿叶眼子菜、苦草、荇菜、水鳖等群落,由于原有种子库萌发而又得以出现,目前在滇池部分湖湾仍然有一定面积存在。而原来的滇池一景——海菜花也在人工引种的情况下得到一定的恢复和保护。

野鸟回归

消失30多年鸬鹚重现滇池

由于滇池水质的改善,滇池植物的生物多样性也得到了恢复,在滇池栖息、越冬的鸟类明显增多。

近年来在滇池周边记录到鸟类140多种,其中包括多种云南省新记录的鸟类,如三趾鸥、灰翅鸥、须浮鸥、白翅浮鸥、铁嘴沙鸻、蒙古沙鸻、中杓鹬、弯嘴滨鹬、黑腹滨鹬、斑胸滨鹬、小滨鹬、大滨鹬、翻石鹬等。

据滇池渔民所述,上世纪80年代滇池边还有少量野生鸬鹚活动,之后未有发现。时隔30多年后,昆明市滇池生态研究所工作人员近期再次在滇池草海水域发现了3只野生鸬鹚,这得益于滇池生态环境的恢复和改善,以及多年来对生物多样性的积极保护,为鸟类创造了良好的栖息、越冬环境。

通过科研人员近3年的调查,滇池外海共发现鱼类25种,其中土著鱼类4种,为滇池高背鲫、泥鳅滇池金线鲃、银白鱼。其中,滇池银白鱼在历年的研究中均被认为是濒临灭绝的物种。

在近3年的调查中,市水产科学研究所多次在监测样品中发现银白鱼个体,且在对滇池产卵场调查中证实滇池西岸是银白鱼产卵地。这说明随着滇池水质的改善,滇池水生生物多样性增加,滇池土著品种银白鱼种群数量开始得到恢复。

今年,还将全面完成海埂公园提升改造,盘龙江西岸入湖口湿地、盘龙江东岸入湖口湿地(星海半岛)、海东湿地三期、滇池西岸西华观音山南、观音山北湿地等滇池外海7个湿地项目建设。同时,在滇池草海片区开建2650亩湖滨生态湿地。

四退三还

拆除一级保护区内建(构)筑物

作为滇池治理的六大工程之一,湖滨生态湿地建设“四退三还一护”工程自2009年全面启动以来,坚持人工干预最小化、自然恢复最大化的原则,采取市级统筹、县(区)实施的工作模式,目前已完成退塘、退田4.5万亩,退房145.3万平方米,退人2.5万人,建成湖滨生态湿地5.4万亩,拆除沿湖防浪堤43.14公里,增加水面面积11.5平方公里。

近年来,随着昆明对滇池一级保护区范围内建(构)筑物进行大刀阔斧的拆除,新一轮的“四退三还一护”攻坚战拉开序幕。经调查核实,滇池外海一级保护区需拆除建(构)筑物193万平方米。2013年以来,昆明已先后拆除位于一级保护区内的神牛水乡餐馆、滇池地方海事处办公大楼、云南新华印刷五厂、王官冷冻厂、王官纸制品厂等建筑,对拆除之后的地块进行生态修复,建成一个个生态湿地,为人们提供了休闲游玩的场所。

今年,昆明将继续实施滇池外海生态建设“四退三还”工程,推进滇池外海以及保护区内建(构)筑物拆除、提升改造共89.68万平方米。

去年8月,审议通过《昆明市“多规合一”工作方案》,将滇池流域作为昆明“多规合一”优先领域,对保护滇池流域的山水格局,修复滇池的生态系统,保证产业发展建设用地,促进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等提供了根本保障。

今年6月1日起,《昆明市环滇池生态区保护规定》(以下简称《规定》)开始实施,明确规定,制定环滇池生态区重点区域定期封闭、轮休方案,合理确定休闲垂钓动物放生区域,并采取有效措施,对上述行为进行规范管理。

作为《云南省滇池保护条例》的补充,《规定》的出台有助于通过立法,逐步形成环滇池生态区良性生态系统,建立健全规范的长效管理体制,最大限度发挥湿地湖滨生态在滇池治理和城市生态环境改善方面的作用。

《规定》明确了滇池湖滨带7大滇池禁渔区、12大鸟类保育区,同时指出,环滇池生态区内的湿地和有条件的自然湿地应当对公众开放。市滇池行政管理部门根据生态容量和生态平衡的需要,制定并实施环滇池生态区定期封闭、轮休措施。沿湖县(区)人民政府、管委会应当严格执行定期封闭、轮休措施。(都市时报 记者张小燕)

英文稿件:

Dianchi wetland won title of "the most beautiful in China"

Hash:52f505bd4b4f1c4016da7954ede3644abf9e5e86

声明:此文由 贵阳网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