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迎泽区:百年邮局跨越时光 连接你我

太原迎泽区:百年邮局跨越时光 连接你我

“从前的日色变得慢

车 马 邮件都慢

一生只够爱一个人”

木心先生的这首《从前慢》

讲述着以前的慢生活

在依靠书信传递思念的时代里

邮局连接着人们最朴素的情感

钟楼街,有一家百年邮局

它是山西最早的邮局

串起了无数山西人的思念和情感

百年邮局建于1901年

时称“太原邮政总局”

1913年改称“山西邮务管理局”

后又改称“山西邮政管理局”

太原解放前夕

又改组为太原邮政一等邮局

解放后,被中国人民解放军军管会接管

不论名称如何变化

百年邮局的功能始终存在

它不仅印刻着山西邮政通信的百年沧桑

也几乎见证了我国近代邮政史的全程

相传古人会把信件写在绢帛上

然后放入鱼腹中传给收信的人

发展到后来,大家就不用真鲤鱼了

改用鱼形信封代替

尽管后来有了驿站这种更快捷的方式

但驿站通常传递官方文书,不作民用

直到明代永乐年间

一些宁波商人自行创办了民信局

帮助普通百姓们寄送信件包裹

才令民间通讯向前迈进了一大步

史料记载,清道光年间开始

随着西方先进的通信技术不断传入

全国遂议废驿设邮

1865年

清政府设邮传部统办全国邮政事务

但未普及

直到1896年

光绪帝批准开办大清邮政官局

近代邮政才由此诞生

暨南大学副教授吴昱称

甲午战争后,清政府需要大量赔款

为了筹措资金,开始开源

而邮政则被认为是一个大有油水的行业

于是开始大规模开办邮局

百年邮局就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

到了民国,邮政系统开始收归国有

邮政职位也成为令人羡慕的铁饭碗

直到1949年以前

邮局一直是引人关注的地方

一封信

两颗心

是寄信人寄出的挂念

是收件人收到的安好

而串联这两颗心的

则是投递员们用耐心构筑的桥梁

网络时代的到来让写信成为历史

我们也再难理解“家书抵万金”的深意

但对70后或80后的朋友们来说

邮筒和穿着绿色工作服的邮递员

仍是童年记忆里的一个重要标志

清末时寄信和现在一样需要邮票

我国最早的邮票发行于1878年

叫作“大龙邮票”

上面画着一条盘旋威武的蟠龙

四周还有英文字样

这套邮票大约发行了100万枚

足见当时民间往来通信的频繁

而百年邮局也是这段时期的重要参与者

木心先生所述的“慢时代”已经远去

我们分秒之间能联系上异国他乡的朋友

但快捷也令联系本身变得更加随意

我们很少再字斟句酌,交流越趋简短

有时只剩下一个表情符号

尽管“从前慢”的日子不复再来

但“从前慢”的心态依旧珍贵

别忘了每一次的相聚可能都是最后一次

每一份亲情或友情都是不可多得的财富

也许我们更应该走慢一点

好好欣赏沿途的风景

珍视生命中的每一段际遇

家住棉花巷的陈老先生

每年都会认真写一封信

寄给表嫂和表姐,他说

“我们起码有二十年以上没见了

她年老了也不会写信

打电话给她,她也不会接

我每年到中秋节都会给她寄信

还有她生日的时候

都要给她祝贺一下

她看到我的信就会高兴

这就是表达我们的一种心意

告诉她,我们还挂念着她”

随着岁月的流逝

人们慢慢丢失了曾经珍贵的记忆

而邮件会帮他们珍藏最好的时光

那些一同走过的岁月

化成了信笺上的邮戳

定格此刻的你和我

我们期待百年邮局的回归

能够唤起人们对书信时代的记忆

重拾那些美好而朴素的情感

来源:迎泽发布

Hash:bbe49174ae44d20c85b5b9dd08c80a666b5008e9

声明:此文由 锦绣太原城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