撒海涛 | 《元史》点校拾遗五则

《元史·百官志三》载:

礼店阶州西水蒙古汉军西番军民总把二员。

此条载于“礼店文州元帅府”职官之后,当为其派出机构军职。据元明史志文献,此处“西水” 当为“两水”之误,兹作辨正如下。

《元史·按竺迩传》载:

按竺迩命侯和尚戍沔州之石门,术鲁西戍阶州之两水,谨斥堠,严巡逻,西南诸州不敢犯之。

则在礼店文州元帅府创设之初,即在阶州之两水派兵戍守,后渐为常制,专设军职亦合情理。

另,两水本为阶州川名。据《[万历]阶州志》:

两水,州西三十里,出□子峪,南入白龙江。昔冲民田无数,今招有力者浚河筑堤,可成腴田。

同书亦载:

两水沟,通西、礼、阶,土番盗贼出入,沿路新设墩台,差兵守。

两水流经之地,亦为天然的交通要道,元明两代均于此处差兵把守。两水之名,沿用至今,阶州历来并无名为“西水”之川名或地名。故此处当勘正为“礼店阶州两水蒙古汉军西番军民总把二员。”

《元史·张孔孙传》载:

既长,以文学名,辟万户府议事官,万户严忠范之兄为陕西行省平章政事,聘孔孙,以母老不应。

此处未指明严忠范之兄具体身份。

据元好问撰《东平行台严公神道碑》及《元史·严实传》,严忠范为严实四子,其兄长为严忠贞、严忠济、严忠嗣,其中忠贞早卒,忠济袭其父职,忠嗣先后任职东平人匠总管、单州防御使事、东平路管军万户。 可见严忠范之兄中并未有任职陕西行省平章政事者。

据《元史·世祖本纪四》:

(至元七年五月)癸卯,陕西佥省也速带儿、严忠范与东西川统军司率兵及宋兵战于嘉定重庆、钓鱼山、马湖江,皆败之,拔三寨,擒都统牛宣,俘获人民及马牛严舰无算。

此处载严忠范官职为“陕西佥省”。至元六年《奉元路重修庙学记》亦载严忠范任陕西佥省。另据元人柳贯《严忠范谥节愍》:

乃若正奉大夫、签陕西五路西蜀四川行中书省事、充国信使严忠范,出自阀阅,服习诗书。始从世祖皇帝潜邸,首陈为治之要,在修礼乐而定制度,言议亮切,深简帝衷。爰及龙飞,尤见亲幸。

“陕西五路西蜀四川行省”反映出中统、至元初年陕西、四川合为一省且名称未定的实际情况,与陕西行省名异实同。元中叶以前,参知政事之下有佥省、同佥等职,后罢不置,佥省与行省平章政事必然不同。

故《元史·张孔孙传》中任职陕西行省者当为严忠范,其所任职也并非平章政事,而是陕西佥省。明初参与修撰《元史》者或疏于考察,未解“佥省”之义,将其等同于行省平章政事,更将是职强加于“严忠范之兄”,一误再误,故作更正之。

《元史·暗伯传》载:

暗伯,唐兀人。祖僧吉陀,迎太祖于不伦答儿哈纳之地。太祖嘉其效顺,命为秃鲁哈必阇赤,兼怯里马赤。父秃儿赤袭职,事宪宗,累官至文州礼店元帅府达鲁花赤。

此处“文州礼店元帅府”应为“礼店文州元帅府”。

礼店文州元帅府最初创设于“礼店”。《元史·步鲁合答传》载:

祖按主奴,太宗时率蒙古军千人从诸王察合台征河西,至山丹。攻下定、会、阶、文诸州,以功为元帅,佩金符,驻军汉阳礼店,戍守西和、阶、文南界及西蕃边境。

则汉阳礼店因驻军而为元帅府所在地。“礼店”在《元史》中或作“李店”。

《元史·百官志七》载:

李店文州,帖城河里泽脱,朵思甘,常阳,岷州,积石州,洮州路,脱思麻路,十八族。右九府,唯李店文州增置同知、副元帅各一员,其余八府,隶吐蕃宣慰司,其余并同。

钱大昕《廿二史考异》云:

礼店文州即李店,称元帅府。

所谓“李店”即礼店之俗称,礼店位于汉阳天嘉川,为元帅府初设之地,彼时文州尚处于吐蕃统治之下。据《元史·国宝传》载:

(国宝)乃遣谢鼎与弟国能,持金帛说降吐蕃,酋长勘陁孟迦从国宝入觐。国宝奏曰:“文州山川险扼,控庸蜀,拒吐蕃,宜城文州,屯兵镇之。”从之,授国宝三品印,为蒙古汉军元帅,兼文州吐蕃万户府达鲁花赤,与勘陁孟迦皆赐金符。

文州纳入礼店文州元帅府统辖范围,要晚至按竺迩之子国宝袭职元帅时期。

综上,蒙元时期先于“礼店”设元帅府,后将文州并入,故称“礼店文州元帅府”。“礼店”在前有标示府址之意。查元代碑刻史料,如皇庆二年(1313年)《雍古公神道碑铭》、至元五年(1339年)《大元崖石镇东岳庙之记碑》、至正九年(1349年)《湫山观音圣境之碑》、至正五年(1345年)《同知哈石公遗爱记》等,均未有将“文州”冠名于“礼店”之前的情况,故《元史·暗伯传》中当勘正之。

《元史·许有壬传》载:

(至治)二年,转江南行台监察御史,行部广东,以贪墨劾罢廉访副使哈只蔡衍。

此处未将哈只与蔡衍断开,误为一人。

按,哈只(Hajji)为元代常见回回人名,蔡衍则另有其人。本传此条记载亦见于许有壬《至正集》卷七五《公移二·纠副使哈只等》:

近奉台札,江西守省体覆各道,声迹至海北广东道,体察得本司副使哈只、蔡衍不公等事。谨按,哈只者,心本贪邪,才兼诡谲,败事何限,黩货无厌,风闻肆威,龙断罔利,有司之所罕见,邑胥之所不为。先任海南道副使,延佑三年十一月到任。随时出司,照刷石康盐课、提举司文卷。所欲既厌,将分司印信分付随行书吏,于延佑四年二月称病径归。今除本道,于至治元年二月到任,至治二年七月二十日遽尔托病出广。其蔡衍者,腐儒散材,凡庸小器,素无令望,屡玷清班。至治元年十一月到任,奉公守法之微效未见,营私违禁之实迹已明。于至治二年闰五月十一日,亦行称病出广。若候声迹,通行具报。缘各官俱已离职,诚恐宪台不知,或加选擢,实玷公论。伏乞显示黜斥,用肃宪纲。

则哈只、蔡衍为二人确乎无疑。

蔡衍之家世宦迹见于袁桷所撰《奉政大夫同知总管府事蔡公神道碑铭》:

延祐年纪丙辰,仁宗皇帝推恩群臣,考视品秩,荣其祖祢,及其曾大父。繇是,单父蔡侯衍以佥事廉访,赠府君讳良辅汝弼、甫奉政大夫、同知东昌路总管府事、骁骑尉、单父县子;妣李氏,单父县君。泰定元年,新天子下诏,大赉内外。俾就所居官,皆锡命。蔡侯时为庆元路总管,又赠嘉议大夫、□□路总管、上轻车都尉、□□郡侯;妣某氏,□□郡夫人。桷谒告归里,侯以郡侯事状来请铭。

另据《至正四明续志》载,蔡衍于至治二年(1322)任庆元路总管。

综上,蔡衍任廉访副使至晚当自延祐年间始,其被许有壬于至治二年弹劾之后,于同年出任庆元路总管,至泰定元年袁桷归乡之后一直在任,故才有了“请铭”之举。故《元史·许有壬传》此条应勘正为:“(至治)二年,转江南行台监察御史,行部广东,以贪墨劾罢廉访副使哈只、蔡衍。”

《元史·尚文传》载:

(至元)二十二年,除御史台都事、行台御史。上封事言上春秋高,宜禅位皇太子,太子闻之惧,中台秘其章不发。答即古阿散等知之,请收内外百司吏案,大索天下埋没钱粮,而实欲发其事,乃悉拘封御史台吏案。

此处言“答即古阿散等知之”,却未将二人断开,自相矛盾。传文后又载:

文拘留秘章不与,答即古闻于帝,命宗正薛彻干取其章。文曰:“事急矣!”即白御史大夫曰:“是欲上危太子,下陷大臣,流毒天下之民,其谋至奸也。且答即古乃阿合马余党,赃罪狼籍,宜先发以夺其谋。大夫遂与丞相议,即入言状,帝震怒曰:“汝等无罪耶?”丞相进曰:“臣等无所逃罪,但此辈名载刑书,此举动摇人心,宜选重臣为之长,庶靖纷扰。”帝怒稍解,可其奏。既而答即古受人金,与其党竟坐奸赃论死,其机实自文发之。

则答即古、阿散非为一人可知矣。此处记载尚文挫败答即古与阿散构陷自己的过程及答即古的下场,并未提及阿散,似乎这一事件答即古是主谋。答即古、阿散事迹亦散见于《元史·世祖本纪》至元二十二年(1285年)纪事:

(冬十月)赐脱里察安、答即古阿散等印,令考核中书省,其制如三品。

癸亥,以答即古阿散理算积年钱谷,别置司署,与省部敌,干扰政务,并入省中。

郭佑言:“自平江南,十年之间,凡钱粮事八经理算。今答即古阿散等又复钩考,宜即罢去。”帝嘉纳之。

(十二月)辛丑,诛答即古阿散党人蔡仲英、李蹊。

简短几条大致勾勒出二人短暂的政治生涯,上述诸条亦未将二人断开,或因二人屡屡并列,点校者因此未察,误为一人。

(本文作者系南京大学历史学院元史研究室\民族与边疆研究中心博士研究生,文章原刊于《元史及民族与边疆研究集刊》第三十九辑,注释从略,引用请核对原文。)

编辑:百川

Hash:33c1bfea4c67114e575f90c11ba7372f4da91b4e

声明:此文由 TOP历史排行榜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