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德尊敬的恩师,有“山中宰相”之称,据说此人非常了得

1964年春节国务院宴请在京70岁以上的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主持这次仪式的朱德在讲话后,特意走到一位长胡子老者的轮椅旁嘘寒问候。而这位行动不便的老者也是十分的高兴,与朱德亲切交谈。这位深受朱德敬重的老者,便是李根源 ,与朱德有着十分厚重的师生情谊。

图:朱德(左一)与李根源(右一)

两次挽救学业,一生师生情义

1909年的春天,二十出头的朱德在步行了70多天后,终于从四川走到了昆明,打算报考云南陆军讲武堂,将一腔热血化为报国的本领。但当时讲武堂规定只招云南籍考生,成绩优异的朱德却因四川籍的身份而落榜。这并没有打击到朱德的决心,这年9月,讲武堂的补招考试,朱德以“云南临安蒙自县”的假籍贯和优秀的考试成绩顺利入学。

但不久,朱德的四川口音在一众云南同学中还是没有藏住。于是,校方几位领导有人主张依据规定开除他。但讲武堂的监督被这位千里而来的青年的爱国之心感动,认为他很有前途,主张特殊录取。这位一锤定音、保住朱德学籍的监督叫李根源。

图:李根源

进入讲武堂后的日子还有个小插曲,也差点断送了朱德的学业。当时教官 顾品珍 训练、教育学生的方式相对简单粗暴,甚至出现打骂学生的情况,而血气方刚的朱德则直言不讳,对这种教育手段提出异议,这使二人产生了矛盾。

一次朱德有事外出回学校的时候迟到了,顾教官逮了个正着,与其发生了激烈争吵,执意找李根源要开除朱德。李根源劝导教官讲武堂的办学目的就是培养朱德这种朝气蓬勃的有志青年,唯唯诺诺、循规蹈矩的人难以担当救国重任。经过李根源的一番工作,朱德再一次保住了学籍,师生二人也冰释前嫌。

我是一心一意投入到讲武堂的学习和生活中,从来没有这样拼命过。因为我知道自此终于可以踏上了挽救中国于水火的道路。 ”后来,朱德回忆在讲武堂学习的这段岁月曾这么说道。讲武堂的朱德找到了自己的人生方向,李根源的引导和呵护令他一直铭记于心。

此后,朱德离开讲武堂去德国求学,李根源帮他打点好一切。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中,李根源也是深明大义,给予了朱德不少的帮助。

图:青年时代的朱德

例如抗战时,朱德多次委托李根源带密信给当时云南、四川的“一把手”,阐明抗战大局和前景,对他们的战斗给予鼓励。李根源不惜奔波,安全送达。解放前夕,李根源更是多次到自己昔日的弟子,云南省政府主席卢汉的家中讲清形势,诚劝起义,为云南的解放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这些朱德当然不会忘记,他对这位老师的尊敬除了在书信中亲切的那声“吾师”外,还体现在关怀老师的晚年生活上。

晚年的李根源疾病缠身,朱德亲自安排老师到京检查,政务繁忙的他依然挤出时间去探望老师。这也让李根源十分感动,他不顾年迈撰写了《回忆辛亥革命前后》等稿件,表示要“ 为人民政协的文史工作尽最后一份力 ”。

值得一提的是,1965年的夏天,李根源病情加重陷入昏迷。稍有清醒后的他尽管已经无法表达,但听闻朱德赶来探望时还是露出了欣慰的笑容。后来,李根源离开后他的身后事由朱德亲自披挂操办,那年的朱德也已经年近八十了。

“山中宰相”的传奇人生

其实,李根源老人除了与朱德有着深厚的师生情谊,他自己的一生也颇为传奇,还曾经有着“山中宰相”的称呼。

清光绪五年(1879年)6月6日,李根源出生在云南腾越(今云南梁河九保)的一个并不普通的家庭里。战死沙场的祖父龙陵千总李殿琼,给予了他武将的血脉。而饱读诗书的祖母黄氏自幼为他教读,也给他打下了文人的根子。这一文一武的交融,造就了李根源传奇的一生。

图:李根源故居

李根源受祖、父两辈的影响,去日本留学念的就是振武学校,回来主政云南讲武堂。辛亥革命时大旗一挥,又任西国民军总司令等职。后来又投身二次革命、护法战争等,官拜驻粤滇军总司令,挂陆军上将的衔。

抗战爆发后,已经退隐苏州、安养天年的李根源坐不住了。当时他来到苏州的时候其实发誓“永不离开苏州半步”,但面对家国沦陷的局面,他还是披上了战甲,准备为国浴血。他所做的就是与张一麐等人创立了“老子军”,请缨走上抗日战场。

为什么叫“老子军”呢?

因为他们认为年轻人有远大的前程,是国家的未来,牺牲太可惜。而老年人年事已足,视死如归是天职。所以号召年满60的老年人参加“老子军”,而50多岁的人只能参加预备军。这在当时引起了很大的轰动,就连98岁高龄的复旦老校长马相伯也报名参加,并任总司令,李根源则是参谋长。“老子军”而不是“老年军”,从霸气的名字中我们就能感受到那些金刚怒目、视死如归的老将们的爱国之心。

然而李根源又是一位了不起的文人。他在赴日留学前就曾高中秀才,经史子集翻遍,诗词歌赋精通。在北洋政府还干过陕西省长、农商总长等文职。

1923年,厌倦了军阀混战的他,在曹锟贿选的导火索下如文人一般怒而退出政界,隐居苏州,这就是他发誓“永不离开苏州半步”的由来。

在苏州,李根源还有个“ 山中宰相 ”的称呼。那是因为在苏州隐居的10多年间,李根源的所作所为完全跟个告老还乡的文人一样,为乡村们修路建屋盖学校,种树造景弄园子。

尽管李根源在日本念的是军校,但也毕竟是喝过洋墨水的人,接受新事物比较快。受陶行知先生在晓庄创办新农村的影响,他也倡议善人桥成立实验农村。怎么实验呢?他办了成人夜校,教大家认字学习,又在乡公所设立群众阅书报处。有意思的是,他还为乡民们修了一座浴室,供大家劳动后洗澡用。这个水泥浴室可是完全按照日本浴室的构造来的,一次能供二十多个人洗澡,这在当时的农村是十分超前的。

清末金石学兴盛,文人墨客都以收藏和研究金石为乐,这一点在李根源身上也有体现。隐居苏州的他“以搜罗古籍珍本金石碑文为乐”,曾搜集到碑刻356种,苏州城内的虎丘山、狮子林以及城郊的天平山灵岩山,他都考察了个遍,写成了《吴郡西山访古记》5卷。后来干脆去编纂起了地方志,《吴县志》里的冢墓、金石二卷更是由他亲自完成。

建国后,李根源在苏州收藏多年的古籍、字画以及金石文物,全部无偿捐给了苏州市文物管理会。光是唐代墓志、汉代墓砖就装了一火车皮。

为英雄修墓,让日本人“蒙羞”

尽管李根源的“老子军”并没有得到批准,老将们并没有实现自己拿起刀枪上战场作战的夙愿。但是他们依然为抗战奔走,呼吁各界募捐,并承担了救治伤员,为牺牲烈士修墓的任务。

李根源一共为英烈修了四次墓。

第一次,是在“老子会”还没成立的时候。1932年,他带领乡村们将淞沪抗战中牺牲的78名烈士安葬于善人桥北的马岗山麓——这也是他曾为自己挑选的风水宝地,竖碑“英雄冢”。

第二次,全面抗日战争爆发后,在李根源等人的努力下共殡殓了1200多具忠骸。“英雄冢”都装满了,又葬在了灵岩山下陈家捐的40余亩地中,这座埋葬抗日无名英雄的山头又得名“伤兵坟山”。

李根源在苏州两次送葬英烈、披麻送国殇的壮举,令徐悲鸿十分感动。1943年,徐悲鸿去看望身在重庆的李根源,当即画出了著名的《国殇图》,以此歌颂他的事迹。

第三、四次则是在李根源的云南老家,他主持归葬了在缅甸腾冲牺牲的远征军。

位于云南腾冲的国殇墓园正是在李根源的支持下建成的。这座墓地曾因《我的团长我的团》等剧为人所知,埋葬着腾冲收复战中阵亡将士的英魂。

建于抗战胜利后的陵园,也格外的气派与讲究。在李根源的努力下,国民党要人蒋介石、于右任、何应钦、 卫立煌 及二十集团军将领都在这题了词。牺牲在腾冲的军队官兵和民工,能找到的名字也都刻在了碑上。

值得一提的是,墓园大门一侧有一个土坑,战役中毙命的日军最高军事指挥官藏重康美少将等5人就埋尸于此。

图:李根源亲题“倭塚”

入土为安是出于人道主义的考虑,但是面对满山的忠烈英魂,他们的罪恶并不能被饶恕。于是他们双手反绑在身后,呈跪姿埋入坑中。坑前碑上仅有李根源所题的"倭塚"二字和落款,简单直接,昭示了我们的决心和意志。李根源在埋葬日军尸体的同时,在坑前的石碑上刻下“倭塚”,充分昭示了他坚定的爱国立场。

1965年,86岁的李根源老人在北京逝世,平静地走完了自己传奇的一生。尽管李根源未能率领“老子军”直接上战场,但他一生四次为英烈修墓,用这种特殊的方式表达了自己抗日救国的热情,实在是令人尊敬!

文中图片均来自网络,如有不妥,立即修改。

Hash:b6acc9991b8fe7d1f289218930c0e8934a27ab87

声明:此文由 小华回顾历史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