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西安最繁华的五味什字 藏着一座300年历史的天主教堂

五味什字,是老西安人都知道的一条著名的老街,它虽然叫“五味什字”,但却是一条东西走向的街道,而不是十字,而且全长只有200多米。

唐代,五味什字处在长安皇城的承天门街以西、含光门街以东的第六横街处,街南有鸿胪寺和鸿胪客馆,是接待外国来使的机构。到了元代,这一带有“药市街”,一直延续到明清。或许是“药”字不吉利,于是,将药市街十字路口,改称为“五味什字”,后来,五味什字就成了成为这条东西向街道的名称。

在陇海铁路通车前,南院门一带一直是西安的商业中心,当时的五味什字是会馆集中的地方,在清光绪年间的《西安府图》中记载,从东向西有山东会馆、水车巷、万清寺、两湖会馆,街北从东向西有,安徽会馆、协镇衙门、中州会馆、中州西馆、多忠勇公祠、湖广会馆,那里的繁华由此可以想象。

然而,在十三朝古都西安这条并不长的街道上,却藏着一座有着300年历史天主教堂,在西安也是小有名气。这里人们习惯上称为“南堂”,是因为处西安城区西南。据说是由意大利方济会会士、陕西天主教第二任主教兰溪委派意大利传教士马戴第主持修建,始建于康熙五十五年(公元1716年),竣工后成为天主教陕西总堂。

大堂为砖木结构,内部采用拱券结构,整体呈罗马风格,细部装饰为中西纹样的结合。院内房屋150多间,总面积20余亩。二十世纪初,南堂曾先后创办女子中学、女子小学、约瑟男子小学等。

天主进入中国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汉朝,但真正把它传入中国的时间是唐贞观九年景教教士阿罗本来到长安。

文革期间,南堂被占用,只有教堂未被毁幸存。后来南堂于1980年归还教会,仍是西安教区总堂和主教府所在地。因此在国内外享有盛誉。后经过陕西省古建筑公司能工巧匠的精心雕琢,于1991年10月修复原样。

Hash:44a1783d4b1f47b12737808cbca9e2019fc59bdd

声明:此文由 长安逍遥游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