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治这个富裕了千年的古村,竟藏着那么多秘密!必须曝光!

撰文 | 胡海涛

作者系长治日报社上党晚报副刊部主任,晚报《大文化周刊》主编。

上党盆地是太行山太岳山中条山围起来的低洼区域,在一代伟人毛泽东眼中,那就是个有鱼有肉的脚盆。“有鱼有肉”是夸奖上党地区物产丰富、生活富足。在这个盆地南缘,盆底和盆沿的拐角点,有一座富裕了千年的古村,它就是首批入选国家传统村落名录的长治县八义镇八义村。

八义村周围地势平坦,稍远处的东西南三面环山,北面一马平川,土地肥沃,有一条自古就有的官道向北直通长治城,往南连接高平晋城,八义村恰位于古代潞泽商道的正中间。这里周边的山岭富含高岭土,尤其适宜烧窑制瓷,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宜农、宜商、宜工。八义村又位于南北交通线上的一个咽喉地段,这种特殊的地理位置,使得八义村成为长治城南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要地。这里不但在千年的历史风雨中留下了众多文化余荫,还留下了手工业制造的辉煌遗迹,以及大量的古代建筑遗存。

顺着207国道一路驱车南行,记者一行很快到达八义村。村支部书记兼村委主任闻建平热情地介绍村中最了解村情的张反守老人陪同采访。

年逾古稀的张反守老人退休前曾任长治县县志办主任,编纂过八义村志,对村里的大事小情了如指掌。在他的带领下,记者一行走进村庄开始了寻微探幽之旅。

一条官道繁华越千年

八义村自古繁华,村名几经变化,曾有八谏村、八义镇、八义村几种叫法,主要得名原因是这里曾发生过“八义士谏赵”的悲壮故事,后文将详述。

我们先说八义镇。这里的“镇”不是行政概念的乡镇,而是经济概念,指的是“集镇”之镇。凡是能被称为镇的,都是商业相对发达的地方。八义镇之名最早见于《金史》,当时所列潞州所属8县4镇,八义镇就是当时上党县唯一的一个镇。明代《潞州志》记载潞州城南各大村庄,只有八义镇,其他知名的荫城、韩店、苏店则均称作“集”。可见八义镇当时商业经济的发达。而在金代之前的北宋时期,八义村被称为“瓷都”,可旁证该村的商业经济之发达。

八义村的主街道,依然是那条穿村而过的古官道。村委会就在道路南端东侧,站在村委会大门口左右望去,官道两旁的店铺鳞次栉比,一路延伸到远处。房屋大都是二层楼,不少青砖灰瓦的清代及民国时期的商铺建筑夹杂其间,旧貌俨然。比如说,商铺一楼都有出厦,梁头伸出,上有屋檐,好比搭出的遮阳遮雨棚子。后来道路改造,全部拆除,现在只剩下外露的梁枋截面。还有那石柱、石根基,也是随处可见,可以想见当时的商铺格局。

可就是这样一条窄窄的街道,却是历史上连通潞泽之间唯一的一条官道,也是两地的主要商道。宋金时八义瓷器从这里源源不断北上南下,明清时铁器煤炭通过这里销往南北,更有南方茶叶在这里留下各种芬芳。

朝代更迭,战事频仍。军事交通要道的便利,虽然带给八义村难忘的伤痛,但同时也促进了商业的发展,毕竟大军过境要吃要住,平时的官员巡视、信差传递、商旅往来等也要停留,再加上这里是周边三县最大的村庄,庙会集市兴旺非常,由此带动了八义村的驿站、车马店、药铺、酒坊、盐店、当铺、杂货铺等的兴起。

两株古槐隋唐风采

八义村昔日的繁华除了故老相传的故事,以及故纸堆中的只言片语能够体现外,也许最有感受的当属村中那十余株古槐树和幸存的大小庙宇了。

村中现有百年以上的古槐树十余株,树龄最大的有两株,一株隋槐、一株唐槐,分别在村子的东西两边,仿佛是守护村子的神木,千年来默默地看护着村民,经历了多少风雨雷电、抗过了多少旱灾震灾,顽强不倒,巍巍屹立。

与它们相比,更具有承载文化意义的庙宇道观则没有那么幸运了。

作为周边三县最大的村庄,还有着“镇”的名号,八义村过去庙宇很多,寺观阁庵庙堂齐全,总数多达20多个。不仅数量多,而且布局也奇特有趣。谚语有“庙对庙、庙套庙、庙上庙、庙挨庙、庙背庙”之说。比如,庙套庙说的是东岳观内有一座供奉弥勒佛的小小铁庙;庙上庙说的是东岳观内天齐殿上有姜子牙小庙等等。

庙宇多,神佛多,信众也多。这些多姿多态的庙宇建筑风格,和它们在各个历史时期所起的作用,都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可惜的是,历经朝代更迭和战乱兵灾,再加上人为损坏,现在只残存着为数不多的几座庙宇,也大多在风雨中飘摇。

村子东北高坡上的正觉寺当年是巍峨壮观的一座大庙,占地将近4亩,建于宋元祐六年,距今已有900余年。现在庙址保存完好,各大殿年久失修破损严重,现正在修缮。

八义村保存最好的一处古建筑就是归属于一户村民管理的刷圪沱关帝阁。阁下是券洞,仍可通行。二楼存有清嘉庆十七年重修关帝阁碑记,墙壁上的壁画仍然保存完好。村民记忆中的白龙宫庙则只剩戏台,甘露庵、三官庙、关爷庙等或残或坏,尚存遗址。而像东岳观、十方院夫子庙等曾经红火的庙宇则只留有名字了。

八位义士血谏流芳名

寻访八义村,不仅能感受浓厚的商业重镇氛围,更能感受到慷慨悲歌之士的义士氛围。八义村四周有刷(血)圪沱、八谏山、八谏水等地名,八义村更是直接得名于两千年前的那场惨烈的战役。

战国时期,秦军攻打韩国,韩国欲献出上党郡求和,但上党郡守冯亭不愿降秦,将上党郡献给赵国以求自保。赵国接受后派老将廉颇驻守长平防备秦军攻打,廉颇坚守不出达三年之久。后赵王受秦国反间计蛊惑,改派赵括领军。

赵括一反廉颇坚守的战略,主动出击进攻秦军。当大军行至八义村时,军中有8人冒死劝阻。赵括不听,怒斩这8人。然后挥军南下,最后和他的四十万大军一起埋骨于长平。这就是历史上规模最大也最惨烈的围歼战——长平之战。

后人追远怀古,将“八义士谏赵”发生地取名为八谏村,附近的山山水水也取名为八谏山、八谏水。八义士舍身成仁的故事代代流传,感染了一代代人。古人有诗云:“喋血难挽长鞭指,苦谏挥缨八义士”,清乾隆年间的一位进士冯文止也留下了“八谏空留山水恨,七雄都入虎狼吞”的感叹。后世宋太祖赵匡胤路过此地,改八谏村为八义村。

八义士舍身成仁,留下千古芳名。只是这段长平之战的插曲,却不见史料明确记载。《史记·七十列传·白起王翦列传》中完整记述了长平之战发生的全过程,却对流传颇广的“八义士谏赵”故事没有一个字叙述。故事的来龙去脉只在民间相传,也许这些都是古代人们希冀挽回四十万生命所做的一种努力,是寄托自己情感的一种方式。

再则说,能从战略高度向赵括谏言的人,也绝不会是听命盲从的一般士卒,当是职级相当高的幕僚或将领,却没有留下一个姓名,也是一个谜。近代一些文章说他们是“史正等八义士”,但没有确证,虚构的可能性更大一些。

不过这些谜团还是留给专家们去考证吧,我们只需要知道除了八义村外,长平之战在上党大地留下了深刻的记忆,许多村落的名字都和这一场战役有关,诸如周边的义堂村、信义村、太义村等等。这些名字既表明了村庄的古老,又从侧面验证了历史的真实。

现在,从市区到达八义村口,路东边就有并列的三块石碑,最东边的就是清同治年间所立的“八义士谏赵处”石碑,六个遒劲的大字历经风霜,依然清晰可辨,只是石面已经有些剥蚀。

从此往村西走去,没多远就能看到一条弯弯曲曲的河流,从南向北绕村而过,流入陶清河,这就是八义河。河并不宽,最窄处不到一米,水流潺潺,一路欢歌,带走了历史上的那一段段不堪回首的记忆。

村南3公里处东西走向的山就是八谏山,主峰海拔1312米,它西连羊头山,东接雄山。山脉正中有一条南北通道口,叫大义口,是潞泽古道必经之关隘口,史书上也叫“谷关”,也是史记中秦赵长平之战赵军进攻秦军的必经之路。此关就是上党盆地的南大门,历史上一直有守卫,直到民国22年(1933年)才撤销。

百座瓷窑惊艳红绿彩

八义村得名于战国,盛名于宋金。村口三块石碑中间的那块,就是1965年所立的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八义窑址”碑。这块石碑,记录了八义村另一段辉煌的历史,那就是瓷器烧造史。

说起瓷器,大家都会首先想到瓷都景德镇。可是,翻阅陶瓷史可以发现,景德镇成为中国瓷都是在元代、明代以后,而在这之前,景德镇既称不上瓷都,也没有彩瓷技术。元明之前,在陶瓷业发展史上,八义村的八义窑大放异彩,有“北方瓷都”的美名,尤其是红绿彩瓷器,更是书写了陶瓷发展史上的一篇华美篇章,为以后的五彩、斗粉、粉彩、浅绛彩瓷的出现,起到了重要的启迪作用。

八义村周边有丰富的煤炭、高岭土和水资源,具有烧制陶瓷器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至于八义窑诞生于何时,无从考证。但有确证的是,在宋金时期,八义瓷窑达到了它的鼎盛时期,据说村中瓷窑发展到108座。前文提到的白龙宫庙就是金代窑工们为敬奉烧窑祖师爷而修建的,祖师爷是哪位神仙,无人说得清楚,只知道周边村庄凡有烧窑的,都会来庙里烧香,香火兴盛绵延至上世纪七十年代。至今遗址尚存,尤其是酬神的戏台还保存完好,以一个历经沧桑的面孔昭示着曾经的辉煌。

张反守老人带领记者一行,穿村过巷,走入几户人家,让我们看村民收藏的各种瓷器。在一户人家,记者看到了半麻袋的瓷器碎片,都是村民翻建房屋地基里挖出的。有各种颜色的瓷器碎片,还有一两个完整的黑白釉瓷碗,白底黑花,有一个碗内壁还写有字。在另一户人家里,记者见到了一个拇指大的红绿彩小瓷人。这就是著名的红绿彩。

八义瓷窑以出产黑白釉及红绿彩瓷器出名。前期主要烧制黑白釉、青褐釉瓷器,以碗盘罐碟等百姓日用瓷为主。釉面有刻花装饰,纹饰简练,多为折枝花卉,兼有鱼、鸟、鸭等动物纹。碗心一般画花卉、鱼虫、人物以及文字等。到了金元时期,则以烧造红绿彩碗、塑像为主,其著名的白釉红绿彩瓷色泽鲜艳,绘画笔意豪放,充满浓郁的民间韵味,部分精品还成为上供朝廷的御用品。

上世纪五十年代直到九十年代,国家及省考古研究专家先后多次在此考察,发现了许多宋金时期的窑址和黑白釉、红绿彩实物以及不计其数的瓷片标本。至今,村民们盖房子挖地基时,还会挖出许多瓷器碎片,其中的精品被小心地珍藏起来,留作对先人的纪念。北京故宫博物院藏有“上党(八义窑)瓷碗”,省博物院收藏有“八义瓷虎枕”。

八义瓷窑广泛分布于八义、东山两村之间的大片地带。现在的村子聚落区下面就是大片的古窑址,所以才会有村民翻盖房屋轻易就能挖出瓷器碎片的事发生。古窑遗址碑的东面土坡上,就是一片古窑址遗迹,在路边随处可见暴露的瓷器残片,记者就在路边捡到了一片白瓷片。

面积庞大的瓷窑遗址,随处可以轻易挖出的瓷片,这一切都在提醒着后人,八义窑的兴盛可能远超想象,传说的108座窑址也许还说少了。站在八义窑址碑后的高坡上,你会不自觉地产生遐想:脚下的这片窑址,究竟会有多少座瓷窑呢?千年以前,又有多少窑工们在经历着选料、粉料、和泥、拉坯、上釉、画图、装笼、装窑、烧窑等一道道工序呢?又有多少潞商将烧好的瓷器,捆扎好装车,赶着骡马,穿过村中的官道南下北上,吆喝着将精美的八义瓷器贩卖向远方的各个村庄城市呢?

关于八义瓷窑以及八义红绿彩瓷,许多陶瓷专家诸如陈万里、冯先铭等在各自的著作中对此多有肯定。比如,曾任中国古陶瓷研究会会长的冯先铭先生,在其著作《古陶瓷鉴真》中,评价八义窑红绿彩瓷“是我国最早的多彩瓷器”。《山西博物馆馆藏文物精华》指出:“长治八义窑烧制的红绿彩瓷,色泽鲜艳,笔意豪放,充溢着浓郁的民间艺术风格,是磁州窑系中名贵品种,为后世的彩瓷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红绿彩瓷器的烧造自八义窑开始后,不断向外传播,到了元代此法传至景德镇。明代时,八义窑创烧的红绿彩瓷器烧造技术已遍及南北。绚烂多彩的中国陶瓷文化,因为有了八义窑的红绿彩瓷而更加璀璨。

新闻加点“ 料”

传统村落,又称古村落,指村落形成较早,拥有较丰富的文化与自然资源,具有一定历史、文化、科学、艺术、经济、社会价值,应予以保护的村落。传统村落中蕴藏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和文化景观,是中国农耕文明留下的最大遗产。古村落是华夏农耕文明的文化细胞,是最宝贵的文化财富和遗产,也是不可再生的、潜在的文化旅游资源。传统村落体现着当地的传统文化、建筑艺术和村镇空间格局,是一个包罗万象的文化综合体,反映着村落与周边自然环境的和谐关系。可以说,每一座蕴含传统文化的村落,都是活着的文化遗产,体现了一种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文化精髓和空间记忆。

编辑:张晶晶

监制:樊家驯

版权声明

长治日报社所属《长治日报》、《上党晚报》、i长治网和新媒体平台享有版权的内容,任何单位及个人在互联网、无线客户端、微博和微信等平台上使用须事先取得长治日报社的书面授权,注明作者及出处,否则我们将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Hash:7b199d33cc7c4ddc0e08b49ac63bc6d735f9877e

声明:此文由 I长治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