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这两座鲜为人知西安高家大院的前世与今生吗?
"
在西安有两处高家大院:其中位于北院门144号的是高岳崧的故居,兴隆巷42号高家大院则是高培支旧居。
北院门144号高家大院
高岳崧故居高家大院位于西安市繁华的商业街——北院门清真小吃街上,占地4.2亩,总居住面积2517平方米,房屋86间,其中现对外开放56间。此院属三院四进式砖木结构四合院,其主体是明崇祯年间建筑,距今已有400多年历史,院内现有西安中国画院等4家单位办公。
高岳崧祖籍江苏镇江,明崇祯年间曾中榜眼,后官至太司,从崇祯皇帝手中受赐此宅。清同治十年,子嗣参加科举考试,被皇帝钦点榜眼,得御赐“榜眼及第”牌匾。从明崇祯十四年至清同治十年,高家本族七代为官。
1966年,高家大院被收归国有。1990年以前,在西安古城墙内,两三百年以上历史的老宅院占宅院数的一半以上。但随着城市开发和低洼棚户区改造,老宅院逐渐消失,目前存留的老宅院尚不足1/200。1999年,高家大院(北院门144号)与化觉巷125号、西羊市77号一起被列为“中挪两国重点历史街区保护项目”,并由挪威投资,对几处故居进行了整修,按照当时中挪两国达成的协议,西安市将以这几个院落为起点,带动西安市古民居的保护与开发,从而在钟楼、鼓楼附近发展与古都风貌相匹配的民居旅游。
“中挪两国重点历史街区保护项目”挪威方面共投资550万元,其中用于高家大院整修的资金约86万元。但86万元的投入并不能将整修工作完成,高家大院随即因资金不足而面临窘境。此时,依靠政府拨款不现实,靠原院内的4家单位出资也很难实现长期性的保护与可持续开发。
西安市房屋管理部门在与4家单位协商后提出了一个解决方案:西安中国画院是文化单位,高家大院是文化遗产,两者相融合,可以保留在院内,其余3家单位搬出大院。高家大院由西安中国画院艺术部主任杨霜林以个人名义出资开发。
2001年,这座民居被市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二批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2年8月,投资470万元的二期整修工程开工,重点在“家”文化上做文章。同年,获得“公元2002年度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洲太平洋地区文化遗产保护奖”。2003年由西安中国画院艺术部负责对故居进行了有史以来最完善的保扩性修葺。作为西安市第二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故居被列为挪威特隆姆大学建筑系、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系研究生教学基地、长安大学历史文化名域研究所研究基地。
兴隆巷42号高家大院
高培支旧居高家大院历经百年沧桑,是西安市保护最完整的民居院落之一,先后被批准为省市两级文物保护单位。高培支(1881——1960),著名剧作家、教育家,于1912年创立西安易俗社,曾4次担任易俗社社长,并于解放后率先将易俗社上交国家。高家大院是高培支先生生前旧居建于清代中叶,因该宅院保留了古朴、传统的民居建筑风格,历经百年沧桑后“高家大院”作为我市惟一一所民居院落,被完整地保留下来,并在2001年2月被市政府确立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003年又被晋升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高家大院坐北朝南,占地九分,南北长50米,东西宽12米,建筑布局为三开间三进院落,街房、厢房、过厅、二门、上房一应俱全。院内两侧的厢房都是“房子半边盖”的典型陕西民居特色,过厅为硬山明柱出檐式,且前后、东西相向对称,上房为硬山明柱出檐二层楼房。
二道门为三开门,即正门带两个偏门,门楼砖雕精美,除花鸟竹木之外,“平为福”、“苍竹”等字如浮空中,与白纸窗棂相映成趣。每年有大量的建筑专业学生,在专业课教师的带领下来这里实地考察和临摹测绘。大门为生漆木门,拴马桩立于门侧。两个门墩上的浮雕是麒麟蝙蝠梅花鹿等吉祥动物。过厅的房门上刻有牡丹、梅花、宝剑、方鼎;上房的门上则为“梅兰竹菊”四君子。房上虎头瓦当、院内雕花门窗,二门及其偏门上的砖雕更是精美异常,整个大院古韵四溢。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高家大院的门楼砖雕及房屋的木质构件刻花精细,具有典型的地方建筑装饰艺术风格。该院落从房屋结构及室内家具陈设都完整地保留下来,这样完整的院落如今在西安已很难见到。
易俗社是世界上现存的三家最古老的剧院之一,已被载入吉尼斯世界大全;而历经百年沧桑之后,“高家大院”已成为古城西安内建筑格局保存最完整的清代民居,上世纪80年代以来更成为一出出戏剧、一部部电影和电视剧的“演出舞台”。《激情人生》、《西安事变》、《女囚》和《拯救少年犯》等影视剧均选择这座传统民宅作为主要拍摄景地,电视剧《永远有多远》也在此拍摄了部分场景。
Hash:78eaedd12e89b3d35d9efd21726ed669c659adcd
声明:此文由 高氏家族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