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小盘谷,是江南小园林的杰出代表,曾藏于城中人不识

江南园林,是中国古典园林的杰出代表,不仅折射出中国人的自然观和人生观,也凝聚了中国知识分子和能工巧匠的勤劳与智慧,蕴涵了儒释道等哲学、宗教思想及山水诗、画等传统艺术。自古以来,江南园林便是江南一景,吸引着无数中外游人的目光。

位于江苏扬州市丁家湾大树巷内的“扬州小盘谷”,虽不能与南京瞻园苏州留园拙政园无锡寄畅园等这些江南名园相媲美,但小盘谷布局严密,因地制宜,随形造景,妙处运用“以少胜多”、“小中见大”的艺术手法,呈现深山大泽的气势,咫尺天涯,耐人寻味,这是其他园子所不能相比的。

扬州小盘谷是清代光绪三十年(1904年)两江总督周馥购得徐氏旧园重修而成,至今已有110多年的历史。园内假山峰危路险,苍岩探水,溪谷幽深,石径盘旋,故而得名“小盘谷”,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小盘谷分为三部分,西面是平房住宅区,中面为一个大厅,大厅右侧是一道火巷,巷子东部花园。花园又由东西两部分组成,园中有湖山颓石,因其山石外形如群狮探鱼,故曾称为“九狮图山”。山下造有溶洞和池水。池子西面一水阁凉厅,三面临水,山洞北口,临水设“踏步”,石上嵌“水流云在”。东西花园以走廊和花墙分隔,墙南一桃门,上题“丛翠”,进桃门为东园,园南有凉厅三间

小盘谷花园中山、水、建筑和岸道安排,无不别具匠心。空间虽小而山峰峻峭,曲洞危崖,濒水有桥,远近成景。岩壁险峻,谷洞深曲,廊、厅随地形曲直,小径陷现通幽。虽为人工所筑,却宛如天然图画。

小盘谷占地小,但造园者为了能小中见大,在有限的空间内,应用粉墙分隔,增加景深,以游廊连接景点,一隔一连,使景观若隐若现,给人们造成奇妙的错觉。同时,以通过开池堆山,变幻景观,创造无限空间。设置亭台楼阁,组合巧妙,参差错落,相互借景,组成画面,树木花草点缀其间,增加山林之意。

小盘谷的精致在于人工精心构造的琼楼阆苑与 绿叶扶疏的自然景色,相铺相融,交相辉映,而一幽一旷,一密一疏,一文一朴,互为映衬,相得益彰,这也是扬州造园艺术中高超的一手。漫步其间,让人仿佛穿越到古代大户人家。

小盘谷宜静观,或待清风于水阁,或数游鱼于槛前;或逍遥于山顶,或徜徉于回廊,或闲敲棋子,或倚楼纳凉。如此,方能领略到小盘谷的佳妙之处。长期以来,这座玲珑娟秀的城市山林“深藏闺中人不识”。

后来,扬州市政府大力挖掘优秀历史文化遗产,拨款对该园进行了彻底的修缮,使之恢复了昔日风采。它作为扬州新辟的“古巷游”中的精彩一景,让广大中外游客一饱眼福。

更多原创旅游资讯,请关注我的公众号:tzj5168

Hash:f855fe91818a7d310512980ce538d7ba037ca924

声明:此文由 弹指间行摄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