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佛教进入中国的塔,可供藏经书流传百世,也可做灯塔指引方向

一提到塔,中国人脑海中浮现出来的往往就是中国古代建造的各种高耸入云的塔楼,最为我们所熟知的有西安大雁塔苏州报恩塔开封铁塔杭州雷峰塔等等。

这种极具东方风味的建筑物,会让很多人误以为塔这种东西就是中国人民根据自己的智慧发明出来的。其实,在汉代以前,中原大地上是不曾立起过这样的建筑物的。那么,塔到底是哪里来的呢?建塔,到底又有什么用呢?

来自远方文明的影响

我们习惯把那些高耸入云的椎体建筑物称为“塔”,基于这个概念,类似于埃及金字塔法国埃菲尔铁塔比萨斜塔等等建筑物我们也称之为“塔”。但是这种塔却和我们中国的“塔”有着显著的不同。

中国的“塔”,基本上全都带着浓厚的宗教意味。这就和塔的故乡——印度,脱不开关系了。中国在引进佛教的同时,也从印度带来了这种奇特的建筑物。

印度的佛塔,因为大多是高僧和显赫贵族的墓地,故而凡人很难靠近,也少了一份人间的烟火味。但是在中国,也许每个人印象中的家乡,或大或小,或高或低,或出名或没有名气,总是有那么一栋楼阁在那里,守望着家乡的土地。中国的塔,总是和百姓息息相关的。

在印度,塔被称为“窣堵波”,由台基、覆钵、宝匣、相轮四部分组成的,因为这些建筑物经常作为各得到高僧或显贵人物的坟墓而使用,所以每一座塔底下基本上都埋藏着他们的“舍利”或者骨灰。

而且,印度式的塔大多是实心的,并不能供人进入并且登高。除此之外,印度的塔大多是石质的,并且经常建在一起,形成一个墓葬群。

据《魏书·释老志》记载,汉明帝时佛教传入洛阳洛阳白马寺就是在这之后建起的。明帝死后,葬于西北的显节陵,内建一印度式塔,这是典籍中记载的我国最早的佛塔。

类似模样的塔,我们可以在我国的西藏云南等地找到。他们距离印度和东南亚很近,因而受他们的影响更大。

但是在中国内地,这种石质的建筑物马上就和中国本土建筑发生融合,渐渐以木材作为主要建材。在这之后,还发展出了砖塔,瓷塔,铁塔琉璃塔金塔,银塔,铜塔等等。

同时,塔逐渐出现了分层的现象,逐渐变为多层造型,于公元三至四世纪,即有三层塔身出现,其后更有五层、七层、九层、十三层、十五层、十七层,乃至三十七层等重层结构。并且,塔的内部大多是中空的,可以供人登高望远。

不再神秘,塔渐渐为中国人所熟知

南北朝至唐代中期,佛教在中国的发展达到极盛,各种类型的佛塔也应时而生。这样的佛塔,主要还是用于宗教用途,且绝大多数是“藏经阁”一般的存在。如西安大雁塔,就是玄奘取经归来后用于存放经书的地方。江苏高邮市净土寺塔的塔顶,还藏有许多文物。从宝刹中取出来的,有大方广佛华严经,金刚般若波罗密经等40余卷。

但是,进入宋朝后,塔渐渐摆脱佛教的影响,拥有了一些宗教以外的功能。塔的宗教作用慢慢消除,最后完成世俗化。

塔建在水边,就有着所谓“宝塔镇河妖”的说法,代表了百姓们希望风调雨顺,减少水患,以便安心从事农业生产的美好愿望。典型案例如广西崇左市左江斜塔。

同时,水边的高塔还起着类似“灯塔”的作用。漆黑的晚上,于河水上慢慢前行的小船照明河道,指明方向,或者提示船家前方有城市,可以先停靠在岸边小憩一下。典型案例如浙江杭州六和塔

建在边界线上的塔,就起着瞭望敌情,警备敌袭的作用。因当时的建筑技术限制,没有任何建筑物的高度能够高过塔。站在近百米高的巨塔上,一览无余,如有敌人来袭,能够第一时间提供警示。典型案例如定县开元寺塔。

还有一些塔,成为了纪念某些事件的象征。比如为了纪念与外国文明的友好往来而建的怀圣寺光塔、为了考取功名而建的云南建水文笔塔、亦或是为了展现自身的虔诚而建的塔,更是不计其数。

到了现在,塔更是成了当代人发展旅游业,重温古代文明的重要建筑物。虽然现在我们能建出更高,更好,更坚固的建筑物,但是没有任何建筑物能够像塔一样,寄托着我们民族直冲云霄的豪气之精神,以及人们美好的愿望。

结语

塔这种建筑物,已经如同万里长城一般,融入了中华民族的血液中,我们对塔这种建筑物,已经有了一份难以割舍的感情。建筑美学家王世仁说:“中国塔有很浓烈的人情味。它是人的建筑,不是神的灵境;它凝聚着人的情调,而没有发射出神的毫光。"

尽管塔是从外国传入的建筑物,但是中国人民把它消化,吸收,内化为中华文化的一部分,不就正好说明了中华民族强大的包容性吗?作为中华文化与外国文化融合并且本土化的典型案例,塔,让我们相信,新时代的中国人,一定可以继承来自先祖们强大的文化软实力。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图片或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号作者联系,如反映情况属实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责任文章。文章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

Hash:c1f0e9e01392d4dc51af608e2b82ca70120ae723

声明:此文由 简单就幸福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