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南有个龙光围
龙南因现存围屋数量之多
一直被誉为“世界围屋之都”
每年来龙南围屋采风的团体也不在少数
前往龙光围进行采风活动
既是为宣传龙南的围屋风光
也是为了更好地保护这些历史遗址
龙南美女——黄琳
也为自己的家乡写下一篇美文
今天就和大家分享一下
龙南有个龙光围
文/黄琳
从龙南县城西行十五公里,四面用麻条石砌就高墙的龙光围,就那样无计岁月地、静静地守候着我,莫非这竟是前生的约定?
时过境迁。早年间进入龙光围的羊肠小道,现已经修建成了平坦的水泥路。群山成岙,龙光围如彼傲岸地屹立在连天翠碧之中。相对与龙南县现存的、各有风格的客家围屋,龙光围以其选材独特、坚固卓然而被邑人亲切地叫做“石头围”。虽说早已人去围空,杂草得已恣肆丛生,但那是进得围后的观感。从围外巡视,它依旧硬朗如初,隽美如鲜。
给人的第一印象,此屋并不怎么在意居住的舒适和进退的宽敞。村子里的长者说,龙光围更多是仿照后汉三国时的山地城池,着意的是整体建筑无死角的防御功能。我对三国时的建筑知之甚少,却对动乱的往事屡有所闻,因此也就颇以为然。其次,龙南现存绝大多数围屋都是单层或双层的结构,而龙光围四角炮楼却比围墙主体而成四层,四角耸立,蔚为壮观。外围,也就是主墙上有巡廊的部分,楼高三层,中间的两厅和贴厅而建的房舍概为两层,外高内低,顺序分明,叫人不兔有误入古堡的穿越之感。
进得大门,两边各有两间带有防御功能的门房,视角侧睨大门,互为交叉,与包镶着铁皮的坚固门板形成防御夹角。左侧有甬道可直抵炮楼,由于炮楼高阜,其视野因而极其开阔,周遭人物,均可尽收眼底。我好奇地测量了一下,炮楼比围墙突出1.33米,呈方形,每个炮楼均可监顾四周。与炮楼形成互应,每层的坚固石墙上,均预留有对外的三个瞭望孔,对应不同的三个视角,可以看到围墙外的各个场面。瓦檐下,各有一个马条石石井。左、右、后三面,炮楼与炮楼之间砌有规整的堞垛,内墙上还琢有精美的花纹。
骑马楼是相通的,这很正常;房舍间居然也有内门间间相通,就透着明显的不正常。我打量了许久,终是不得要领。怅怅地绕着骑马楼走了一圈,发现原有主粱上的那些残存的雕板很是精美,忍不住拿手机抓拍了一些留存,继而想起那些被人扒拉走了的雕板,不免心痛,也难掩唏嘘。围屋里的门窗都比寻常民居的要小很多,尤其是窗户,不仅小,还配了对开的窗页,仿佛是要刻意挡住外人好奇或非分的目光。可以想见,窗门尽闭之后,这些置身高耸外围之内的房舍,采光极其不好,即便是晴日如耀,也暗如沉夜。
吊诡的是,每个挨着围墙的房间,也都留有对外的瞭望孔,可以由内而外把盈亩的人和物看得清清楚楚,摆明了是我想要看到外面的一切,而不让外面的人窥见屋内分毫的用心。究竟以前屋里存放有什么样的“宝贝”,不能也不想让外人轻易地发现?难道真有如传言所说是“私盐”?这里,曾经竟是明清两代私盐贩子屯盐之所?
不得而知。
仔细数了一下,这种留有瞭望孔的房间,居然有230个之多,形状上大下小,自下往上逐次加大石制窗页,最下端的是葫芦孔形。一二三层的是竖宽横窄的长方形孔,炮楼甬道墙面上的则是正方形大孔。
那样枕戈而守的龙光围,曾经经历过什么?走过骑马楼,从右侧下顺楼梯下到底层,逆时针方向周游院子,楼梯边就是厨房,左右对应的各有一个宽大的天井,厨房边就是主卧室和会客厅,窗上花纹比普通房精致,有花纹,地砖上长满了青苔,房间不算很宽敞,后又从主卧室穿过门对面的夹巷到了主厅,看到有几根横梁已被水泥柱粗暴地替换过了,心里对这样的修缮难免有些失望。
民间口口相传,龙光围是龙南围屋的肇建之围,尽管族谱记载的是180多年前由谭德兴建造而成,但坊间都说他只是盘下老围,尔后才在围里修整出现在规模尤存物什。此围真正的建造时间,据说要比现有龙南存世最早的“田心围”还要早很多,乃至于可以追溯至明代正德年间,文治武功如王守仁先生者用兵南被之前。笔者暗生好奇之心:不知道这座占地近十五亩、历时三十年才建成的石头围,那笔可想而知的开销是从何处、做什么买卖搏来的……
岁月无情,清代之后,曾经辉煌的龙光围风光不再,家道日衰,加上围内并不适合居住,里面的住房陆续都搬了出来。新中国建立以后,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新政迭出,惠民日深,与龙光围有瓜葛的谭姓后裔,都搬进了齐刷刷的新楼房。而那承载着数十代人创业史的龙光围,却倔强地要与这亘古未有的民族复兴大时代,一起走向更蕖盛的荣光。
1
END
1
紧急通知!
▼
▍投稿:黄琳
▍编辑:小艾
Hash:e5d378d14ea3e8719a83c44869c0da5a2394cbb5
声明:此文由 龙南信息网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