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二十四桥的千古难解之谜

扬州二十四桥是唐朝江南的胜景之一,是昔日扬州禁苑繁华、风流盛事的象征。晚唐著名诗人杜牧在 《 寄扬州韩绰判官 》 中把二十四桥描绘得美轮美奂,这首诗的问世,使二十四桥一举成名,但也给后人留下了一个千古之谜。

杜牧在 《 寄扬州韩绰判官 》 诗中写道:“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 " 唐代诗人韦庄的 《 过扬州 》 诗最后两句也对二十四桥有过描述:“二十四桥空寂寂,绿杨摧折旧官河。”此外在其他诗文中再也找不到二十四桥的踪迹。

五代时,由于战乱,扬州沦为一片废墟,而作为扬州繁华的结晶 二十四桥也为人们所淡忘。再后来,“二十四桥在什么地方”也就成了一宗疑案。南宋的王象之在 《 舆地记胜 》 中说:“二十四桥。隋置,并以城门坊市为名。后韩令坤省筑州城,分布吁陌,别立桥梁。所谓二十四桥者,或存或亡,不可得而考。”

宋代科学家沈括曾经对二十四桥循着名字查找,在 《 补笔谈 》 中写道:“最西浊河茶园桥,次东大明桥,人西水门有九典桥,次东正当帅牙南门,有下马桥,又东作坊桥。桥东河转向南,有洗马桥、次南桥、又南阿师桥、周家桥、小市桥、广济桥、新桥、开明桥、顾家桥、通泅桥、太平桥、利国桥。出南水门有万岁桥、青园桥。自驿桥北河流东出,有参佐桥,次东水门东出有山光桥,又自牙门下马桥直南 … … ”沈括在上面所列桥的名称凑成二十四桥之数,但是下马桥系明显重复,浊河下无“桥”字,亦难定为桥名,而极负盛名的禅智寺桥未列人其中,这不能不算是沈括的疏忽。

历史上有没有二十四桥,二十四桥究竟指的是什么,古往今来,多少风雅人士试图探个究竟,至今未有令人信服的结论。综合起来,大致有如下几种。

1,认为二十四桥是一座桥。自宋代以来,二十四桥的几种说法已逐渐形成。其中能够确指是一座桥的,首推大词家姜夔。他在淳熙三年( 1176 年)冬至日来扬州,写下 《 扬州慢 ·淮左右都 》 的诗,其中写道:“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这种写法,似乎是一座桥了。宋代还有几位诗人,他们描写的二十四桥,亦可认为是指一座桥。

2,认为二十四桥是二十四座桥。据 《 一统志 》 载,隋朝时曾置二十四桥于扬州,唐朝时仍可见到那二十四座桥,分布在当时扬州最繁华的街道上。

3,唐代末年的战乱,使桥全部倾毁了,但这只是猜测。又据说,到了明朝,二十四桥已全部毁坏,故明代程文德有“二十四桥都不见”的诗句。后来有人认为“,二十四桥”出现在文学作品中,不必太拘泥于现实。

4,认为二十四桥仅仅是泛指、代指。我国向来就有对数字概念采取含蓄、朦胧夸张的方式来表达,尤其在诗词中为说明事物的不凡、感情的激越,常常使用夸张数字,并不畏取绝对数字。“譬如一白发三千丈”、“飞流直下三千尺”、“山道十八弯”、“三百六十行”等,并非确数。那么杜牧的二十四桥是否也用了这样的手法来泛指扬州桥梁之多呢?这也是一种推测.是一种猜想的说法。

5.认为二十四桥只是排序编号:有人认为,二十四桥是扬州城里排序编号为第二十四座的桥。依据是诗歌中常出现把桥编号的句子,如杜甫:“不识南塘路,今知第五桥”、张乔《寄扬州故人 》 :“月明记得相寻处,城锁东风十五桥”等。还有,宋代文人姜夔不仅在 《 扬州慢》写过二十四桥外,还在《咏芍药》中写下这样的句子:“红桥二十四,总是行云处。”那么,二十四是不是红桥的编号呢?他在《过垂虹》中有“曲终过尽松陵路,回首烟波十五桥。”尽管姜夔没有在数字州有很多侨前加一“第”的字样,但使读者隐隐感觉到,编号说似乎存在过。或许在唐宋时期,扬州有很多桥,桥名不够用,只好用编号来代替。就像现在的城市小区内有几号楼一样。应该说这也是一种猜测,仅仅从古人的诗句来确定编号说法,显然没有足够的说服力。

6,据明代齐东野人所撰《隋炀帝艳史》载:在一个月中天的夜晚,隋炀帝同萧后及十六院夫人等,至新造的一座桥梁上赏月,命朱贵儿吹紫竹箫,箫声飘飘有云之响,当时侨未定名.萧后请炀帝命名,因同游者二十四人,故名二十四桥。

7,有一个美丽的传说。相传唐代有人在一个月光如水、清风徐徐的夜晚,见到24个风姿绰约的仙女,身披羽纱,酥手托箫,鼓着粉腮,轻启红唇,飘上一座小石桥,于是那舒缓柔美的旋律,便从24支箫管中缓缓地流淌出来。

二十四桥到底坐落于何处?到底是一座桥,还是二十四座桥?目前还没有得出一个唯一的答案,只是百家争鸣,众说纷纭。因此,二十四桥也就成了一个难解的谜。

更多精彩文章, 请多关注

Hash:e4bb429743b3ea69804eabeed6bad8936841f428

声明:此文由 未知世界探索者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