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吗?扬州古运河岸边的“华尔街”竟然在这里!

如果要问现在八十多岁的老扬州,他们年幼的时候扬州哪里最繁华,你可能会想到东关街皮市街、仁丰里。今天,小编要给大家介绍的这条街比它们还要繁华,它曾经被称作是扬州的“华尔街”,它就是位于南河下的引市街!

引市街逐渐繁荣

在过去很长的一段时间里,引市街里交易行情,能随时影响多省多地的经济格局。虽然如今繁华不再,但它承载了一座城市的运河记忆。

扬州市航道站站长王爱民介绍,扬州城区段的古运河,实际上北面是从扬州闸开始,南面到瓜州闸,全长三十公里左右。从历史上来,这段运河分成两段,过去叫城东运河、城南运河,有近一千年的历史。

绵延三十多公里的古运河,是扬州城的母亲河,两岸曾经风光无限。清代,漕运达到空前繁荣,扬州成为全国的盐运中心,积累了惊人的财富,而引市街则默默见证着扬州盐业的兴衰。

王爱民说,引市街码头也就是盐运漕运停靠的码头,上面就是引市街。

引市街位于城南,是一条南北向的街道,它南起南河下,北与炭基作相交,相传诗仙李白曾在此逗留,因而得名李官人巷,后到了清代改名为引市街。“引市”指的就是买卖“盐引”的市场,而“盐引”既是食盐装运的计量单位,也是盐商贩运食盐的专利凭证。

自由撰稿人洪大林说,有盐引的商人就去沿海买盐,价格是八九分一斤,然后通过漕运覆盖五个省后,价格就变成八九十分一斤,一下就暴富了。

相传,当时引市街每天都人流涌动,市场上的交易行情甚至随时影响着湖北湖南江西省份食盐价格的起伏涨落。因此,这里被称为“扬州的华尔街”,一点也不为过。

扬州航道志主编、邗江区航道站站长黄连喜说,当时盐商就在引市街经营营销,慢慢的,盐业开始兴盛,才有了引市街的繁荣。

引市街由盛转衰

当扬州的盐商还躺在温柔乡里时,工业化浪潮逐步在海外风起云涌,新的生产模式和经济制度像波浪一般翻滚而来,虽然远在内陆,但扬州仍然受到了波及。1830年,湖南人陶澍升任两江总督,主持两淮盐务改革前后八年多。他在淮北试行“票盐”制,百姓只要购买盐票,就可以自行在各处卖盐,这让之前垄断食盐的扬州盐商大受打击。

洪大林说,扬州盐商是中国封建社会最后一个,也是最大的资本财团。它轰然而起,溘然而去。

此后数年,兵荒马乱,战火不断,运河两岸充满了寂寥的味道,引市街也留下了一段段令人唏嘘的过往。

虽然历史的动荡令人唏嘘,但大家看到的引市街的景致倒还是颇具扬州老街老巷的遗韵!走在老街上,一边是高耸连绵的山墙,一边是充满烟火气的人家,特别令人沉醉!

都说老街老巷故事多,引市街里还有哪些鲜为人知的过往呢?

引市街里的土豪

扬州市志副主编、第一任扬州市航道站站长吴家兴从小在引市街人长大,他说几乎每个星期都要回来看看老街坊。方公馆那边有他的亲戚,还有老弟兄、发小,甚至每次理发他都来这条街上。

吴家兴是土生土长的引市街人,他说,虽然历经多年变迁,但引市街的风貌保存基本完整。他家老宅位于引市街32号,相邻的是身世显赫的方尔咸家。

吴家兴介绍,方尔咸是一个神童,早年就中举人了,后来他成为军政府下面的淮盐总管,致富发家,住在引市街的31号方尔咸公馆里。

如今,方家的大门是不开的,但沉默的门楼依然值得驻足观赏。在引市街,盐商住宅并不鲜见,“巴总门”也是其中的一处。据史料记载,所谓“总门”指的是扬州的盐商大贾在兴旺时所建的宅院,院内有住宅、园林,还建有祠堂。巴总门指的是清代初期的巴氏兄弟。

吴家兴说,巴源绶、巴慰祖他们来自安徽徽州,到扬州安家后发家致富,所以整条街都叫巴总门,里面一共九十九间半房子。

现在的巴总门里还住着百十户人家。顺着老街继续往北走,引市街84号是赫赫有名的祗陀林,这里曾是军阀徐宝山的府邸。徐宝山,外号“徐老虎”,算的上是个传奇人物。

吴家兴说,徐宝山是两面派,在袁世凯恢复帝制的过程中,他卖诚投靠,最后被革命党炸死在他的府邸。

引市街的老井

徐宝山亡后,他的二夫人孙阆仙皈依佛门,将此宅改为尼姑庵,名为祗陀林。在引市街上,最具生活情趣和韵味的,并不只在于几处盐商故地,而是一口口老井,在引市街102号西侧就有一口三百多年的老井。

吴家兴说,这口井一方面是供老百姓洗衣服淘米洗菜;另一方面,它还是消防井。在太平天国攻占扬州后,曾经在这里饮用过井水。

井栏的外缘还能看到斑驳的彩云、龙等图案,井栏内则是用井绳勒出的深深的凹槽。一位60多岁的居民说,他从小就生活在这边,是喝着井里的水长大的。还有居民说,他们跟这口井感情十分深厚,养育了四个孩子,都是喝井里的水长大的。

1918年,扬圩公路开通,在古运河南岸建起了扬州汽车站。1923年,在正对汽车北岸的引市街南巷口的城墙上又开辟了一个城门——福运门,引市街又成了车水马龙的热闹地区。五洲旅社,自1935年开业以来,至今仍在经营。

解放后,拆了城墙,建了渡江桥,开拓了渡江路,昔日繁盛的引市街又变成了清静的后街。时光流逝,年轻人大都去新城区工作了,但这里的邻里街坊间,依然像过去一样平静的生活着。

吴家兴说,他对引市街的感情很深,他希望在大运河文化的建设过程中,把它的历史遗产发扬光大。

引市街给每个穿街走巷的人一种强烈的艺术美感,扬州画家宋体文用几年时间创作了一幅幅以古城和运河为主题的精美工笔画,以此留住一部分历史记忆。

宋体文说,运河的水养育了整个扬州城,扬州以水闻名,水赋予了扬州的灵气。

虽然那些豪门富户和老字号街铺,都已经难寻其踪,但引市街的一砖一瓦,都是既有情调又有韵味的。这里不但见证了扬州盐业曾经的繁华,也保存了较为完整的老城气息,是一份不可再生的珍稀文化资源,希望它能够保存、发扬的越来越好。

来源丨扬州广电“扬帆”手机频道

编辑丨王嘉楠、朱蒋慧

Hash:b6bb70b12eec59bccde473351f097a042450687a

声明:此文由 扬州广电扬帆手机频道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