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闻“神奇宋井”,巧寻“海丝”踪迹

通讯员:邱利颖)

略显萧瑟的海上渔村,威武肃穆的南澳总兵府让海风觅丝语队的队员们感受到了南澳岛历史发展变迁,了解到了南澳岛作为海上丝绸之路的必经点这一重要史实对其发展所起的重大作用以及该岛海域发展的现状。为了继续探究南澳岛的海上丝绸之路的历史渊源及其海域发展价值,队员们于7月28日前往南澳岛东南海滩寻找当地著名历史景点之一的“宋井”。

据记载,宋井建于南宋景炎元年,临海仅10米,但其井水却清醇甘甜,久藏而不变质,故被誉称为“神奇宋井”。队员们刚抵达宋井旅游景区时,首先注意到的是其造型奇特的景区牌坊——将“宋”和“井”二字巧妙地组合在了一起,引人注目。进入景区后,队员们首先找到了旅游区的景点图,规划好行走路线:太子楼遗址,云盖寺统城遗址,蛙池,宋井亭,宋井,观海亭。

图为宋井牌坊 张展华/摄

图为队员们观看旅游区景点图 王洪晓/摄

穿梭在林间,团队成员们感受到了景区的静谧,不到十分钟队员们就看到了太子楼的遗址,只是在他们的面前只有一棵参天大树和一块巨大的石头,石头前仅立着一块木质牌子介绍太子楼的由来及相关遗迹。队员们见此不禁有点失落但迅速调整好心态后便继续向前进发。随后队员们来到了蛙池,正对着蛙池的是南宋帝室雕塑,从雕塑前的碑文中团队了解到南宋帝室为躲避元军追击退至南澳岛并在此驻留,后南澳移民聚居者渐多,兵防逐渐发展,南澳岛“潮汕屏障”、“闽粤咽喉”的称誉由此而来。

图为太子楼遗址 张嘉豪/摄

图为队员们参观南宋帝室雕塑 张嘉豪/摄

沿着林间小道一路往下走,队员们来到了观海亭,建在石头上的亭子被树木围绕着,顺着亭子延伸出来的走廊望过去,队员们可以看到海滩上有许多大大小小的礁石,远处是一座名为“官屿”的岛屿,而根据所查阅的资料,官屿左侧附近的海域便是“南澳一号”的打捞点。看到大海,大家都按耐不住想要去玩的心,但由于任务在身,只好先去寻找那口“神奇宋井”。沿着观海走廊往下走,前面不远处的大石头上鲜明地雕刻着朱红色的“宋井”二字。队员们喜出望外,一路小跑而去,井的周边由四根小柱子所拉起的绳子围绕着,从井口往下望,井水果真如资料所述清澈见底。

图为雕刻着“宋井”二字的大石头 杨宝茹/摄

图为宋井 张嘉豪/摄

经历了数千年的风霜,宋井依然向人们提供着清澈的水源。在宋井旁边有一块南澳县人民政府于2015年春所立的石碑“宋井记”,团队成员认真阅读其中的文字记载,震惊于宋井的历史悠远之余,更让大家惊喜的是宋井与海上丝绸之路之间的渊源:宋代东南海交通繁荣,南澳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及可供补给淡水的井泉而成为这条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原有的两处宋代井泉现只剩下这口宋井,而这口宋井寄托了人们对那个时代海上丝绸之路的怀念。在井畔远望可隐约看见“南澳一号”沉船标志物,那里应是海上丝绸之路航线所在。

图为“宋井记”石碑 张嘉豪/摄

参观完宋井,队员们便三三两两地结伴去欣赏壮观的海景,面对辽阔的大海,大家总感叹大自然神奇的力量。与大海亲密接触后,宋井的调研便告一段落,为了对景区旅游业做进一步的了解,小分队对在景区工作了三年的年轻保安进行了采访。他每天的工作主要是负责景区治安与巡逻、管理车辆的停放、维持景区正常秩序等。关于南澳岛目前旅游业的发展,保安表示并不理想,几年来发展平平,无实质性的飞跃。虽然电视、报刊等媒体的宣传作用功不可没,但保安认为“解铃还须系铃人”,归根到底还是要从南澳岛自身出发深究缘由,政府及相关部门应该多开发旅游资源,挖掘南澳岛背后的文化历史以吸引更多游客,进而从根本上带动当地旅游业乃至经济的快速发展。近年来,随着游客逐渐增多,景区的卫生环境堪忧,随处丢弃垃圾的现象屡见不鲜,这在无形中增加了保洁人员的工作负担。而要改善景区卫生现状,除了要加大景区垃圾清扫工作,并通过各方媒介广泛宣传文明旅游相关知识外,更重要的是游客自身环保意识的提高。

图为观海亭延伸出来的走廊 杨宝茹/摄

宋井见证了南澳岛作为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的发展变化,而今,建设“二十一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将给南澳的发展带来新契机,古老的宋井也将继续见证其未来的发展际遇。宋井之行对海风觅丝语队探究南澳岛海上丝绸之路的历史渊源及其海域发展价值提供了重要的线索,队员们将继续深入调研其中的渊源。

图为团队合照 卢志荣/摄

Hash:77a111a37c85852bfd1663e71ecb70cc060f265a

声明:此文由 奔跑吧海龟队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