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翼文艺运动中的“中华艺大”
在上海多伦路一条不起眼的弯曲弄堂里,第二个拐角上有一座不怎么起眼的花园洋房,这就是中华艺术大学旧址。距今整整90年前,1930年3月2日下午,名闻遐迩的中国左翼作家联盟成立大会就是在这里举行的。以鲁迅为代表的一批左翼文化界精英,在这里开启了中国左翼文艺运动的大幕。
多伦路201弄2号中华艺术大学、左联会址正门
这幢洋房共三层,三开间,楼前有个二三十平米的小花园。总面积584平米,建于1924年,是所谓“新古典主义”式样。其实当时上海的很多大楼,被冠以什么主义风格的,外形和格局并不一律,只是带有一些这种风格的特征而已。
名气很大的中华艺大怎么会躲在这个小弄堂里呢?这个就说来话长了。
山阴路201弄2号中华艺术大学、左联会址边门(林卫平摄)
中华艺术大学是在1925年“五卅”运动后的学生爱国运动中成立的。事情的起因是这样:当时上海有个上海艺术大学,也是“五卅”后刚刚成立的一所私立大学。创办的人叫周勤豪,是刘海粟的姐夫,早年曾留学日本学美术。回国后跟陈望道合作创办过“东方艺术专门学校”。上海艺大曾聚集了不少进步人士任教,陈望道也曾在该校任教,后期田汉曾当过该校校长。但办起来仅几个月,该校师生就与周勤豪在学生运动问题上产生尖锐矛盾。到年底,上海艺大的一批进步学生,在该校教授陈望道、陈抱一、丁衍庸等支持下,脱离该校另组中华艺术大学。
1933年出品的《狂流》是夏衍的第一部电影剧作,也是中国左翼电影的开山之作
1925年12月30日上海《申报》有报道说:“上海艺术大学一部分教职员应学生罗通仪之请求,于日前组织中华艺术大学,校址即在80余学生所住之闸北广益里暂用,昨日已经第一次委员会决议定于明日开课。”根据这一记载,可以认定,中华艺大成立于1925年底,12月31日就开始上课了。
这个“广益里”,位置在青云路东首,靠近桥的北侧。这个地方,实际上跟之前的上海大学所在地位置非常接近。上海大学是师寿里,而它是广益里,实际上就是邻弄了。但这是临时校舍,因为之前80多名学生已经从上海艺大脱离出来,聚集在这里,就先作为临时校舍了。1926年1月中旬,该校就在同一条路的西首48号租到了新校舍,搬迁过去,立即登报招收插班生。1926年1月15日,《申报》刊登中华艺大招生广告:
中华艺术大学招男女插班生
本校现设绘画科西洋画系(主任陈抱一)艺术教育科(主任丁衍镛)图画音乐系(主任钟慕贞)图画手工系(主任张联辉)文学科中国文学系(主任陈望道),招收各科各系一二三年级插班生(中国文学系仅招一年级新生)。报名自即日起至三月念四日止,考试日期第一期一月念日,第二期二月念五日。地点本校因前校舍不敷应用,业已迁至闸北青云路西首四十八号洋房为校舍。报名考试径往该处可也。行政委员陈望道、丁衍镛、陈抱一、黄鸣祥、王陶倩启。
当时学校采用行政委员会制,不设校长。行政委员会领衔的是陈望道,并没有称主任或主席。后期采用校长制,就没有校务(行政)委员会了。
1934年由应卫云执导,袁牧之主演的电影《桃李劫》海报
中华艺术大学荟萃了当时上海很有影响力的一批艺术教育家,有资料说徐悲鸿也曾在该校任教。还有那位后来画了《左联作家联盟成立》漫画刊登在鲁迅、冯雪峰主编的《萌芽月刊》上的王一榴,也是该校教师。该校成立后,1926年1月6日《申报》有报道说,5日中华艺大学生成立了中国济难会分会,还请了恽代英演讲,可见其中红色力量是很活跃的。在艺术界,它也很活跃,它与东亚艺术协会、上海新闻学会联合举办艺术讲座,发起上海美术联合展览会等活动,迅速在上海艺术教育界崛起。在1926年《寰球学生会特刊》发布的《上海著名大学调查录》中,中华艺大名列第五。该校也出了不少优秀的毕业生,例如关紫兰、崔文英、徐蒨等,都被各种报刊报道过,师生的美术作品也有很多上了画报。可见该校的发展可说蓬蓬勃勃。相反,原来的上海艺术大学却越来越不景气,最后听说是周勤豪把学校财产卷跑了,于是在1928年1月宣告停办。
1935年由许幸之执导,田汉、夏衍编剧的电影《风云儿女》讲述了在抗战时期,只顾享乐的诗人辛白华最终因为挚友梁质夫的牺牲而投入抗战的故事
左翼文化的代表人物沈西苓和夏衍等人一起在白色恐怖笼罩下的上海滩,创作和导演了《十字街头》等优秀话剧和电影,唤起了中国人民反压迫、反剥削的斗争热情
1929年春,中华艺大再次进行了改组,实际上成为中国共产党直接领导的大学。校舍也搬迁到了多伦路现在这个地方。陈望道出任校长,教务长是夏衍,一批左翼人士进入该校。许幸之、冯乃超、彭康、沈叶沉、阿英、朱镜我、李初梨等,都在该校任教,学生也大多是进步青年。在左联成立前,时代美术社等好几个左翼文艺团体已经设在该校,该校已经是左翼文化的一个坚强堡垒了。而且,当时鲁迅等都住在附近。鲁迅在1930年2月至3月,曾多次应邀到该校作演讲。所以,左联成立大会选址在该校举行,可说水到渠成。左联开成立会的时候,就在该校底楼中间的大教室里举行,当时该校师生组织了护卫队20来人,从会场到附近街区都布置了人,确保会议不会遭到当局破坏,可见当时白色恐怖已经很严重了。左联成立大会后,中华艺大实际上成为左翼文艺运动的中心。当局很快就注意到中华艺大,于是压迫也就随之而来了。他们派特务搜集了参加左联成立大会的人员名单,开始跟踪抓捕。3月19日,鲁迅按照左联的安排外出演讲,归途就发觉有人跟踪,于是外出避难一个多月。1930年5月24日,当局突然查封中华艺大,同时抄出大批红色刊物,抓走师生23人。29日,左联举行全体盟员会议,中华艺大护校委员会在会上报告了学校的情况,大会决定:5月30日全体盟员参加中华艺大师生举行的纪念“五卅”示威纪念活动,然后参加该校自动启封活动。然后该校不顾当局禁令,继续办学。后在8月份当局大规模查禁左翼书刊、查封左翼文化机构、抓捕左翼人士的白色恐怖中,该校再次被查封,终于不得不停办。后来左联还与社联在法租界环龙路举办过“夏期文艺讲习会”,学生除了上海的,还有从杭州等地来的进步学生。由左联的冯雪峰和社联的王学文负责,鲁迅还曾应邀前往讲课,主要是讲文艺问题。但随着白色恐怖的加剧,于是改变策略,不再搞这类目标大的机构了。
《洪深戏曲集》出版于1937年,共收录了《贫民惨剧》和《赵阎王》两个剧本。洪深,1930年加入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并以光明剧社名义加入左翼剧团联盟
1932年出版的田汉戏曲集,本册收录《南归》《苏州夜话》等作品
新中国成立后,成立了华东军政委员会,当年的左联党团书记冯雪峰是委员。下面设立了文化部,部长是陈望道,副部长是鲁迅弟子黄源。他们很快开始了对革命文化旧址的寻访和保护,这是非常有远见的。除了保护恢复鲁迅故居,建立鲁迅纪念馆等,冯雪峰还带了文物处的唐弢等开始寻找中华艺大旧址。但是,却找来找去找不着,最后找到现145号的一栋花园房,感觉有点像中华艺大,就把它作为中华艺大旧址了。直到1988年,84岁的原中华艺大西洋画科主任、著名艺术家许幸之先生专程从北京来上海寻访当年旧址,但他一看145号的洋房,竟然判定不是当年中华艺大旧址!因为他是该校教师,对学校太熟了。他和夫人在多伦路上来回找了整整两天,终于从201弄里找到2号这幢洋房,确定这才是当年的中华艺大旧址。后来,他有个学生吴步乃,找到一张当年有人在中华艺大大门口拍的照片,一对照,这才辨认出:201弄2号确实就是当年的中华艺大。由于原居住在里面多年的老住户和后来居住在里面的海军干休所老干部,对房屋的使用很注意保护,仍较好地保留了原来的建筑风貌,里面的地面装饰还是当年的磨石子地面,石膏天花装饰还是当年的式样,很有当年味道。这也从另一方面佐证了许幸之先生的判断。
那为什么原来是沿街的233号,会变成现在到弄堂里去了呢?整体移动在那时当然是不可能的。后来我去查了很多历史资料,才知道,原来当年大楼前面有一条小河沟,所以门牌号是沿街的,后来外面沿街建造了房子,233号变成弄内房屋,在街上看不见了,门牌也重新编过了,所以冯雪峰、唐弢他们怎么找也找不着了。许幸之先生辨认出旧址后,还把当年中华艺大校舍的内部平面图给画出来了。详细说明了各个系科的分布和各个房间的功能。后来各方面专家都到实地进行了查勘,终于确认这里就是真正的中华艺大旧址,也就是左联成立大会旧址。这样,这个疑案才算有了最终结果,为中华艺大的历史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中华艺术大学虽然存在时间不长,但它在中国现代文化史上的地位,是不可替代的。1990年3月,在中国左翼作家联盟成立60周年纪念活动中,中华艺大旧址揭幕。现在几经修缮,里面设立了左联历史陈列,供观众免费参观,成为一个著名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Hash:daa07997cdc2ab0fd16e0900109d2071403db66b
声明:此文由 政协往事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