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子文化滋养八百余年的五夫镇

朱子巷,如今左侧土墙一部分已坍塌

当地居民仍然饮用灵泉

兴贤书院

朱熹手植古樟已有800 多岁

武夷山市之东南部,距市区51公里,从三姑景区行车约30分钟,掩映在山水之间的村落就渐渐清晰起来,这里便是朱子理学的发祥地—五夫镇。

这里的7岁小孩就能告诉你有关朱熹的典故,11岁小孩就能脱口背出《朱子家训》,村民时常顶礼膜拜一株八百多年历史的古樟树,视其为朱子的化身……是什么让淳朴的民风这个古镇沿袭八百年而不绝?

东南快报记者循着朱熹成长、生活留下的遗址遗迹遗风,探寻千古圣哲生活了40多年的古镇,追溯朱子理学如何对它进行文化的洗礼与滋养。

教育

三年级以上的学生几乎都会背《朱子家训》据史料记载,理学大师朱熹14岁时,因父亲病逝随母到五夫投奔父亲好友刘子羽,从此在五夫镇从学、著述、办学授徒达40多年,这使五夫镇成为朱子理学的摇篮。五夫镇朱子学校处处都弥漫着朱子文化气息:大门口镌刻着朱熹手迹校训“活源毓秀,继往开来”;校园中央矗立着朱熹雕像,综合实践楼上高悬着“明德、正心、格致、知行”的校风;在校园前侧水泥大道旁,设有朱子生平历程展示栏,各种具有朱子文化元素的展板、挂图巧妙悬挂在校园绿地、办公室和教室的走廊上。学校的每个角落都成为育人阵地。“君之所贵者,仁也。臣之所贵者,忠也……”东南快报记者刚踏进朱子学校,耳边便传来学生们的朗朗书声,所读的正是《朱子家训》。朱子学校的语文老师张贵龙在五夫镇土生土长,他说,五夫镇的孩子几乎都在朱子学校念书,这里的孩子比较勤奋好学,对于朱子等历史名人了解得也会比较多。“我们将朱子文化融入课程教学,根据不同的年龄进行分阶段接触朱子文化内容。”武夷山市宣传部相关负责人表示,武夷山市朱子学校为九年一贯制学校,也是目前全国唯一一所以朱子命名的学校,学生800多人。按照省教育厅规定,各地可以根据地方特色安排一些校本课程作为课改的内容。张老师说,学校学生们在一、二年级时就开始先接触朱熹的故事、以朱熹诗句编成连环画;三、四年级开始涉猎朱熹的诗词,如三年级以上的学生,人人应该都会背诵《朱子家训》;五年级后就开始让学生们逐渐接触朱子理学。学生化身导游向客人讲解朱子历史典故在学校右侧的公园里有学生正在游玩,东南快报记者上前询问是否背《朱子家训》时,其中一位四年级学生张金鑫张口就来一段《朱子家训》,而其他的几位学生也熟练地解说了几个跟朱熹有关的紫阳楼、朱子巷等几个历史典故。“我们现在站的地方正朱子文化园,占地约5亩。”张老师介绍称,园内各个景致均与朱熹有密不可分的联系和寓意。比如用小河卵石铺筑的71米长的林间小径,寓意朱熹71年不平凡的人生历程;1.4米宽的小径意寓朱熹是14岁时候来到五夫镇,等等。为何要如此精心布局这个朱子文化园?张老师解释称,校园文化重在建设,为了做到朱子理学与校园环境水乳交融。平常学生们都会来这个公园游玩,这样的安排是让学生们能够更好地记住朱熹故事,让师生身处其中,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这里为朱子故里,与朱子有着血缘关系的地方,据不完全统计,今年已接待游客10多万人次。可是却没有几个人能详细解说朱熹,学生熟悉之后,都可以当小导游员,为客人讲解紫阳楼、朱子巷、兴贤书院的名胜古迹和历史典故。这样也就能更好地将朱子文化传承下去。”张老师满怀信心地说。

遗迹

五夫镇尊师重教,用牌坊分隔读书场所与闹市至今,五夫镇境内还完整保留着30多处理学文化遗迹,有紫阳楼、兴贤古街、兴贤书院、刘氏宗祠、连氏节孝坊朱子社仓五贤井、朱子巷、古街牌坊、半亩方塘遗址等文化景点。“五夫镇里最能集中体现朱熹功业的地方是兴贤古街。”张老师介绍称,兴贤古街,由籍溪坊、中和坊、儒林坊、朱至坊、紫阳坊、双溪坊等六个街坊组成,始自五虹桥,终至文献桥,全长1000余米。这条古街,历经1000余年的世故沧桑,至今尚保留着许多古代特别是宋代时期的建筑,并流传古朴淳厚的民风习俗。更难得的是,全长1000余米的兴贤古街,现仍居住着近千人口。东南快报记者在寻访朱熹遗迹时,发现了一座很特别的牌坊,牌坊上刻了三个字—过化处。“这就是纪念朱熹的,"过"是经过的意思,"化"则是教化。”张老师说,牌坊另一侧就是三市街,以前是集市贸易区域,市民可在此出售货品或购买所需。用一座牌坊将读书场所与喧嚣的市井悄然隔开,从集市上过来的人们到“过化处”就会自觉停止在市集上的喧闹,以免影响书院学子的刻苦攻读。“因此,这个门坊的设立也可以看出五夫镇人民对读书的敬畏,从古以来就有尊师重教的优良传统。”穿过过化处,不远处就是著名兴贤书院了。据史料记载,朱熹早年就读于兴贤书院,学成后便在这里讲学授徒。朱熹首开民仓救荒先河,是体恤人民的实干家说到五夫镇,则不得不提到以朱子命名的朱子巷了。其位于五夫街东侧中心路段,长约138米,宽2米。距今一千多年的五代十国时期,朱子巷仅仅只是五夫镇五夫街道上一条普普通通的叉巷,甚至连一个名字都没有。后因为朱熹而闻名并因此更名为朱子巷或朱始巷(朱熹当年随着母亲从三明迁往五夫镇途经的第一个巷子)。朱子巷有着典型的南方小巷的特点,鹅卵石铺成整条小街,经过千年岁月磨洗,如今已四平八稳并无棱角,鹅卵石被踩磨得光滑圆润。“朱熹经过这条巷子的次数估计有数万次之多。”张老师说,当年朱熹在此出入,携徒探友,外出求教,寻幽问道,都要经过这条小巷。朱子社仓原名五夫社仓,初建于南宋乾道七年(1171),为朱熹首创并命名的一个民办社仓。据称,邑人为了纪念先贤朱熹这个惠民善政,遂改称为朱子社仓。“因为这一个朱子社仓,在灾荒和欠收年景的时候,五夫这一带都没有饿死人的情况发生。”张老师说,这种做法在宋代属首开民仓救荒之先河,被誉为先儒经济盛迹,从这个可以看出朱熹其实还是一位比较体恤人民的思想实干家。

朱熹撰“神道碑”,至今尚存3500多字真迹

紫阳楼不在兴贤老街上,而是在五夫古镇外的屏山脚下、潭溪之畔,周围古树参天,修竹成林,屋前是半亩方塘,屋后是青翠竹林。传说,朱熹的那首《观书有感》就是因朱熹在塘边苦读时,触动灵感,信手写就“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千古名句。据史料记载,朱熹从15岁起在紫阳楼定居,住了40多年。踏入紫阳楼大门,迎面而来的是朱子雕像,背后墙面上是他所写的“紫阳楼记”碑刻,旁边立有一块黑得发亮的石碑。“这便是赫赫有名的"神道碑",上面大概有3725个字。”张老师介绍,文物部门在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发现这个碑时,它已经是躺在村民门外当了不知多少年的磨刀石。时间久了,碑的边沿有些缺损,碑上能清晰看到的字大概有3500多字。“不过现在看到的只是一件复制品,神道碑的真迹已经被武夷山文物部门收藏。”五夫镇乡民膜拜八百年古樟树,视其为朱子化身紫阳楼是典型的徽派建筑,房前左手边,有一株800多年的老古樟。在大树已然中空的躯干里,竟隐藏着一棵百年树灵芝。据说,当时老师要朱熹取名“元晦”,朱熹不明白“晦”的含义,老师说:做人做学问要扎根深才能行远,就像树一样,没有扎实发达的根,是不会长成参天大树的。朱熹悟之,植树以志之。张老师说,800多年来,这个古樟树已成为五夫镇人民眼中朱子的化身,而那棵百年树灵芝,更增添了古樟树的神秘,但凡乡里哪家的孩子考上大学,都要来祭拜神树,以感谢圣人的神佑。从紫阳楼往东,踏着有些破败的古老民居门前的鹅卵石小路,不久见一处清泉,号曰“灵泉”,为朱熹所起,当年朱熹在五夫镇求学授业时常饮此水。这从朱熹《怀潭溪旧居》中的诗句“傍崖寒冽一泓泉”可资佐证。当地的一位老人告诉东南快报记者,这眼泉又叫“聪明泉”,冬暖夏凉,谁喝了这里的泉水,就可以变得更加聪明。附近的70多户村民至今仍以此泉为生活用水,即便是大旱时,这口涌泉也不会干涸。

民俗

武夷山名菜“文公菜”为朱熹所创,流传800多年朱熹一生廉洁清贫,日常生活颇为俭用,虽乃理学宗师,除了在学术上取得了伟大的成就之外,在饮食文化上也给后人带来了巨大影响。他所创造的菜肴经后人用朱子文化演绎成新菜品,编制成一套系统的菜谱,十多道独具风味的朱子家宴菜肴广为五夫镇老百姓喜爱,称之为“朱子家菜”或“文公家宴”,流传800多年。“因朱子比较节俭,所以朱子家宴的食材都是当地易取得的材料,并非是十分珍惜。”张老师介绍,朱子家宴分别是朱子家酿、窝底、红菇汤、文公菜、泥鳅粉丝、炖黄鳝、炒田螺腊肉蕨菜、酒糟肉、酿豆腐等10多道菜。其中“窝底”是朱子家宴中的第一道菜,以粉丝笋丝香菇和瘦肉等原料加工制成。柔韧软润,入口香甜细嫩,是款待至亲的一道名菜。“朱子家宴”中最有影响的还数“文公菜”,因朱熹死后谥号“文公”,五夫镇人民为了纪念他,就把这道菜取名为“文公菜”,此菜由优质米粉加猪瘦肉精制而成。“朱熹18岁时中了乡贡,19岁便考取进士,乡人认为这可能与他喜食此菜有关。”张老师介绍称,蒸“文公菜”时,是在最下层放槟榔芋,也有人放花生或是豆子;然后上面铺蛋皮、肉片。每个蛋皮肉片托住一个肉丸,层层相叠再放上去蒸。由于口感芳香滑而不腻,以致800多年来一直在民间流传,成为宴客大菜。据说,当地秀才、举人在赶考前,亲人都要制作“文公菜”饯行,祈求考场上能像朱熹那样文思泉涌,金榜题名。如今,“文公菜”已成为武夷山一带民间传统名菜,被列为武夷山市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五夫镇寻找朱熹遗风时,东南快报记者有幸喝到朱子家茶。据当地人介绍,其实这就是武夷岩茶,因纪念朱熹,所以将它命名为朱子家茶。

朱熹喜爱武夷茶,可以说是寸步不离,60岁时,他在漳州任府官时,就在百草亭的园圃里,躬亲种植武夷茶,把武夷茶推广至漳州。不久,漳州人民就爱上了武夷茶,纷纷结伴到武夷山经营茶业。

现今,五夫镇人民种茶,也爱喝茶,家里常备茶叶,以茶待客也成为一种习惯。

省非遗、五夫龙鱼戏有上千年历史,寓意“鲤鱼跳龙门

今天的五夫镇,依然流行着传统舞蹈—五夫龙鱼戏,据说这是源自五夫镇一个具有上千年历史的民间习俗,原为乡人迎春纳福祈求风调雨顺的民间活动,因为19岁的朱熹喜中进士,乡人便又添入鲤鱼跳龙门的内容,鼓励后生向朱熹学习。在五夫镇人民的思维中,唯有读书上进才是正途。

此后,每逢士子中举和应试入贡时,乡民便用竹子编制成鱼龙形,蒙上道林纸或绢布,上彩制成鱼龙灯,配有牙旗灯、水纹灯、龙门灯,配上锣鼓队,唢呐队,燃放队,结合当地盛产的链子,寓意“连(莲)有余”和“鲤鱼跳龙门”,以庆祝士子中举登榜。龙鱼戏在2011年12月被列为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据张老师介绍,当地农民自发组建了两支龙鱼戏队,平常大家各自干活,当有需要表演时变自动组队,然后一起到外表演。当然,每年的大年初二到正月十五,两支龙鱼戏队还会到街巷上挨家挨户舞龙鱼,为五夫镇的村民讨新年好彩头。

据《五夫子里志》记载,五夫镇白莲有千年的种植历史,至清朝末年,五夫镇白莲一直作为皇室贡莲,故有“白莲之乡”美誉。紫阳楼前,花瓣晶莹,所结莲子就是曾经作为贡品的五夫镇白莲。张老师介绍,宋代朱熹年少在五夫镇读书时,就有祝夫人“煮莲教子”的传说。

目前,五夫镇白莲已注册了“半亩方塘”等20多个商标。“若夏天莲子收成之季,走在大街小巷中,你会看到家家户户都在剥莲子的情景。”张老师说。

未来发展

五夫镇将推国学游,拟建朱子文化旅游综合体

和全国许多古村落一样,五夫这座千年古镇也同样面临着开发与保护的矛盾。房屋日渐破旧,一方面是老百姓拆旧建新的愿望日渐迫切,一方面是政府保护的红线不能越界。历经沧桑的传统村落“垂垂老矣”,谁来延续古村的“生命”,成为这些村落面临的首要难题。

五夫镇党委宣传委员彭小斌说,村落日渐衰老,目前镇政府能做的就是尽可能保护村里的老宅子,然后静静等待时机。目前镇上政府资金有限,加之村民有故土情结,很多人都不愿离开。而修缮旧屋支出不少,村民又不舍得投入。虽然新区目前已有60多户人搬入,但只有很少的一部分兴贤古街村民到新区盖房。

张老师认为,古村落的保护开发就是要激发当地居民的保护意识,让村民成为保护主体,这样才能实现原汁原味的保护。没有了人的生活,那些老宅不过是文化的遗迹,是死去的历史。

据了解,南平市旅游局局长温秀美此前在武夷山市五夫镇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表示,南平市将力争用两年的时间,投资8亿元人民币,将五夫镇打造成全国青少年国学教育基地,使国学修学游成为武夷山市寒暑假旅游的新的增长点。

今后,五夫镇将围绕朱子文化,以朱子故居紫阳楼为原点,向外以朱子巷、朱子客栈、晦园、莲岛、柳岸公园等为主体观光区,形成以文化交流、人文互动为主线的旅游区域,为寒暑假青少年提供一个了解朱熹、学习国学的好去处。

Hash:0cb21ed42f51f079989cbed271261bc31652e017

声明:此文由 中华朱氏杂志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