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农村院落,一门十二进士、四世六翰林,他曾是咸丰皇帝恩师

山东滨州杜家是明清望族,久有“一门之胜,甲于天下”的美誉。这儿就是杜受田故居,杜受田故居是清朝咸丰皇帝的恩师杜受田幼年和青年生活过得地方,也是杜受田家族众多名臣的故居。故居始建于明朝万历年间,占地约14亩,建筑风格充分体现了明清鲁北建筑风格。杜受田故居是杜受田的父辈们和众多的叔兄弟们的房产。杜氏家族自明代起即是望族,至清末,有进士12人,四代六翰林,其家宅人称"杜府"。

杜受田是清朝咸丰皇帝的老师,曾任左都御史、上书房总师傅,工部、刑部、吏部尚书,他一生品端学粹、廉洁勤政、恪尽职守。其父杜堮为清嘉庆时期翰林院编修,礼部左侍郎。

杜氏家族在明清600多年间长盛不衰,打破了“富不过三代”的常俗。杜家大院的奠基人杜诗,位居二品,按照明朝的礼制,他家的大门可以开三门,五架大梁,然而,杜家宅仅一门;他居住的房屋可五间正房九架大梁,然而,这里仅三间正房五架梁。

滨州杜家虽有众多朝廷重臣、府州主官,但是杜家的住宅却极为普通,房屋装饰也异常简洁。而他们对功名低调,为人为官却积极敬业。这种为人处世的低调使得曾经声名显赫的滨州杜家一度鲜为人知。

冬天大雪漫天飞舞,漫步在杜受田故居,静静感受故居的宁静和氛围,逃离外界的喧嚣,感悟人生的真谛!

古老的青砖墙壁,感受历史的岁月。

这是杜家私塾,是杜家子弟们学习之地。对于来此参观的小朋友也是很好的励志之地。

蜡像惟妙惟肖的展现了当年故家子弟刻苦读书的画面。

杜家一门十二进士,四世六翰林。清朝嘉庆、道光年间,杜氏家族不仅人丁兴旺,而且子孙个个成才,于是准备扩大旧居规模。欲将故居邻宅买下。在京做高官的杜堮告诫家人,切不可仗势欺人,一定要买卖公道,要多付银两,但是西南角一户刚姓人家,无论杜家出多少钱也不愿迁。杜家人急忙写信给杜堮。杜堮回复道:自家修房屋,不要难为乡亲,刚姓人家不想迁就留下吧。这就是在当地非常有名的杜家大院"钢柱子"的故事。

忠孝堂,面阔五间,又名百事房,建于清朝乾隆年间,是杜家商议族中大事的地场所,修家谱,修石桥、修城墙、挖护城河、培风书院以及杜受田出殡等重大事情都在这里商谈,这里是杜家正义、民主、和谐、热衷公益事业的见证。

杜受田与咸丰皇帝名为君臣,情同父子。咸丰皇帝对杜受田深为倚重,国家大事、重要人事更迭,咸丰皇帝必先征求他的意见。咸丰即位当年,升杜受田太子太傅兼吏部尚书,调任刑部尚书、协办大学士,再管礼部。

咸丰初年,大开言路,惩治贪官,重用汉臣,颇有重振大清帝国雄风,扫除鸦片战争阴霾的气势。咸丰二年(1852年),因黄河决口长期未堵复,江北、山东一带受灾严重,杜受田奉命与福州将军怡良实施赈务。杜受田克己奉公,因在途中染病,于农历七月初九日病逝于江苏淮安清江浦漕运总督府

这是杜家为官一览表。

杜受田的父亲杜堮,杜堮文学天下知名,做秀才时,为迎接乾隆皇帝巡游泰山,山东全省选拔,8门功课他得7个第一名,1个第二名。乾隆皇帝泰山召对,他又得第一名,深得乾隆赏识,御赐举人。翰林院中,他又得嘉庆皇帝欣赏,在别人未及推荐的情况下,钦点顺天学政。他为人忠厚,奉公勤谨,道光皇帝对他更是特别关怀。

"官可以不做,书不可不读",这是杜氏家族教育的思想。

杜诗在今天的杜受田故居处开辟了"净明山房",供子弟藏书读书之用。并购下城中名地"卧佛台",植松柏,造廊舍,建成家族私塾,以供子弟就读。

这是杜家为官地示意图。走进故居,我们就会悟出杜受田做人做官做事的真谛:做人要谦虚正直,做官要爱国恤民、廉洁勤政,做事要"端正、明白、和平、谨慎"。

Hash:ca27f5eb72984bf470ba58219807e1ff95e0e4db

声明:此文由 若云视界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