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唐艺金银器博物馆的故事——我用传统技艺来修复传世文物
在法门寺博物馆里,王亚强看得出神,像是得到了某种天启一般。他轻抚过法门寺金银器,感受它们的纹理的起伏,想象曾经的铸造者以怎样的心情来打造这些纹饰,又将怎样的专注于心血倾注其上。如经历一场穿越时空的对话,那一刻,他仿佛真的听到了这些金银器背后的语言。
『遇见盛兿』这不是王亚强与金银器的第一次相遇。多年以前,他还在垂髫之龄,就在自己的庭院中,看着自己的父亲,一锤一打去打造那些金银器。同时也幻想什么时候自己才能掌握这门技艺,并青出于蓝胜于蓝的发扬光大。
就这么耳濡目染的。便与那些金银器成了老朋友。有时候看到心仪的金银器,他也会收入一些带回自己的家中,好像一段悠长的时光也随之在家中散发出来。那时的王亚强还不知道,他与金银器的缘分已经在悄悄地敲打着……
『兴盛』在白马寺镇上,有一座藏在胡同深处的厂房。推开铁门,恍若世外,几座灰墙砖的房子映入眼帘,透着清冷的高贵与质朴的简约,如一座静寂岛屿,隔绝了外界的嘈杂。
步入展厅,便被橱窗内的一组金银器所吸引了,问起来,王亚强笑谈:“这可不是什么摆件,这是唐僖宗李儇向法门寺提供的供养物。你看它们,代表了当时唐朝最高的金银器铸造技艺,也是世界上出土最早的,最完整一套茶具。难以想象一千多年前古人竟如此优雅。这一套大唐的茶具,不但是为后人提供了唐代茶文化的兴盛证据,而且还为人们提供了复原大唐宫廷茶道的依据!不过正品在法门寺,这一套是我的作品,用白马寺金银器制作技艺还原的……”
他随口一句我做的,让我倍感震惊。震惊的不仅仅是古代匠人精湛的技艺,更为震惊的是王亚强的技艺,一种可以传承了几百年的技艺,到底包含了多少代传承人的辛酸与辉煌,到底是多么精湛的技艺才能够薪火相传至今。
『梦回大唐』抚摸着王亚强的作品,那一刻仿佛我也是跟着这套茶具回到了千年以前。
那时,茶文化的兴盛达到了顶峰,朦胧的画面中,我好似看到了一位叫做陆羽的老者,访遍名山大川,一路风尘,与各地人交流茶道,创建了“煎茶法”!
画面一转,到了唐僖宗时期。那时“煎茶法”已成了宫廷茶道,唐僖宗命文思院造一套茶具,来祭拜法门寺的释迦摩尼指骨舍利,愿保大唐盛世,八荒来伏,四海无波。器成后,一些茶具上还留下了硬物划刻唐僖宗乳名“五哥”的字样。
日薄西山,唐僖宗正襟危坐在御书房中,审批着文武百官的奏折。一旁的宫女正摆弄着炭火;贴身太监正使着茶碾将茶饼碾碎,碾碎后再使用茶罗将碾碎的茶末过滤一遍。
待水一沸后,宫女轻拿起茶匙,舀起盐台上的调盐,投入水中;二沸投入已经罗筛好的茶末,并使用长柄银勺加以环搅;三沸茶成。
唐僖宗端起琉璃盏,轻品一口茶,眉头舒展开来,好似所有的忧愁被一缕茶香,一扫而光……
鎏金摩羯纹蕾钮银盐台
鎏金天马流云纹银茶碾
鎏金仙人驭鹤纹银茶罗
聊起金银器,王亚强总是滔滔不绝, 眼神中跳跃着光。正因为这份热爱的牵引,才使得他传承的白马寺金银器制作技艺,又重新出现在了大众的视野。
用王亚强的话来说,金银器制造是用创造力,帮助人们建立美好的生活方式,以创新带动传统手工艺步入新时代。更希望这些金银器古为今用,在无数个家庭中散发着一抹光辉,不再是王公贵族的专属,也能够飞入寻常百姓家。
抚摸着这套千年前的法门寺茶器,不禁感叹千年前的精致生活和高超技艺,更是想体验一下这千年前的“味道”!
Hash:e4b6027b69342b8566c4bb718b3a9c98448b1537
声明:此文由 非遗传承盛艺堂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