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江黔行②| 探寻乌江源第一村
开栏语
时间的记忆被打捞起,就形成了历史的维度。一条江河承载的记忆就是地区发展和人民生活变迁的侧写。关于乌江的故事很多,不同时代和不同地点都有不同的截面。
1986年,贵州日报记者马晓俊和李建国沿着乌江行走,写下了历时半年而成的《乌江行》。2001年,贵州日报记者周黎兵参加全国乌江生态行,在乌江沿岸留下采访足迹。2002年秋,贵州都市报记者魏荣钊独走乌江,花了一年多完成15万字行走笔记《独走乌江》。
在2021年春天,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在“乌江黔行”栏目发起后,沿着前人的足迹,再次来到乌江,用文字和镜头记录新时代的乌江故事,感知江河人文,探访生态之变。
乌江南源的水是从三个洞里流出来的,分别是石缸洞、黑鱼洞和花鱼洞,彼此间隔两三百米。
石缸洞被一个小亭子围了起来,上面写有一副对联“乌江代有人才出 源头天生活水来”。四周有多棵高大茂密的核桃树,最大的树根盘绕长达2米有余。
洞口旁,立着一块2010年“乌江源碑记”,附近转转,还有两块涪陵考察队留下的石碑。附近村民说,1990年有一群涪陵人沿着乌江来到了村里,那时候大家才知道这是乌江的源头,于是立了一块碑。
事实确如此,在乌江下游的人访源之前,这几个石洞并不起眼。村民们都把它们当作水井用。现在,当地实施饮用安全工程,黑鱼洞旁边建起了水泵房,乌江源的水不仅润泽盐仓镇,还让邻镇的村子吃上了自来水。
威宁中等职业学校派驻到营洞村的第一书记孟会雄介绍说,营洞村自2002年开始实施退耕还林,累计种植营造林、经果林超过2250亩,用于涵养水源,保护水质。
乌江南源——营洞社区石缸洞
护水亭旁,三块高高耸立的蓝色河长公示牌,非常醒目。
牌子上详尽说明了省市县镇村五级河长的姓名和职务,以及河长职责、管理目标、河流长度、流经地等。
公示牌后面是三间平房,一来作乌江源管理站,二来作为党员活动室用。站房内陈列着乌江源的简介、水系图、宣传保护图册等。
沿着乌江源顺流而下,记者看到一块牌子。
写着:“饮用水源一级保护区”,禁止从事网箱养殖、游泳、垂钓或者其他可能污染饮用水水体的活动。
今年营洞村的樱桃已经大量挂果,为群众增加了收入渠道。下一步计划发展乡村旅游,利用乌江源文化和樱桃采摘吸引外来游客。
在石缸洞不远处,是大妈肖大英的家,也是最早定居当地的苏氏一家,家族历史可追溯到明洪武年间。
据肖大妈说,石缸洞曾断流过,直到大女儿出生那年才恢复水源,如今已有四十多年。
盐仓镇副镇长马关勋解释说,据史料记载,1911年草海淤塞,水流不出,加之历史上有过烧山毁林,可能是石缸洞断流的主要原因。
肖大妈今年70岁了,还可以在地里劳作,手脚活络。她说以前都是种洋芋,现在种上了不少樱桃树。家里的房子早已从泥瓦房翻新成多层楼房,家门口还停放着后辈的小轿车。
平时,除了务农,她还当了6年的护河员,配合村里开展河道清洁工作,保证白色垃圾、污水、牲畜不入河。
乌江千里,源出石洞。流水不变,村舍换颜。所谓山水林田一体,也成为这个小村子的真实写照。
肖大英正在地里撒种子
文/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谢巍娥 刘苏颉
图/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周阳
威宁融媒体中心记者 朱四运
来源:天眼新闻
1. 【走向乡村振兴】牛棚镇:烟农喜领烟用物资专属“大礼包”
2. 行摄威宁丨乌蒙深处最美春景
编辑 ▏丁树银 责编 ▏何 欢 编审 ▏赵峰
总监制:周 璐
监 制:叶启伟
Hash:9723b314a2870f05e8a1985db73e7396902fe581
声明:此文由 威宁生活服务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