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钟山石窟三位专家讲解,这待遇没谁了,有趣还发现最早的背包客
我自从2016年开始来剑川,前前后后来了十多次,也写了100多篇剑川的文章,很多人甚至说我比“很多剑川人还熟悉剑川”,但有一个地方我没有去过,就是石钟山石窟。
对此很多人不理解,而我似乎也对自己不理解了。
石钟山石窟是最早一批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剑川景点里“最亮的崽”,我竟然没有去过。
其实第一次来剑川就到过石宝山景区(石钟山石窟就在里面),到过宝相寺,也到过里面的石龙村,但石窟却让我错过了。
后来再来剑川,关注点不在这里,也就没有去,但一直有人提醒我,“该去石窟看看”,直到去年,宣传部苏金泉对我说,最好约段老师一起去,他是研究白族文化的专家,博士学历,可以给我讲解。
这次到剑川第一时间就见到段鹏老师,同他约定一同去看石窟。
8月3日段老师来接我,我们一同搭乘剑川石钟山石窟文物保管所的车,直接来到了石钟山石窟。
我们先帮他们把蔬菜搬到下面的伙房,研究所有十余位工作人员,他们半个月回家休息一次,而一个星期进城买一次菜,山里工作还是很辛苦的。
研究所的房子都是清代建筑,原是寺庙,房子有些老旧,正在维修。
在研究所喝茶时看到了墙上挂的金庸先生题字,他1998年到过这里。
其实石钟山石窟虽然在云南剑川的深山密林里,还是有很多名人到过的,最早的就有明代旅行家徐霞客,他对这里奇特的喀斯特地貌,很感兴趣,在《游石宝山记》里写道∶“石面有纹如龙鳞。”
看看这图,这里很多石头都是这样的,徐霞客一定看过,是不是很漂亮和不可思议,会让人想起佛祖的发髻。
资料上说剑川石钟山石窟创于晚唐,经历五代至南宋,共延续300多年。迄今为止,共发现16窟佛像。
其中:大小雕像139躯、石兽2只、岩画3处、造像题记5则,其它题记40则、碑碣5品。
这次我们看了石钟寺和沙登箐两个片区,而图中这狮子关在另外山上,没有过去。
段鹏老师是我认识好几年的朋友,他是专门研究白族民俗学的学者。他经常来这里,对这里熟悉,也对研究所的人员很熟悉,所以除了他给我讲解,又邀请了研究所的杨金亮、吴蕴鑫两位老师。而我享受的三位专家级别的石钟山石窟讲解,估计没有几个人能享受到了。
段老师先给我讲了石钟寺一号窟。
第一窟主要讲南诏第六代国王的议政图,端坐者乃南诏第六代国王异牟寻,他是南诏国历史上最英明、最有远见的君主,他继位后修复了同唐朝紧张了四十年的关系,吸收中原先进文化,促进西南民族团结,他在位的29年,是南诏国最好的时期,这些雕刻人像除了国王,还有大臣、侍者,衣冠楚楚,栩栩如生,再现了当年政通人和的情景。
在一号窟的右侧,有一幅人物浅浮雕,似一个背包快速行走的人,长相很像西域人士,喜庆动感也很强,段老师开玩笑说“这就是一千多年的背包客啊”,我在写这篇文章时仔细研究,觉得他应该是公差人物,似信使或“快递员”,哈哈。
第二号窟要往上走一下,这个石窟段老师请来了石钟山石窟研究所的杨金亮老师给我讲解。
这一窟主要表现南诏国第五代国王阁罗凤出巡,他在位30年,是南诏国最英雄的人物,在位期间完成南诏的统一,并两次打败了唐朝的征讨(其实当年的天宝战争,并不是南诏想背叛唐朝,而是有很多的苦衷,不得已而为之)。
这组浮雕,把南诏国宫殿的富丽堂皇,将军们的高大和威武,完美表现出来。
看过这两组石窟,感触良多,我在国内看过了很多石刻,但这里给我印象深刻的有两种,一是保存的完好,基本人物形象都是完整的,历经千年而没有损害,这是非常难得的,另外就是其他地方的石刻基本都是宗教内容,而这里却完好的雕刻和保存了当年“南诏盛世”以及南诏国政通人和,对宗教与文化的尊重,而雕刻艺术也绝对是一流的。
接下来的第三窟到第八窟,段老师邀请石窟研究所吴蕴鑫老师给我讲解,结果吸引了很多的游客,这种专业的讲解使我理清了石钟山石窟的佛教特色,也知道了石钟山石窟的开凿年代,上迄南诏(唐),下至大理国(宋),这段时间,南诏大理国历史上最辉煌的时期。
石钟山石窟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是云南最早的石窟,它的历史价值、学术价值、艺术价值都是非常高的。
第三号窟是地藏王菩萨,第四号窟是华严三圣,都是唐朝时代刻凿的,具有鲜明的明代佛像特点,人物形象丰满,而所有的服饰都是飘逸,似有徐徐阵风吹来。
第七号窟是甘露观音,这一尊雕像堪称唯美,观音的形象丰满而慈祥,这尊雕像也是这里最大的塑像,它的形成要晚一些,吴老师说可能是宋代早期雕刻的。
甘露观音像胸口有一个洞,有人说是“剖腹观音”,把心掏给你看,其实不然,观音胸口之洞原来是藏宝洞,开凿时装有七宝、经书等,后来被人盗取,只留下一个空洞了,这尊像侧看也很美,而且面目较平,正面看立体感有很强的,所以这尊像雕刻的是美轮美奂,堪称瑰宝。
第八号窟是少见的女性崇拜,雕刻的女性生殖器,白族人称之为‘阿央白’。它的雕刻要晚一些,但过去却很受崇拜,主要是成为了妇女为求子嗣而膜拜的对象,据说青年男女结婚都要来参拜,以求尽早得子,这里就不发图和多说了。
吴老师说这雕刻其实是一种母系社会的遗迹,在中国难得一见,也说明在白族的历史上,妇女地位一直很高,广泛受到尊重。
看完了石钟寺,我和段老师沿着下山的小路往沙登箐方向走,这里还有两处较大规模的雕像,有将军,也有佛祖,都是同时期雕刻的。
这一段路完全是下山,落差差不多有500米,一路风光非常好,很多的奇林怪石,不断有惊奇的发现。
这一路很少有人,有处断桥甚至成了这个样子,看着险其实只是木板出现裂缝,倒也无妨。
最后走到沙登箐村边,有朋友开车来接了。
石钟山石窟有三处,今天看了两个,总的感觉是它的历史价值与文献价值较大,另外就是保护的比较好,损坏不大,这在国内石窟中是比较少见的,特别是两窟南诏国议政与出巡,记录了当时的政治文化,这是非常罕见的石刻历史资料。
终于明白在1964年3月4日,石钟山石窟为什么能第一批就被确定为全国文物保护单位了。这点看,它就是中国的顶级历史文物遗址之一啊。
Hash:fb4d9b70fa45cbd3a594147cf4c05eba7c4babd0
声明:此文由 书影旅行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