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市内四区教堂大盘点,有些你一定没去过!

您现在阅读的是“青岛热”自媒体平台上的文章,欢迎订阅本平台,有福利哦!

请点击此处输入图片描述

江苏路基督教堂

江苏路基督教堂于青岛市江苏路15号,由德国柏林德意志福音教会投资,于1908年4月19日奠基,1910年10月23日落成。建筑主体由礼拜堂和钟楼两部分组成。钟楼上部装两面时钟,内部有一大两小3口德制洪钟。青岛著名文史专家鲁海说,里面曾经还有一台很大的管风琴,能弹奏出乐队的效果。在2010年教堂建成百年庆典之前,一架德国制造的管风琴运到了这里,与三四十年前消失的管风琴一模一样的悠扬琴声,又飘荡在百年大厅里。

请点击此处输入图片描述

嘉禾路教堂

1935年5月,青岛市四方区嘉禾路基督教堂建堂。今年5月,该堂迎来了建堂八十周年生日,嘉禾路堂以感恩庆典、礼拜和培灵赞美会等形式来纪念。据青岛市基督教两会网站消息,市基督教两会牧师董美琴在贺词中勉励基督徒们要继承历史的优良传统,努力建设讨神喜悦的基督教会,并且要在主里合一。80年前,外国传教士风尘仆仆来到中国建立教会和传扬福音,为的是建立基督的身体,并不是分裂基督的身体,所以我们也要为主的身体合一,为主的事工合一,为主的托付合一,为明天的美好合一。另外,董牧师还希望嘉禾路教堂的圣殿成为祷告、赞美和荣神益人的殿。

请点击此处输入图片描述

圣弥厄尔天主教

位于青岛市南区浙江路北端的圣弥厄尔天主教堂,由德国设计师毕娄哈依据哥特式和罗马式建筑风格而设计。拟建教堂应高百米,适逢二战前欧洲局势紧张,希特勒严禁德国本土资金外流,圣弥厄尔教堂不得不修改图纸,即建成现在的规模。

请点击此处输入图片描述

清和路教堂

清和路教堂原址是清和路42号,2000年副堂改建后,地址为清和路大堂42号,副堂44号。 清和路教堂建于1933年,当时由德国柏林教会中华信义会购地2000余平方米。建了一小教堂与多间副堂及其它附属房屋,1940年重建为今日宫殿式大堂,其它房屋保留未动,2000年城市改造中多间副堂和其它房产改造成今副堂主体,共三层。 现大堂总面积606.48平方米,院子195平方米,副堂一楼496.5平方米,二楼273.36平方米,阁楼143平方米。

请点击此处输入图片描述

李村基督教堂

李村基督教堂位于李沧区中心,李村河北岸,308国道从其东侧穿过。德帝国主义强占胶澳地区后,德国基督教信义会(亦称路德会)派遣传教士昆祚等来青传教。1900年昆祚、和士谦二人在李村选定教堂基地,1904年由德国传教士邵约翰来李村主持修建完成。李村基督教堂可容纳200余人,堂顶建有钟楼一座,在教堂后院另建有房屋多间,院子面积600多平方米。教会以此作为高等教会学堂,招收各地学生百余人住校学习,邵约翰任校长并兼任教会牧师。文革期间该教堂被占用,堂顶钟楼被毁。1983年由基督教会收回并进行维护修缮,1984年恢复宗教活动。

请点击此处输入图片描述

圣保罗教堂

1938年—1940年,教堂由美国信义会在原德国俱乐部旧址建造,俄国建筑师尤力甫设计,清水红砖外墙,建筑面积1482平方米,内部可容纳300余人做礼拜,拥有方形钟楼,沿内部60级台阶可达钟楼。建筑式样为罗马式,敦厚、雄壮。钟楼高24米,成为附近多条道路的对景。1958年,中国大陆基督教实行教堂合并,联合礼拜,青岛市区近50处教堂合并为7个聚会点(观象二路1号原信义会圣保罗堂、济宁路31号原浸信会、城武路35号原自立会、清和路42号原信义会路德堂、嘉禾路15号原四方神召会、四流中路182号原沧口信义会、龙山路4号原青岛地方教会),继续聚会,直到1966年文革爆发时关闭。1990年代,该堂又恢复聚会。1999年12月,观象二路基督教堂被列为青岛市文物保护单位。

Hash:f8ccebfbcc4728beb61c15f984896f3b4b2c5b7a

声明:此文由 青岛热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