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仰韶文化”究竟发达到什么程度,甘肃南佐遗址可以告诉你

华夏“五千年文明史”的说法,是近代以来国内史学界的共识。而这一论断秉持的证据,主要是浩如烟海的华夏古代史书典籍。华夏文明是世界各大文明中,唯一一个拥有不间断历史记载的文明。这一伟大的史学传统早在姬周时就已奠定,到西汉司马迁编著《史记》时开始进入规范化、体系化,并一直沿袭到了今天。不过其中西周早期再上溯到之前的夏、商两朝,乃至更早的五帝时代,其记载的真实性却一直饱受质疑。虽然殷墟甲骨文的出土证实了商代历史的真实性,但从黄帝开始的上古贤君们的时代,仍笼罩在一团迷雾之中。

近百年来,华夏考古界从未停止理清上古历史脉络的努力,近年来著名的“华夏文明溯源工程”的实施更是极大推动了这一进程。而就在距今五千年上下的大型遗址,这些年来也屡屡发现,例如著名的良渚遗址,其规模之宏大、内涵之丰富、发展之先进,都震惊了国际史学界。不过良渚再发达,它也是位于长江下游的江浙,远离公认的华夏文明核心----中原、或者说黄河流域一带,仅仅凭它是无法实证当下保存下来的早期历史记载的。

那么新石器时代的黄河流域,难道就没有高等级的文化遗址存在吗?这当然是不可能的,实际上著名的“仰韶文化”遗迹就广泛分布在这一区域,这种以瑰丽的彩陶器物为代表的文化,也被认为是华夏文明的主源。在距今7000--5000年前,中国北方各地分布着众多星星点点的人类聚落,古人种植着粟黍等谷物、在陶器上绘制着精美的图案。不过与其他地区相比,此时这里一直未发现城墙围绕的城市,仰韶文化的高度因此一度被看低。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一系列重要遗迹的深入发掘与整理,正在扭转这种刻板的印象。而本文要提到的南佐遗址,就是这样一个给人们带来巨大惊喜的考古奇迹。它位于甘肃庆阳,虽然在上世纪中叶就已发现,但当时并没有引起足够重视。近期的发现显示,它是一个由多层环壕围绕,中心伫立着庞大的宫室建筑群,规模远超最初想象的大型聚落,甚至不排除其是一座当时的都邑。其最大的建筑物超过七百平米,遗址区总面积也许超过了六百万平米。

这样惊人的体量,甚至超越了被认为是夏朝晚期都邑的二里头,其核心建筑的面积甚至能和西周时的镐京宫室相比。目前对它的发掘还在进一步深入中,还远远不到得出最终结论的时候。尽管如此,由于它正好处于距今五千年左右这个关键节点,所以已经在学界产生了轰动效应。而且由于它明显是仰韶文化后期的分支,位置又在泾渭附近、接近华夏文明核心地带,所以它是补足了华夏文明早期演进链条上的缺失环节,也证实了仰韶文化所达到的高度并从前人们以为的,要高得多。

Hash:8581eda78bf1b5de98ae710cead8e9ce7390b717

声明:此文由 带你超神带你飞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