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古村落焕发新容颜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外筑“美丽乡村”,内塑“美丽庭院”。走进曹村小山口村,道路通畅,花草成畦,绿不断线,景不断链,处处见景。多年前的破旧村庄如今也变的风景宜人,开窗看绿、推门闻香、移步见景已然成为小山口村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眼下正值初秋时节,在小山口村村民左兆玲家中,从大门进入庭院,一盆盆花草装点院落,满眼绿意,院里干净整洁,一眼望去看不见丁点儿杂物。空闲之余,她就在院内为花草浇水、修枝,对她来说,这就是最幸福的事情。“村里环境好了,我们的主动性也高了。上集市买东西,不买菜都想买点花,家里打扫干净了,人的心情自然就好了。”美丽的庭院不仅是她一家生活起居的家园,也是通往幸福生活的起点。

“刚开始创建时,群众也是不理解,思想上认为祖辈们都是这样生活过来的。后期通过以点带面的形式,持续加强典型示范,让美丽庭院深入人心。”小山口村党总支书记陈洪现向记者介绍,今年以来,小山口中心村以“美丽庭院”创建活动为契机,精心制作安装家风家训门牌,广泛动员家庭开展庭院绿化美化净化,逐步形成了“干部带头,群众参与,妇女为主”的创建群体,以庭院的“小美”聚合乡村的“大美”,助力美丽乡村建设全面提升。截至目前,小山口中心村已评选“美丽庭院”310户,覆盖率达90%以上。

随着村民的物质生活条件越来越好,人们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也与日俱增。走进村部附近的民俗馆,100多件老物件展示着小山口文化和民俗文化。在中心村主干道、体育健身广场、村口道路等醒目位置,公益广告、民俗民风文化墙、文化长廊等随处可见;张伯英纪念碑、南汪塘纪念碑、倒流河的建设和保护,真正让乡村留住记忆、留住文化、留住乡愁

“按照千年古村落,美丽小山口的创建工作思路,本着宜居宜业宜游的创建目标,今年以来小山口村先后实施了10余项改造提升工程,小山口的村容村貌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曹村镇人大主席周浩说:“在村庄的环境整治上,我们充分发动群众,通过美丽庭院的创建、评比,村子的整体环境有了明显改善,群众的获得感和满意度有了很大的提升。”

近年来,埇桥区围绕“生态宜居村庄美、兴业富民生活美、文明和谐乡风美”的总目标,统筹谋划,科学规划,一批批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乡村、特色小镇似颗颗珍珠散落在埇桥大地上,美丽乡村由“一处美”向“处处美”、由“一时美”向“常态美”、由“环境美”向“产业美”、由“外在美”向“人文美”、由“一枝独秀”向“花开满园”转变,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树立了埇桥样板。(杨立冬)

版权声明

埇桥区融媒体中心稿件和图片,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如获授权转载时务必注明来源及作者。

编辑:吴 丽

一审:武银凤

二审:张华夏

三审:白存勇

投稿邮箱:yongqiaonews@163.com

所投稿件需为原创稿件。要求图片清晰、文章逻辑清晰。

所投稿件需详细标注作品名、作者名以及作者详细联系方式。

埇桥区融媒体中心新媒体矩阵

宿州埇桥发布”微信

“看埇桥”APP

“宿州埇桥发布”微博

“看埇桥”抖音

扫描二维码丨关注我们

Hash:6b07e619c1c0b4ac5729a76160658e937c41b170

声明:此文由 中部城市生活指南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