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丰厚文化遗产续写大沽河辉煌历史
大沽河流域总面积 6131.3平方公里,流域人类居住历史悠久,从北到南一路南下,滋润和丰沛着莱西、平度、即墨、胶州和城阳,是青岛名副其实的 “母亲河”。张柄寺、柘树林、挂甲树……大沽河畔沿岸的文物古迹如明星熠熠,共有即墨故城遗址、文昌阁、云山观等保留较好的文明遗址近百处,并传承有胶州秧歌、茂腔、柳腔、抬阁等非精神文明遗产118项。经历千百年岁月的流逝,大沽河本身就是一出文化古迹,见证着沿岸居民生产生活的历史变迁。如今,大沽河治理工程为大沽河注入了新的文化灵魂,岔河景观、古代遗址、古风村落、田园度假、特色瓜果等景观及旅游节点形成大沽河标志性核心;水滴形大沽河博物馆展馆建设如同为大沽河注入了新鲜的血液,将流域历史文化贯穿起来,共同激活并绽放大沽河历史文化的绚丽色彩。
一、大沽河流域源远流长的丰厚历史文化
大沽河古称“姑水”、“沽尤”,最早的“沽尤”名称出自《春秋左氏传》。水是生命之源,河流是人类文明的摇篮。几千年来,生生不息的大沽河水滋润了两岸土地,哺育了两岸人民。大沽河流域是孕育青岛历史文明、民俗文化与自然景观资源的摇篮。大沽河流域内历史人文古迹、民俗文化与自然景观资源非常丰富,呈现出一幅色彩斑斓的历史画卷。据考古发现证明,在新时期时代早期即有先民在这里繁衍生息,是胶东半岛历史文明的源头和摇篮。目前流域内已发现多处历史文化遗址,代表了大沽河灿烂的古代文明,也是研究大沽河流域丰富的历史内涵的有力证据。包括:即墨北阡遗址、胶州三里河遗址、罗家遗址、葛家埠遗址、徐家沟遗址、沙梁遗址、良家遗址、鲁戈庄遗址、西沙埠遗址、南岚遗址、左家苑遗址、即墨故城、六曲山墓群、文昌阁、张家埠墓群、陈村镇遗址、太平寺遗址、韩信驿道、七级双塔、马店砖塔、莒国都城、城隍庙、板桥镇遗址、塔埠头遗址等。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略见一斑。
航运方面。宋哲宗元三年(1088年)在板桥镇(今胶州市内)设市舶司,管理内外航务和中外商人的海上贸易,此时的板桥镇唐湾港海舶麇集,商贾辐辏。宋金时期,在胶西县(今胶州市)设板桥榷场。期间,胶莱运河的开通使得胶州湾航运贸易再度兴盛,胶州湾内船舶云屯,帆樯林立。又有塔埠头港、金口港等港口,分别成为不同历史时期的重要港口。
人文历史。大沽河流域文化源远流长,人文底蕴深厚,乡贤名士灿若星辰。大沽河流域风景秀丽,分布着多处自然景观,除“古胶州八景”以外,还有即墨移风店镇的千亩古槐林、沙埠古柘园、胶州胶东办事处太平寺遗址、唐王挂甲树遗迹等,此外,随着大沽河的治理改造,陆续开发了一批新的旅游项目,如胶州胶东办事处的麻湾渔乐园、红岛经济区大沽河口湿地自然保护区等。
红色记忆。大沽河流域革命历史传统深厚,是中共早期革命活动地点之一,留下了很多代表党的光荣传统的红色遗迹、英模人物和革命故事。大沽河两岸有悠久的革命历史传统,为我们留下了无数镌刻着共产党人光辉足迹的红色遗迹。这些革命旧址见证了历史的沧桑,成为激励我们前行的力量。各区市有代表性的红色遗迹有莱西的花园头抗日纪念碑、萌山区殉国烈士纪念塔、店埠抗日烈士纪念碑、日庄地下情报联络站纪念碑、莱西市革命烈士陵园;平度的第一个农村党支部旧址、平度第一次党代会旧址;即墨的灵山镇泉上村中共即墨市党组织早期活动基点纪念馆;胶州的胶州烈士陵园、中共胶县宋家屯支部旧址、大店村胶县第一个农民协会遗址等。
民俗民风。大沽河流域蕴藏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诸如起居服饰、饮食礼仪、婚丧嫁娶、民间游艺等,无不带有浓郁的乡土气息,都是历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表现了几千年来流域人民淳朴、善良的本性和对美好生活的无限向往。
传统技艺。比如,胶州传统民间工艺,历史久远,兴旺发达。不仅有剪纸、花灯、风筝、泥塑等美术工艺,而且还有草编、制陶、粉房、年画、雕板、刺绣等各类作坊,遍及城乡,久负盛名。
特色戏曲。大沽河流域社会历史悠久,文化积淀丰富。在农耕社会,农村居民便在劳动之余开展戏剧活动,进行曲艺表演,创造出茂腔、柳腔、胶州秧歌、胶东大鼓等艺术形式,积累众多优秀剧目曲目,培养一代代艺术家,这些都成为弥足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二、大沽河流域文化遗产保护的意义
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就像悠悠沽河水,记录着岁月的沧桑,表现了大沽河人民的勤劳和智慧,书写了胶东地区雅韵绵长的民俗风情,也展示了沽河人民多姿多彩的文化生活和精神世界,不断丰富和发展着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
独具特色的民俗民风,丰富多彩的手工技巧和传统工艺,曲韵流长的特色戏曲等民俗文化,反映了深深的时代烙印和鲜明的文化色彩,体现着大沽河流域独具特色的人文情怀,展现了沽河人民淳朴善良的本性和对美好生活的无限向往。
如今大沽河治理工程为流域内的文物古迹带来了新的契机。大沽河流域历史悠久、人文底蕴深厚,这里是东夷文明主要的发源地之一。在大沽河畔沿岸有即墨故城遗址、文昌阁、云山观等保留较好的文明遗址近百处,并传承有胶州秧歌、茂腔、柳腔、抬阁等非精神文明遗产118项。可以说,沽河水默默地滋养、培养了这一方土地,孕育了青岛市特色的河边文明、风俗文明。大沽河沿岸文物古迹是宝贵财富,一旦破坏就难以恢复,沿途存在着古银杏树、古桥遗址、古寺庙遗址等珍贵的自然和人文资源,在综合治理过程中,特别要保护好沿河文化遗址和文化古迹,禁止破坏及限制结构改动,使沿河文物古迹得以世代相传,大沽河文化得以可持续发展。青岛市大沽河指挥部相关负责人表示,早在2012年9月完成的大沽河流域保护和空间利用总体规划中,对生态保护和历史文化利用做出明确的规划,“一轴三区”其中就有古城文化与田园生态旅游区,15个重要节点之一的即墨故城沽河岔口节点功能定位为:打造以岔河景观、古代遗址、古风村落、田园度假、特色瓜果为特色的景观及旅游节点,形成大沽河标志性核心。
为保护大沽河风俗历史文明,胶州市将探索建立大沽河文化长廊,利用沿岸丰富的文化遗产和文化资源,集中展示大沽河的自然历史、人文风情、巨大变化和当代风貌。其中,大沽河历史文化街区项目是大沽河治理工程中文化建设的典型代表。大沽河历史文化街区项目投资约30亿元,总建筑面积30万平方米,包括大沽河博物馆、游客服务中心、历史文化街区、艺术家村落、国际社区等场所。据了解,即墨市规划了即墨故城文化园、特色古村落、虎头帽特色街、柳腔文化茶馆、大里村宋朝裴将军碑、即墨故城历史博物馆、古风广场等传承文化功能建设项目。整合现有资源,特别在草编、陶器、木器、饮食、民俗、戏剧等传统民俗文化,布老虎、虎头鞋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等方面,制定完善大沽河传统文化产业发展的保护政策,搭建抢救和促进大沽河传统文化产业的发展平台;汉武帝刘彻同父异母兄弟、胶东王刘寄王陵所在地六曲山古墓群和即墨故城遗址就位于大沽河畔,两者皆于2001年被国务院命名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列入国家大遗址保护。平度市对六曲山古墓群进行考古研究,对汉文化进行深入挖掘,赋予大沽河丰厚的文化内涵。规划以六曲山古墓群、即墨故城、田单大摆火牛阵等历史遗迹为载体,建设考古遗址公园、文物展览馆、汉城文化旅游区等项目。
三、进一步加强大沽河流域文化遗产保护的两点建议
青岛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和北方著名的滨海旅游度假胜地,因此城市形象的塑造和旅游的发展应将保护大沽河流域的历史文化及美丽丰富的自然景观等理念贯穿胶州湾全线总体规划。
强化政府职能,将监督落到实处。我国的《文物保护法》规定:“进行大型基本建设工程,建设单位应当事先报请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文物部门组织从事考古发掘的单位在工程范围内有可能埋藏文物的地方进行考古调查和勘探。”法律有明确规定,但在实际实施时,一些行政部门为了追求经济利益,把考察和审批作为了一个象征性的程式,落脚点却放在了收费上。这种行为对我们的文化遗产保护很不利,所以强化政府职能十分必要。尤其在历史文化遗产存在区域内,政府在建设单位递交项目建议书之后,应严格组织从事考古发掘的单位进行实地考察,对可能产生文物危害的项目,令其合理修改方案,做到文物保护的万无一失。监督工作落到实处,才有成效,同时,也能更好树立政府形象,取信于民。
做好保护文化遗产的普及教育。大沽河流域众多的文物需要保护,单凭政府的力量和职能部门有限的人力,是远远不够的。所以,实施文化遗产保护的主导力量还在于广大公众。据某大学的一项关于文化遗产的随机抽查显示,受访者中竟有90%以上的学生对文化遗产的了解很不全面,大部分人的认识仅限于博物馆里陈列的出土文物和历史建筑。由此推测,公众对文物保护方面的了解不容乐观。
文化遗产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精髓,大沽河文化遗产作为中华文化遗产的一部分,培养公众的保护意识是十分必要的。笔者认为,仅仅从法制宣传和道德教育方面着力是不够的,应把保护大沽河文化遗产作为普及教育内容写入青岛市中小学的校本课程,作为青岛学生的一项必修的课程,让当代人以及后代人接受系统的教育。这样,全民的大沽河文化遗产保护意识才能从根本上得以形成,保护工作的社会基础才会牢固。启动这项工程需要政府教育、建设、文化、文物等多个部门协调合作,并且需要长期不懈的努力,工作艰巨,从长远角度出发,这对青岛市今后的历史文化发展十分有益。
城市规划建设是绘制城市发展面貌的一支巨笔,历史文化遗产又是体现民族精神和民族特色的一幅图画,这支巨笔不能毁坏这幅画,而是应给图画添光加彩,使她更美。我们期待着今后城市建设中,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做得越来越完善,城市面貌越来越好。
Hash:d81e45c05a4e36c8ea7ab47750b3371408253959
声明:此文由 青岛日报_discard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