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敢叫太行第一渠 红旗渠咋不喊冤呢

河北井陉的太行天路上,如果您够细心的话就会发现沿途有许多波光粼粼、飞跨沟壑的水利渡槽,它们或横跨天路、或隐于山间,无论高矮远近总在您的视线之内,这些精美的建筑都是上个世纪五十年代的惊世之作。

迎接您的第一座就是东风渡槽,东西两面上书写着那个时代的豪言壮语:

“一颗红心两只手,手提绵河太行走。”

“手提绵河上高山,登峰越谷灌良田。”

那个气概、那个豪情似乎也只属于那个时代。

旁边矗立着一个宣传栏:太行第一渠。详尽的讲述了当初那火红的岁月、拼搏的年代。它的建造始于1958年3月,比号称世界第八大奇迹的红旗渠还要早两年,据说当年林县的领导还带队参观学习了棉右渠的建设经验。

太行第一渠——棉右渠,总长1868公里,劈山30多座,搭建渡槽69座,开凿隧洞258个,建设倒虹吸10处。灌溉了周边17.5万亩农田,滋养了26万人民。这一伟大的工程吸引了30多个国家的水利技术人员亲临考察,成为了那个时代的光辉缩影。

绵右渠在新中国水利历史上占有举足轻重的位置。据《石家庄市百年百事》记载,绵右渠是当时最大的民办水利工程。绵右渠一共拍过两部纪录片,第一部是在1959年,为庆祝新中国建国十周年,由国家水利部门牵头拍摄,是建国十周年的伟大成就之一。第二部是在1975年前后拍摄,作为历史资料留存。

绵右渠虽然修建的时间已经超越半个多世纪,如今仍担负着太行山区春夏灌溉的重任。而今当地的绵右渠有关部门也在筹建旅游项目,发挥水利特色,让绵右渠得到充分利用,发挥更大的价值,在我们实现民族复兴道路上再立新功。

Hash:388140b3a3b3e48d52639521e80b16b387f714d5

声明:此文由 王喜庆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