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象山上的斗转星移

象山上观象台,观象台中观苍穹。青岛百年风雨沧桑,都在这里留下了痕迹。

象山,这座海拔只有79米的小山,但它横亘青岛城市发展进程中,名字里藏着这个城市的变迁史。1891年青岛建置,大鲍岛村的人们,把这个小山称之为“大鲍岛东山”。1897年德国侵占青岛后,于山上建贮水池,又名“水道山”。1910年,德国人建成观象台,将原设在今馆陶路1号之“气象天测所”迁至该山,次年定名“皇家青岛观象台”,故称“观象山”。尽管这个名字后世沿用了,但是,它在不同的历史阶段,有着不同的名字,而命名权属于行使这个城市的主权者。1914年,日本第一次侵占后,观象台改称“测候所”,更名为“测候山”。1923年,胶澳商埠督办公署整理地名时,将此山定名为“观象山”,沿用至今。仅仅一个名字,包含着沉重的历史,当然也昭示着中国天文海洋科学的辉煌。

1898年馆陶路1号青岛观象台。

樱花怒放的和煦春日,沿着观象二路往上走,首先经过圣保罗教堂。这座红色的教堂,从1940年开始就矗立在观象山脚下。这座教堂在喧闹与安静的连接点上,24米高的红色钟楼,在蓝天的映衬下,成为附近多条道路的对景。走过圣保罗教堂,东西快速路的滚滚车流,仿佛与世隔绝了,立马感受到青岛老街的安宁情调。沿着起伏的老街,走上观象山,就会发现,观象山是一座天文科学与海洋科学相互辉映的山,它是一部用建筑雕塑写成的科普著作。

走进观象山,观象台主楼映入眼帘。这是一座欧洲古堡风格的德式建筑,高七层,从远处望去,在高高低低错落的红瓦之中,这座楼上出雉堞,方正庄严,由崂山花岗岩为建筑材料,赋予它粗犷威武的外表。这座楼就是1910年德国人开工建设的“皇家青岛观象台”。这座大楼的厅内壁镶有一座汉白玉碑,上面刻着一首德文诗:

远离故土的德国使者,

建此高楼于异国海滨;

任是风暴汹涌,

抑或电闪雷鸣。

危急时总会向您通报,

远航的船舶啊,请放心。

这巍然耸立的城堡,就像是

德意志人在向世界问候。

德国人在青岛发出的“世界问候”,被1914年的日德战争打断。日本人以武力侵占青岛,注定了不会长久,他们都是观象山的过客。1924年以蒋丙然为首的接收组,受命代表中国政府从日本人手中接管了青岛观象台。就在这一年的10月10日,中国气象学会在这个古堡式建筑成立。这座德式老楼,目睹了青岛历史的万千气象,现为驻青海军气象区台。

建设于1905年的地磁房,是中国最早的地磁点。这座神奇的小屋,整体用白石筑成,所用的每一块石头,都经过严格的化验,不含有任何铁质成分,墙体厚半公尺。室内的金属构件,比如螺丝、扳手、拉手、钉子等,都是采用铜质做的,以防对地磁测量造成影响。

最初的观象台,它的标志就是这座古堡式建筑方正的角楼,其上伸出的金属线,探向天空。随后在观象山诞生的“天文圆顶屋”,成为观象山的标志性景观——穹台窥象。1931年,在观象台西山巅,中国自己建造的第一座大型天文观测室诞生,整体建筑是花岗岩圆体,直径8米,高14米,顶部的球形是钢木结构,可转动,转动一周为9分钟,观测窗宽1.2米。观象山上的两个天文台,一方一圆,相映成趣。方圆之间,囊括万千。

观象台石头楼。

青岛观象台,自从一诞生,就站在了一个很高的起点。青岛观象台与上海徐家汇观象台、香港观象台并称“远东三大观象台”。中国自从1924年接收了观象台之后,青岛观象台开始了一连串的天文、气象、海洋等方面的开创性工作,中国科学家创造的天文科学纪录,都化为观象山上的雕塑,化为岁月之中的传奇。

1925年,青岛观象台天文磁力科科长高平子,利用德人留下的16厘米折光天文望远镜太阳黑子进行观测与研究,开创了我国太阳黑子观测的篇章,为我国积累了时间最早、延续时间最长的现代太阳黑子资料。风雨沧桑九十年,当一轮圆月照耀在观象山,抬头仰望苍穹的人们,可曾想到月亮上的一座环形山,以高平子的名字命名。天文学家高平子,原名高均,他钦佩“张衡的学说集古天文学之大成,其制作开形器研究之正轨”,于是改名高平子,因张衡字平子。这位神奇的中国天文学家,将自己的名字写到月亮之上。1970年3月,高平子因患冠心病在台北逝世。

1926年青岛观象台作为我国唯一代表,应邀参加第一届万国经度测量,成绩优异,得到国际经度测量会主席的专函赞许,开我国天文界步入国际合作之先河。如今,观象山上的“万国经度测量纪念碑”上即勒有高平子的名字。

1932年,我国引进的第一架口径32/20cm天体照相望远镜投入使用,它标志我国天文事业从此步入先进之行列。在战乱频仍的民国,天文学方面的创举,令国人自豪。值得一提的是,青岛观象台能够顺利运转,蔡元培功不可没。正是在中央研究院院长蔡元培的支持下,青岛观象台隶属于中央研究机构。蔡元培、竺可桢为观象台筹集、增拨经费,使青岛观象台业务得以蒸蒸日上。

后来,抗战爆发,观象山的诸位科学大师,风流云散。蒋丙然撤离青岛时,将口径32/20cm天体照相望远镜上的两个镜头摘下来,和贵重仪器装箱,拟运送大方后,以免落入日寇之手。但是,由于交通中断,这个箱子存放于青岛第一旅社。抗战胜利后,王华文出任青岛观象台台长,几经辗转,找到了箱子的下落,两个珍贵无比的镜头终于各就各位。仿佛是伸向神秘天穹的两个眼睛,失明后重见光明,向遥远的星空发出来自青岛观象山的问候。值得一提的是,日本宪兵队对青岛第一旅社经理谢文祥百般拷问,试图追回两个镜头以及贵重仪器,谢文祥只说,蒋丙然存放后,又转移他处。正是抗战胜利后,谢文祥提供了有价值的线索,在各方的协助下,贵重仪器和镜头完璧归赵。

1952年,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测绘局在山垭口建“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准原点”,全国各地的海拔高度皆由此点起算。很多游客来到这里,会发出惊叹,原来“水准原点”藏身这个玲珑别致的小石屋中。

“仰观俯察,彰往知来。”漫步在观象山,思绪在历史与现实之间转换。这座山不仅铭记着中国天文气象、地震地磁观测的辉煌成果,还留下众多科学家的身影。蔡元培、蒋丙然,高平子、竺可桢、宋春舫等众多学界泰斗、科学大师,为这座山增添了魅力。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这座海拔并不高的小山,因为众多科学家的创举,成为这个城市科学的高地,精神的海拔,让它笑傲群雄。

观象山上斗转星移,太平湾畔风起云涌。观象山上,一花一世界,一屋一传奇。象在形外,意由心生。不论如何观赏,观象山神秘的色彩下,历史在这里留存,科学在这里铭记。山中一个小时的游览,好似天上一百年。沿着台阶走下山来,依然是熟悉的青岛老街,只是观象山下的望火楼,经过重建,只留下一个粗糙的外形,它的细节和意象,都已经留在时间深处了。

作者:刘宜庆

书目:《青岛风物》

编辑:贾怡婷 审核:魏艳丽

Hash:49097ee2b0f3d74526bc101b9c3d47b8c3c3ed32

声明:此文由 半岛都市报幸福大青岛.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