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莱大运河已有700多年的历史了,还是元世祖忽必烈亲自安排的!

喜欢,请微信搜索公众号:胶州故事会 看下期精彩故事!

胶莱运河历史上称为“运粮河”,自元朝开凿以来,经历了一段跌宕曲折的历史。

据史料记载,元朝至元十七年(1280年)莱人姚演建议开凿胶莱运河,元世祖忽必烈极为重视,立即准奏。并于同年七月任命姚演为总管,益都路尉使都元帅阿八赤为监督,调兵万人,征民夫万人,开凿运河,寒暑不辍。至元十九年(1282)七月,自胶州陈村海口至掖县海沧口的主体工程初告竣工。至元二十年(1283)六月,元世祖再令阿八赤等扩开新河,北引平度之白沙河水,南引平度南村东之沽河水,导入新河,以壮其水势,从而提高了胶莱运河的漕运能力。至元二十二年(1285)河道运粮规模已很可观,“其水手、军人等二万,船千艘”。据元史《世祖本记》记载,胶莱运河岁运粮米60万石,占当时江南年浦运总量的百分之六十,是海运粮米的六倍。后因河道管理、清淤等问题,加上海运事业的迅速发展,至1290年停止河道运粮。

明朝时几经疏浚凿治。嘉靖十一年(1532),御史方远宜等复议开新河,因马家墩数里皆石冈,议止。嘉靖十七年(1538),山东巡抚胡缵宗进言:“元时新河旧迹犹在,惟马濠未通,募夫凿治,请复浚淤道三十里”(明《河渠志五》)。

嘉靖十九年(1540)副使王献言:“浚新河可免绕海之险。”献乃于马濠旧所凿地迤西七丈许凿之。其初土石相半,下则皆石,又下石顽如铁。焚以烈火,用水沃之,石烂化为烬。海波流汇,

麻湾以通,长十有四里,广六丈有奇,深半之。由是江、淮之舟达于胶菜。嘉靖二十你(1541),复浚新河,水泉旁溢,其势深阔,设九闸,置浮梁,建官署以守(《胶州志》)。尽管中间分水岭难通者三十余里,工未就而罢,但分水岭“五里以下可张帆畅行”(李秀洁《胶莱运河》),这便是胶莱河又是10年的兴旺期。

明代中期至整个清代,由于沿海倭寇为乱,加之政府实行海禁政策,又注重利用京杭大运河的漕运,而对胶莱运河的浚治,则采取轻视或反对的态度。清朝虽有人提起胶莱运河的疏浚漕运

之事,也曾多次廷议,但也是屡议屡罢,再也没有引起统治者的重视。至雍正二年(1724),内阁大学士何国宗视察胶菜河后奏准,决议“永不疏浚”。

投稿邮箱:2123937357@qq.com 洽谈业务 制作小程序请加客服微信:zsjzshq001(不闲聊)

版权声明:本文及文中图片均转载自网络,著作权属原创者所有。经检索,无法确定原创者,故未标明作者。我们分享此文出于传播更多文化之目的,无商业用途。如涉著作权事宜,请联系编辑,编辑将做删除处理,原创作者可联系我们予以公示。

Hash:2715b97b49317db7d72dec12b781cfea8e4e037c

声明:此文由 掌尚胶州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