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王墓——“合肥第一汉墓”见证厚重历史!
位于肥西县花岗镇四合206国道旁的舒王墩汉墓,本文即将介绍的主角“汉代五联罐”和“汉代玛瑙珠、球”的主人 刘信就长眠于此。
这位“舒王”的身份非同小可,是汉高祖刘邦的亲侄子刘信。可他却被刘邦封了一个“羹颉侯”,也就是“饭没了侯”的意思。千古名帝刘邦何以对自己的侄子如此恶搞?这背后究竟隐藏着一段怎样的故事呢?
不一样的五联罐
曾经的“舒王墩”只是合安公路旁的黄土堆,如今已经考古发掘,建成了舒王墩墓园。有资料显示,该墓高于当地地面38.3米,直径约70米,面积约4000平方米。
2000年,文物部门对舒王墩进行了抢救性发掘,本文即将介绍的“汉代五联罐”和“汉代玛瑙珠、球”就是从出土的棺椁中发现的,为陪葬物品。同时出土的还有壶、钫、剑、钩、珠、铠甲片、骨饰件等70多件、陶冥币300多枚,以及铜器、陶瓷器、漆器和骨角器等珍贵文物。
肥西县文物所负责人介绍说,此前考古界有记载的五联罐仅在三国两晋时期才出现,而此墓中出土的五联罐则属西汉早中期,在国内实属最早。记者看到,虽然历经千年,但五联罐保存完好,形状为四个大圆罐包围一个小圆罐,外形无破损,罐盖也都齐全。整个五联罐给人一种造型古朴、形制和谐的感觉。专家推测,五联罐可能是汉代时用于盛装烹饪佐料的陶罐,可见西汉早期的贵族在饮食方面已经很考究。
玛瑙珠、球同样出土于棺椁之中,形状有大有小,造型圆润,色彩丰富。专家介绍,玛瑙器是当时贵族常见的陪葬品。
汉高祖“戏谑巧封侯”
舒王墓体制恢弘,汉墓由主室、前室、南北耳室和一个长墓道组成,南北长约14米,东西宽约12米,墓道长20米,是个呈“T”形形制的汉代木椁墓。肥西县文物管理所负责人介绍,舒王墩汉墓的规模从长、宽来讲都是合肥最大的,是名副其实的“合肥第一汉墓”。
虽然墓葬规格很高,但墓主人刘信在他叔叔刘邦那里其实并不得宠。这就要从“击釜之怨”说起。相传刘邦年轻时混迹乡里,经常请客吃饭又没钱付账,就时常带着小兄弟们去哥嫂家里蹭吃蹭喝。时间一长,嫂子不愿意了。有一次,刘邦又呼朋引伴带人回家,他嫂子拿起锅铲,站在门口敲着锅子说:“没了!没了!”搞得刘邦很没面子,从此便留下了“击釜之怨”的典故。
他嫂子没想到的是,曾经混吃混喝的“二流子”一下子成了汉高祖,而且开始大封亲族为王为侯。她见刘邦连远亲都封侯了,独独不封自己的独子刘信,便到公公那里去告状。在父亲的调停之下,刘邦答应给刘信封侯,但又忍不住要恶心一下嫂子,便封了个“羹颉侯”。“羹”者,饭食也;“劼”者,减克也。翻译成现在的意思就是“饭没了”。“饭没了侯”,现在听着挺时髦,在当时却不是什么好意思。可见这是刘邦的一次“报复性封侯”。
羹颉侯刘信造福乡里
虽然封号不好听,但“饭没了侯”刘信却着实为封地的老百姓做了不少好事。
据《舒城县志》、《庐州府志》记载,刘信的食邑为“舒地”,这也是他的墓葬被称为“舒王墩”的由来。而据《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载,“安徽舒城县西北三十里,汉高帝封兄子信为羹颉侯,国于此。”由此看出,刘信的封地为现在肥西和舒城交界的区域。据史料记载,刘信到了封地,号召百姓开垦荒地,兴修水利,使农业得以兴盛,人民安居乐业。著名的七门堰水利工程,就是他主持修建的。
高祖七年(公元前200年),刘信上任伊始,看到“龙舒水源出西山之峻岭,势若建瓴”,而岗区多干旱。当年十月,刘信就率万众于舒城县七门山下开凿七门堰,修渠建闸,引龙舒水(今杭埠河)灌东北部岗地800顷。同时,又于七门岭之东修筑乌羊堰、曹泽堰,“灌田三万余亩”。解除了封地农田遭受干旱的威胁,使农业得以丰收,耕者安居乐业。至今,七门堰仍是当地重要的水利工程。
刘信生前兴修水利做了好事,死后还无意中又做了一件好事。舒王墩附近有个九连塘,相传是舒王墩封土的取土地。九连塘由九个水塘组成,每两个水塘之间有塘埂相隔,呈弧状连接分布,形成一个庞大的水库,所以当地乡民又称之为“连心塘”。
九连塘虽是刘信无意所为,却为当地百姓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正因为如此,羹颉侯也被百姓尊称为“舒王”。
来源:合肥晚报文:朱震宇 图:解光文 常兰香
Hash:1f1500f358d102633eb43feb6ab2138438bde8cc
声明:此文由 走遍舒城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