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相册 | 菜园街往事 回忆刘谦初夫妇在济南潜伏的日子

编者按

红色的记忆,是永远的丰碑。济南是一座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城市,是红色资源的富矿,在这里,一大批革命先辈用热血留下了不可磨灭的足迹,也激励着泉城儿女劈波斩浪、奋勇向前。为庆祝建党100周年,爱济南客户端推出“旗帜 ·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型全媒体报道”,在中共济南市委网信办指导下,作为此次报道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红色相册》专栏3月12日上线。该专栏以丰富多样的新媒体形式,讲述济南人身边的红色故事,展示新时代昂扬向上、担当有为的奋斗足迹。同时,欢迎广大网友投稿,相关事项见文末征稿启事。

我叫李良玉,今年87岁,是一名共产党员,一生都居住在东西菜园街。革命年代中,曾有一位英雄人物落脚于此,由此产生了一段红色渊源,深深影响着我和我的家庭……

李良玉 康桂兰夫妇

刘谦初是我们党早期领导人之一,也是优秀的革命者和理论宣传工作者。1929年2月,刘谦初根据中央指示,化名“黄伯襄”,以齐鲁大学代课教员的身份为掩护,赴山东执行恢复党组织、筹建省委等任务。白色恐怖之下,刘谦初常常冒着生命危险,来往于济南、淄博青岛等地,深入群众指导工农运动,帮助建立基层党组织,使山东党组织迅速得到恢复和发展。4月份,重新组成中共山东省委,刘谦初担任省委书记兼宣传部长。

大明湖辖区东西菜园子街四号(现五号)。1929年2月至7月,曾是刘谦初、张文秋的住处,中共山东省委办公机关。

刘谦初来到济南执行任务时,以齐鲁大学教授的身份借住在东西菜园子街5号——我的父母家,秘密从事地下活动,直到被捕大家才知道了他的身份。当时大家都叫他“黄先生”,“黄先生”来到济南不久,“黄太太”张文秋也来了,二人很快就融入了当地生活,和当地的百姓打成一片。平日“黄先生”离开家,去各地执行任务,“黄太太”则完全伪装成农村妇女的身份,就和当地百姓一样,挑着扁担打成桶的泉水回来喝。在我的印象中,张文秋既大方又能干,手能提肩能扛,什么家务活都拿得起来,为人正直和善,和我的母亲以干姊妹相称,在家中见到我的姐姐李桂珍,心里十分喜欢,又认了干女儿,因此两家相交甚好。

张文秋与李良玉一家合影

天有不测风云。那天,刘谦初从青岛领导罢工活动后回济,消息走漏,在半路上便跟上了人。到家之前,我的母亲观察到附近多了一个巡逻的警察,还有两个便衣在附近潜伏着,当时心中对刘谦初身份已有所察觉,心中暗道不好,于是当刘谦初刚一进院,我的母亲连忙迎上去悄声说:“黄先生,你太太说出去买东西,都一个月了,还没回来。”并且使眼色,暗示后院有情况。前有“狼,后有“虎”,进退两难,刘谦初明白危险临头,他镇静地说:“她可能一个人闷得慌,住到朋友家了,我去找找她吧。”说着,把手中的篮子递给我母亲,转身出门。我母亲又追出门口,告诉他东面街口小关帝庙处有警察站岗,让他往西走。刘谦初来不及道谢,匆匆西去。

刘谦初

就在刘谦初离开济南,到上海向党中央汇报情况的路上,由于叛徒出卖,刘谦初被捕入狱,不久后张文秋也被抓进了监狱。直至刘谦初被捕消息公开登报后,张文秋才向我母亲说明了其二人的真实身份和名字。多少年过去了,每每提起这段往事,历历在目,悲痛之情仍刻骨铭心。

1930年1月,经党组织营救张文秋出狱。此时,张文秋已有7个月的身孕。刘谦初生前曾说:“孩子无论是男是女,就叫‘思齐’。”虽然刘思齐诞生在上海,但却是张文秋在济南怀上的,刘谦初起的名字,寓思念齐鲁,热爱故土的意思,目的就是为了纪念这段在济南的日子。后来刘思齐嫁给毛岸英,成为毛泽东的长媳。

1931年4月5日,关押在济南警备司令部监狱里的刘谦初,在经受了种种酷刑之后被山东军阀韩复榘下令枪决了,当时他仅有34岁。

张文秋与李良玉一家合影

我们李家的孩子从小就是听着刘谦初的故事长大的。他是我们李家孩子的榜样,父亲母亲一直教育我们要做一个英勇无畏,且对国家有奉献的有用之人。在红色榜样的熏陶鼓舞下,我们都奋发图强,我的哥哥李良栋长大后成了中国人民解放空军,参加了抗美援朝战争,我也成了一名海军军官。

1982年,张文秋回济南探望我的父母,当时老人们都不在了,她同我和我的妻子康桂兰闲话家常。世事无常,风云变幻,这么多年过去了,大家皆感慨万千。我的父母同刘谦初夫妇这份难得的交情是李家的一笔财富,他们的故事会在李家一代代流传下去。(口述:李良玉 整理:蒲菁 视频:李想)

相关阅读

刘谦初:一颗红心忠勇为党

1931年4月5日清晨,济南纬八路侯家大院刑场。一阵密集的枪声响过,22名中共党员倒在了血泊中。其中就有年仅34岁的刘谦初。

刘谦初,原名刘德元,1897年出生于山平度的一个农民家庭。父亲为他取了一个小名,叫作“光”,希望他长大成人后能有一番作为。刘谦初8岁开始,先后在私塾和高等小学念书。1913年春天,16岁的刘谦初考入平度知务中学。此时的中国,依然在寻找民族自强道路上艰辛求索。

袁世凯复辟帝制。刘谦初联合13名同学投笔从戎,参加了中华革命军东北军第三支队炮兵团。后因作战英勇,被授予“山东三支队义勇奖牌”。1918年,刘谦初又以优异成绩考入齐鲁大学预科。在大学里,刘谦初继续保持昂扬的学习热情,对所学功课无不细心研读,他的作文时常成为范文被当众朗读。五四运动爆发后,济南多所学校的学生联合组织游行示威,刘谦初积极参与街头演讲、分发传单。

刘谦初考入北京燕京大学。在这个新文化、新思想的高地,刘谦初收获了新友、新知。他发起成立了《燕大周刊》,组织撰写《中国国民性的观察》《武力不能统一今日的中国》等一批脍炙人口的文章。颇具才华的刘谦初在同学中具有很强的号召力。

在北京求学期间,刘谦初与李大钊领导的学生组织建立了秘密联系,接受中共地下党组织的领导。1925年五卅惨案发生后,他首倡成立“燕大沪案后援会”,被选为燕大学生运动负责人之一。1926年,刘谦初再度投笔从戎来到武汉参加北伐军,在第十一军政治部宣传科社会股任股长,并兼任政治部理论刊物《血路》的副主编。

30岁的刘谦初正式加入中国共产党。也是在这一年,刘谦初遇到了自己的革命伴侣——时任中共京山县委副书记、24岁的张文秋。两人怀揣着共同的革命理想,又被彼此人格魅力所吸引。在武汉亲友的家中,两人举行了简单的婚礼

大革命失败后,白色恐怖笼罩全国。刘谦初根据党的指示,先到江苏省委工作,后经上海去福建。1928年9月,在福建省第一次党代会上,他被选为中共福建省委书记。1929年初,党中央调他到山东工作,以齐鲁大学助教身份作掩护。

面对险恶环境,他把个人生死置之度外,常常冒着危险,来往于济南、青岛等地,夜以继日地工作,传达党中央的指示,宣传鼓舞群众,揭露敌人罪行,组织对敌斗争,很快恢复、重建和发展了被破坏的党组织,重新组成中共山东省委,并担任省委书记兼宣传部长。1929年7月,他按党中央的指示,和青岛市委的同志一起,领导和发动了持续40多天的青岛大康、隆兴和富士等七大纱厂的总同盟大罢工,给反动当局和日本帝国主义以沉重打击。

刘谦初经青岛赴上海向党中央汇报工作时,不幸被捕入狱。在国民党济南警备司令部监狱里,面对敌人的威逼利诱、严刑拷打,他不为所动,从未屈服。在生前写给妻子张文秋的遗书中,他说:“望你不要为我悲伤,希你紧记住我的话,无论在任何条件下,都要好好爱护母亲!孝敬母亲!听母亲的话!”

在刑场上,刘谦初戴着沉重镣铐,高唱《国际歌》,高呼“中国共产党万岁”等口号,慨然就义。

位于平度田庄镇东刘家庄的刘谦初故居,按照原貌已进行了多次修葺,现在是青岛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山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每年清明时节,当地的中小学师生都会来到这里,追思缅怀英烈的光辉历程。故居还被确定为第三批山东省党史教育基地。(新华社)

Hash:cb91c5b2af14378795afb8e378e59ac9f65e4294

声明:此文由 爱济南新闻客户端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