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周渭祠门楼为何又叫“蜜蜂楼”吗?
周渭,字得臣,恭城路口村人。出生于残唐五代之时。他家境贫寒,幼丧父母,在叔伯抚养下勤奋读书,善诗能文;为人急公好义,具有胆略识才,后来在北宋做监察御史,终其一生,是封建社会的一位正直不阿,廉洁奉公的清官。他的事迹,在《宋史》《平乐府志》以及清光绪十五年版,民国二十六年版的《恭城县志》均有记载。
周渭祠是纪念周渭的庙宇,庙址在恭城镇兴隆街,始建于明成化十四年<1478年>,重建于清雍正元年<1723年>,现属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周渭祠的门楼,是全庙建筑的精华所在,面阔三间,分明间,左右次间和梢间。木构架是在四根立柱上端,用两横梁和横枋牵间成一间。再在两梁之上架层叠梁架以木桁,桁通一间之左右两端,从梁架顶上脊瓜柱上逐级降落,至前后枋上为止,瓦坡曲线即由此而定。桁上楔椽,排比并列,以承望板;望板以上始铺瓦作,这是构架制骨干最简单的做法。遵循这一原理,门楼按梁架檩数分配,结构属“九架前后廊”,屋顶两层结构都是歇山式。
门楼最独特壮观的造型艺术是它的斗拱。屋面的顶层和下层之间都饰有斗拱,这是中国古建筑中独有的构件特征之一,即为求减少桁与翘相交处的剪力,故在翘头加横的曲木拱。在拱之两端与翘相交处,用斗形木块垫托于上下两层共和翘之间,使曲木与斗形木块结合在一起,用以支撑伸出的檐,谓之斗拱。斗拱的作用是使房檐的重量逐次集中下来,直到柱的上面。门楼斗拱用于檐下带有装饰性,“一斗三升”是最简单的形式,其名称很多,结构复杂各异。
周渭祠门楼上的斗拱每组分为坐斗,交互斗,鸳鸯交手斗,其中鸳鸯交手斗是少见的。该斗始于“一斗三升”,以坐斗为基础,交互斗垂直于坐斗,坐斗的两侧是鸳鸯交手斗,与另外两组鸳鸯交手斗相接;下层交互斗又与上层交互斗相接,形成一个整体结构,远望像蜜蜂窝。每当风过门楼,则有嗡嗡轰鸣之声发出,百姓谓之为“蜜蜂楼”。此楼还有一妙处,鸟儿蝠兽不敢在此“安营扎寨”,对保护门楼,利好多多。
“ 蜜蜂楼”采用全木杠杆结构,不用一件铁件。它以多根坚实木料互相串联吻衔,飞檐挑远,是清式营造法的典型,但为清式建筑中所罕见,充分体现了恭城人在建筑艺术上的聪明才智。周渭祠堪称中华民族建筑史上的瑰宝。 正是:
一代清官御史郎,庙宇门楼展辉煌;
貌如蜂窝传千古,蜂蜜济世寓周郎。
Hash:d5d701c856339168e59057a291284495a3bf971b
声明:此文由 东北的学校知多少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