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4期)探幽寻甸明朝“土城”之今古
寻甸,一个具有悠久历史和文化渊源的地方,曾在明朝时有两座城:一座“土城”,一座“石城”。几百年后,石城遗迹犹在,而土城似在人间蒸发了,没有一定点遗迹。
要探清土城的消失,就需要先了解一下寻甸地名之由来与建置的变迁。据《新纂云南通志》、明嘉靖《寻甸府志》等记载,寻甸最早为古滇国地。两汉时为益州郡的牧靡县地。蜀汉至东晋时属建宁郡。唐初为升麻(嵩明)县地,属郎州(曲靖)。南诏蒙氏政权崛起前,大约三国时期,为“僰剌”的少数民族聚居,其号为仲札溢源部。晋时,东爨乌蛮中有名叫新丁的酋长,率领该部落聚居。新丁,译为仁地,又为仁德、寻甸。南诏蒙氏政权名其地为仁地部。大理段氏政权号其地为仁德部。元至元十三年(1276年)改为仁德府。明洪武十六年(1383年)复称寻甸军民府,成化十二年(1476年)改为寻甸府。清康熙八年(1669年)降为寻甸州,属曲靖府。民国二年(1913年)改置寻甸县,属滇中道。解放后,1956年成立寻甸回族自治县。又于1958年10月并嵩明入寻甸县。1960年恢复寻甸、嵩明二县建制。1979年经国务院批准,改名为寻甸回族彝族自治县。
寻甸明朝土城的消亡,是因其在历史上发生了震惊云南,惊动朝野的安铨事件,危及到明朝江山的稳固,被朝廷派大军剿灭、踏平。它在哪?由谁所建?又为何被毁后遗迹无存?追溯历史,这就要以石城为参照物,才能说清寻甸土城与石城的变迁。
寻甸土城为时任流官知府屈伸始筑,后知府戴鳌增扩建。土城被安铨叛乱所毁。明嘉靖《寻甸府志》称其为“故城”、“旧治”、“土城”等。石城为寻甸知府刘秉仁任期内,用砖石筑城墙,新建在今县城老城区之城,故称“石城”。石城毁于建国初,今留东门一点遗址,明嘉靖《寻甸府志》称其为“今城”、“今治”、“石城”、“新城”等。
可就这么两座城,几百年之后,为何只留下石城丁点遗迹,而土城竟然烟消云散呢?说来也是有些稀奇,一直以来,人们总想弄清楚土城位置,可就是弄不清楚,甚至越来越混。有人说,土城在今天的中古城一带,有人说在雨布村一带,有人说在北观一带,有人说在何鉴村。各说各的,到底孰是孰非?带着疑问,笔者查阅大量史料,依史料和实地考察确定,寻甸土城在今天的北观路一带,具体位置就在观音堂村的老观音寺至羊桥(过去的迎恩桥)之间。理由有:
其一,明嘉靖《寻甸府志》创设・厅事篇记载“若稽郡署,始于成化癸卯,在今城北一里许,后徙鲁兀山下。嘉靖丁亥因叛,复徙今治,基址爽垲……。”明嘉靖《寻甸府志》提封・城池篇记载:“府旧无城,至成化十九年,知府屈伸始筑土城……去今城北仅半里。嘉靖六年,为铨贼所破,当道者议移府,设所为善后计,请于上,可之。”又《迁寻甸府事状》篇,在议迁府城记载:“……从父老子弟环而相之,则议迁之地果若民言。而旧治亦果,即旧治之右,逾一涧而得今所迁地。”记录虽然不知旧治何时迁移此地,但寻甸土城被毁于1527年,明嘉靖《寻甸府志》为知府王尚用任期修辑,成书时间为1550年,也就是说,在土城被毁23年编写志书时,土城遗址基本未变,编志者是绝对不会把土城与石城的距离、位置弄错的。且在同一本志书中两次说了土城在今城北半里或一里,仅隔一涧(即玉带河),这确定了“石城”与“土城”距离不远,在旧治之右,这个位置就在今天的北观路一带。
其二,《嘉靖寻甸府志》提封・城池篇记载:“……正德九年,知府戴鳌增拓之,周遭三里许,建置四门。东曰“大有”,西曰“高冈”,南曰“清流”,北曰“凤梧”。这是土城四门门额题字。古时,流官知府都是有文化之人,他们起名是很讲究的,根据寻甸府城地势和对应方位具有的山水景物来命名。如,东曰“大有”:源于《易经》六十四卦之第14卦。大有卦,火天大有顺天依时,属上上卦。这个卦是异卦(下乾上离)相叠。上卦为离,为火;下卦为乾,为天。火在天上,普照万物,万民归顺,顺天依时,大有所成。也是力量、物资、气运充沛的意象。其象征着君主善于处下而吸纳天下贤才为我所用,即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之意。府城东面是宽阔寻甸坝子,水丰土袄,民以为生,正契合“大有”一卦。西曰“高冈”:高冈即青龙山脉,土城依山而筑,有靠山,西门自然称“高冈”。南曰“清流”:土城南边小的河流有直河、归龙河,大的有从嵩明淌来的牛栏江(也称杨林河、寻川、东江),即被称作寻阳古八景之一的“东江曲折”,“清流”契合南门所对应之水。北曰“凤梧”:土城北门迎凤梧山,寻阳古八景之一的凤梧朝云,就是在此山观日出的景致。这些起名,只有在北观路一带或者仅隔一涧的石城位置,才符合门头所题字意,也才有这四方之景,这确定了土城所在位置为北观路一带;如果土城在中古城、下古城或雨布村一带,不仅与石城相隔距离不对,而且四门额题字含义就更不对了。
其三,《读史方舆纪要》卷一百十四记载:“寻甸城《城池记》,元仁德府城在府旧治东五里,今城嘉靖十二年(1533年)所筑。先是成化二十一年(1485年),以初任流官筑土城为保障。嘉靖六年(1527年),安铨作乱,遂入据之。克平后,乃筑城于旧治之右。”这段记录,一方面再一次确定了土城位置,证明新建石城(今城),在土城(旧治)之右,正好符合北观路一带。另一方面,确定了元朝仁德府旧治在石城东五里的地方,按距离算,就应在今天的中古城和下古城村后一带。据实地考察,中古城后有一圈土围墙遗迹,当地人叫“大围埂”,围埂之内叫“城心田”,绕围埂一周,至少有三公里,即3000米。据明嘉靖《寻甸府志》提封・城池篇记载:“正德九年,知府戴鳌增拓之,周遭三里许……。”这说的是戴鳌增拓土城周长也就三里,也就是今天的1500米左右,与“大围埂”周长差距太大,且距离方位不对。证明中古城和下古城一带,是元朝寻甸府城(亦或许是更早的古城),不是明朝土城。
其四,《明史》志第二十二•地理七记载:“寻甸府元仁德府,洪武十六年(1383年)十月辛未升为仁德军民府。丁丑(1397年)改寻甸军民府。成化十二年(1476年)改为寻甸府。旧治在东。今治在凤梧山下,嘉靖七年(1528年)十月徙。”这则记录,说的寻甸府治名称的变化,也说了元朝仁德府在石城东边。同时也说了土城被毁后,当时的府衙在1528年十月搬迁到凤梧山下。据明嘉靖《寻甸府志》创设厅事记载:“……(土城)在今城北一里许,后徙鲁兀山下。”清道光《寻甸州志》记载:“鲁兀山,凤梧山之分支,昔年曾建城其下。”这说的是土城在石城北一里,被毁后迁到鲁兀山下。鲁兀山属于凤梧山分支,也就是雨布村后边的莲花山一带的山。其实,有说迁凤梧山下,有说迁鲁兀山下,凤梧山是大山脉,鲁兀山是其分支,只是称呼不同而已,其实都是指一个地点。寻甸府迁鲁兀山下,只是府衙暂时的办公地点,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城池。
其五,寻甸土城被毁,为何石城不在原位置建设?据明嘉靖《寻甸府志》中《迁寻甸府事状》记录:“云南并六昭之地,而据百夷之会,其犷捍而最近者,则惟兹府为甚,实云南北门要害地也。仁德故城遗址,在今城之东五里,其迁于旧治,虽莫知其何时,然唯所便,安不择形胜,则夷人之常性也。观其前有内变之作,后有安铨之乱,是虽治,安之有渐,亦或风气之使然也。”这段记录,一则是说元朝仁德府在石城东五里的中古城一带。二则是说不知府治什么时候迁到土城这里;三则是说安铨叛乱后,府衙选址,准备建新治,相度地后,发现土城原为夷人所选址,其风水不好,而夷人不信风水,只要方便行为习惯就行。流官特别信风水,既然风水不好,那就要另择新治所在地,于是再相度地,找到距石城北三里的何鉴村(有史料记录为何见村、河见村),报朝廷批准,向村民公示,协商搬迁事宜。村民说新地点打井无水,位置不好,不愿搬离,一议就搁置三年。
在这里,就要追溯一下何鉴村在哪?据明嘉靖《寻甸府志》村分记载,在距离石城北及北偏西、北偏东一片五里的范围内,记录的村落有:“上村,在府志右,右半里,今改筑新城。”“下村,在新城左,去城半里。”“何鉴村,在府志西北三里。”“赵家村,在府治东北二里。”“竹园村,在府治北四里。”“凤梧村,在府志东北三里。”“矣卜村,在府志东北五里。”这些村落,都是以石城为参照物,由近及远确定其位置的。清康熙、清道光《寻甸州志》记载,城北及北偏西、北偏东一片五里范围内的村落有:观音堂、凤仪村(今下村)、新庄村、矣卜村(今雨布村)。随着时光流逝,村落也有增有减,现在这一片有羊桥、北观、观音堂、下村、教场坝、新庄等村落。消失的古村为何鉴村、竹园村、凤梧村、赵家村。消失的村庄也许被更名,或许是并入周围其他村,亦或许由于战争、瘟疫、地震等因素,致使村庄人烟灭迹,村名也就不再用了。但从记录距离来看,今天的羊桥、北观、观音堂一带应为明朝时的下村;今天的下村(凤仪村)一带,应为明朝时的何鉴村所在位置;今天的张家村靠北一带,应属于明朝的赵家村所在位置;今天的圆通寺前边一带,应为明朝时的竹园村所在位置;今天的教场坝一带,应为明朝时的凤梧村所在位置。也就是说,当时寻甸府城选址,何鉴村一带是位置比较理想的地段。不过,何鉴村只是新城选址,上报朝廷也批准了,但没有实际建设。所以后人也有说,土城在何鉴村的。
三年后再议,相度地在与土城隔一涧的右边,即当时的上村所在位置,今天的寻甸城老城区。征求老百姓意见,同意搬迁,建城花了一年零一个月,建起的新城,即为石城。
其六,今天的北观路一带,在过去是东川、会泽进入寻甸府城的唯一主干道。其依山而出入,直通寻甸府北门。对于过去依山而居的夷人来说,是既方便又安全的地点。就拿元朝与明朝相比较,元朝为蒙古人统治,蒙古人是马背上的民族,他们原本生活在大草原上,建城池就要选择水好、地势平坦、便于战马活动的地方,所以他们选择了中古城和下古城一带建城,符合生存习性;而明朝不一样,西南实行的是土司制度,土人大多居住山里,建城池自然是依山傍水而建,更符合其生存习性。
本世纪八十年代开初,笔者在寻甸一中上高中,那时的历史老师讲到寻甸土城被安铨叛乱所毁,知府王尚用在遗址上建有社稷坛,地点在羊桥(古迎恩桥)北边一片,当时笔者和几个同学相邀去看过,被毁土城还有一些低矮的土筑残墙,一大片空地,上有两三间紧闭木门的破瓦房,不知谁建何用?四十年后的今天,笔者再去寻觅,土城遗址空地早被村民变成了一幢幢钢筋混凝土楼房,遗迹荡然无存。
没有查到社稷坛建在土城遗址上记录,也不知社稷坛何时被毁,但明嘉靖《寻甸府志》记载:“社稷坛,在府北二里许,地势钉陋。嘉靖二十九年(1550年)冬,知府王尚用僕地徒左二百步新筑坛场,规制井然,立木牌一座,匾曰社稷坛。”土城毁于1527年,社稷坛建于1550年,也就是说,土城被毁23年,在其地点靠北边新建社稷坛,用于祭祀活动,是符合逻辑的。古人迷信,被毁土城战死的人太多,认为风水不好,故而建社稷坛,用来祭祀,也算是“废址”利用,符合逻辑。
北观路一带,在明嘉靖以前,还建有“报恩寺:在府北一里许,元至正间建,嘉靖九年居民杨文杰、僧人明海重修。”“观音寺:在府北三里,成化间营长张文斌建。嘉靖二十八年火头张右、张永、居民杨文杰、禅僧明海等募缘重修。”“普明庵,在府北二里,报恩寺之左,僧慧矩建。”这些庙宇,现在还存有观音寺遗址。古时,寺庙集中较多的地方,都是经济文化相对发达的地方,说明这一带过去是人员密集的热闹地段,为当时寻甸的经济文化发展中心,应是府城所在地,即土城所在地。
其七,可为何在志书又记录说,寻甸在土城所建之前,没有“府旧无城”呢?在古代,能称城的,是指城邑四周的墙垣要达到一定规模,即四周要有围绕的城坦、城圈、城郭(“城”指内城墙,“郭”指外城墙)、城楼、城堞、城垛、城府等相应的建筑物及配套设施,才能算城。在土城之前,寻甸府没有这个规模,达不到城之要求,故说古旧无城。直到改土归流第二任流官屈伸上任,才着手筑土城,筑得狭窄,只有三门。到第七任流官戴鳌上任,原土城已使用30多年后,才对土城做增拓扩建,周长达三里,设四门。至被毁,土城仅其存续了40多年。虽说寻甸古旧没城,但不代表没有府衙,不论是安家土府还是流官之府,都要办公,自然得有府衙,只是建筑规模大小不一的而已。所以说,北观路一带现在虽然见不到土城遗迹,正因为当时土城规模不大,被安铨事件踏平后,又在近30多年的城市扩建中,被开挖填平建民居,所以毁得无影无踪。
综上史料和考证情况确定,寻甸土城位置就在今天的北观路一带。同时,也理清了从元朝至今,寻甸府城迁徙变化脉络:寻甸元朝仁德府府城在今中古城和下古城后的“大围埂”内,即“城心田”片区。1483年流官知府屈伸始筑、1514年流官知府戴鳌增拓之土城在北观路一带。1527年安铨叛乱被毁,府衙于1528年十月搬至凤梧山脚,即鲁兀山下办公,并议建新城,选址在何鉴村,未建。3年后又重新选址在今天的县城老城区一带,于1532年三月动工,1533年建成石城,石城存续了420年,1953年12月炸毁。
资料来源:明嘉靖《寻甸府志》,清康熙《寻甸州志》,清道光《寻甸州志》,《明史》等。
玉带河上羊桥(明朝称“迎恩桥”)
阳光穿过玉带河
寻甸“石城”遗址
今天的北观路
今天的北观路
元朝府城遗址“大围埂”
元朝府城遗址“大围埂”
元朝府城遗址“城心田”
作者简介
校对/云盘山
编辑/李存梅
Hash:caa8bc80fa015b11d00468c5a70211d2384a4c70
声明:此文由 凤龙湾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