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朔山水,山水画家的灵感源泉
无论是桂林山水,还是阳朔山水,都以“山清、水秀、洞奇、石美”著称。尤其是阳朔的山水堪称中国山水最完美的代表。那里两岸奇峰林立,山水相映,令人叹为观止。
所以,自30年代起便有许多山水画家纷纷前往阳朔,采撷那里的灵气和生机,留下了许多精彩画作,一起来看看吧。
1.黄宾虹(1865~1955)
款识:阳朔山水。范石湖云:甲桂林。此图其一角。沛然先生属粲,八十五叟宾虹。
此幅《阳朔纪游》作于宾翁八十五岁,时已回杭定居,此图即是其追忆游踪所作。
画面气势恢弘,开阔大度。远山近水,层峦迭嶂,亭台廊桥,错落有致。
山川树木,大都由长短笔触的皴法和浓淡干湿大小各异的墨点,看似无序却有致地点缀成形。山体、植被的深黑,一方面昭示着大地植物的活力和生机,另一方面也让留白出来的山道、房屋显的更为醒目。
诚如潘天寿先生所言:“黄先生把传统的技法和真实的山水的精神,在画面上结合的更为融洽,达到神化”,做到了“无法中有法,有法中无法”。
2.徐悲鸿(1895~1953)
款识:丁丑春日,乘舟赴阳朔归写所见,悲鸿。
此幅水墨阳朔山水乃徐悲鸿写于1937年,画中崇峦灵秀,草木茂盛,漓江涟涟,比起现在的阳朔更显秀美飘渺。
3.赵少昂(1905~1998)
款识:桂林山水甲天下,阳朔山水甲桂林。旧游如梦,依纸记之。庚午新秋,赵少昂。
这是赵少昂先生1990年忆游之作。画中平静如镜的江面上,群峰兀立,森若剑戟,如画屏般展开,令人顿生极目远眺之感。
4.周怀民(1906~1996)
款识:一九七八年三月阳朔畅游归来,写为榕湖宾馆留念。怀民。
画面布局简繁有度,疏密适当,天空与晨雾的留白恰到好处,更觉天高云淡,意境深远。
5.李可染(1907~1989)
款识:国权同志指正,阳朔碧莲峰。一九七二年。可染画。
本幅《阳朔碧莲峰》作于李可染风格成熟期的1972年,是李可染写赠著名老报人马国权的一幅佳作。
全图为漓江与碧莲峰截景,构图取势匠心独具。画幅中左半边为表现漓江而作的大量留白,与右半边碧莲峰的浓重墨色形成强烈对比,足令观者情绪为之一振。
6.黎雄才(1910~2001)
画中近处的山石,墨色沉郁,黑压压一片,直逼眼目,中间则豁然开朗,以江面来留出足够的空间,远山排列至远方,纵深空间感十足,典型的“黎家山水”风格。
7.白雪石(1915~2011)
款识:阳朔溪山春已深,烟波江上雨沉沉。奇峰夹岸千千万,一路看山到桂林。戊辰秋,雪石写于何须斋晴窗。
此幅《阳朔山水》即是“白派山水”系列画中的绝佳之作。从画面右上题款可知此作创作于戊辰年(1988),白雪石时年73岁。
观此画作,秀润空灵,疏淡迷朦,鬼斧般的勾勒出阳朔连绵数十里的山峰,如笋拔地,山围水,水绕山,正可谓“桂林山水甲天下,阳朔山水甲桂林”。
8.宋文治(1919~1999)
款识:桂林山水甲天下,阳朔山水甲桂林。五七年于南京,文治。
近山之实,远山之虚,巧妙运用淡墨、留白等烘托出山间之雾,墨色渲染层层推进,丰富的层次加强了画境的深邃感、空间感,恰到好处地挥写出深春季节雨、雾中阳朔山光水影迷离的微妙变化。
9.李国华(1923年生)
款识:桂林山水甲天下,阳朔堪称甲桂林。群峰倒影山浮水,无水无山不入神。吴迈诗。二千零八年戊子春三月于广州。国华时年八十又六。
10.黄纯尧(1925~2007)
款识:阳朔九马画山。黄纯尧写于一九八二年。
11.汤万清(1932年生)
题识:阳朔风光。一九七六年十一月写于汉水之滨。万清。
12.尚君砺(1933年生)
款识:阳朔印象,一九七八年初冬写,奉谢柯同志教正,尚君砺于金陵
13.刘万鉴(1937年生)
款识:阳朔山,世间美景任其多,阳朔山川天琢磨。拔地群峰为玉笋,绕山漓水似青罗。万鉴画
14.徐希(1940年生)
题识:无数青山浮水面。庚午岁十二月记清漓阳朔小景,徐希于纽约碧翠斋新居。
15.孙君良(1941年生)
款识:丁巳秋,君良画阳朔书童山。
16.宋涤(1945年生)
款识:桂林阳朔景色。己未秋初于香山 。宋涤
17.宋玉麐[lín](1946年生)
款识:桂林山水甲天下,阳朔山水甲桂林。此乃阳朔胜景也。玉麐
18.李传新(1947年生)
款识:阳朔盛景图,庚寅三月传新写
“阳朔溪山春已深,烟波江上雨沉沉;奇峰夹岸千千万,一路看山到桂林。”
画家们将内心对于美的感受,在阳朔山水作品中充分呈现了出来,让我们穿越时光,领略到旧时阳朔山水的滋润灵动、醇厚奇崛、诗意盎然、咫尺千里。
图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侵权必删。
Hash:d19068a4204e1587292ec2f213dc62a30f65ae9f
声明:此文由 名人字画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