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德半边街探幽

关注我们获得更多内容

常德人文

常德民间有个广为流传的传奇故事。说的是明朝末年有位叫杨阁老的大官告老返乡后,向皇帝报告说,他为家乡父老做了三件好事:“城加三尺、桥修七里、街修半边”。为了揭开半边街的神秘面纱,有必要探幽索隐这条街。

刘禹锡东亭寓望

半边街位于常德旧城区东门外。它西接沅安路,东抵红旗路,街长480米,街宽8—10米,街边是芷园宾馆、常德市六中和金悦酒店。别看它其貌不扬,境内的文化底蕴却十分的厚重。

且不说公元前278年,秦遣蜀守将张若伐楚取黔中地时,就在半边街附近的“县东一百步”修建了常德最早的城,俗称“张若城”。

且不说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屈原投江汨罗后,因流落时曾在常德行吟泽畔,古人就在他生前活动过的半边街附近修建了招屈亭、屈原巷和三闾港为他招魂。

单说唐代“诗豪”刘禹锡遭到贬谪,他在朗州(常德)任司马时,曾安身在半边街附近的一处陋室里。是时寓望沅水的风光美景,作了一首《步出武陵东亭临江寓望》诗:

鹰至感风候,霜馀变林麓。

孤帆带日来,寒江转沙曲。

戍摇旗影动,津晚橹声促。

月上彩霞收,渔歌远相续。

诗中的“津”为沅水边上的一个渡口。“亭”为渡口迎送宾客的歇息亭子。而“东亭”应该摆在半边街这个地方,因为半边街就在旧城区最东端的陡码头。清同治《武陵县志》有记载:“东亭:县东,沅水滨,禹锡有诗,今圮。”

刘禹锡在这首诗中,融合了沅水的秋寒与半边街一带的民俗风情,勾勒出一幅让人心旷神怡的美丽画卷。它把半边街的人世间情感引发到极至。

蒋信讲学桃花

无独有偶,明代嘉靖年间著名学者蒋信在此创办了一所叫“桃冈精舍”的学校,清嘉庆《常德府志》记载:“桃冈精舍 在府东关外,郡人蒋信与诸弟子讲学处。”

蒋信,常德人,嘉靖进士,担任过高官。辞官后他在桃花冈结芦讲学,半边街东侧的常德市六中,古代是一块沿江绵延的高地,人称桃花冈、桃冈。蒋信便在桃花冈凿池,在池前建坊,著名教育家湛若水为其手书“桃冈精舍”。精舍内左堤右桥,中建讲堂、学舍,“后有楼曰‘大观’,登眺城郭山川,历历在目,”该精舍“昔年讲学近千人,学舍莫能容。”可谓盛极一时。

蒋信去世后,著名文士龙膺的祖父龙翔霄为其写了一幅对联:“一溪萍藻千秋泽,万点桃花百仞冈。”此联形象地概括了时称桃花冈的半边街,它对常德民智的开化起到了较大的作用。由此可知,半边街不仅是“桃花冈郡东胜概也。”而且还是个文脉不断,发展常德教育的源泉之一,如今它是常德市六中所在地。

天主堂与白云中学

清朝光绪二十年(1894),外国传教士方类斯借助法国领事的力量,在半边街修建了一座天主堂,从此以后,这里便是天主教常德教区的所在地。

说到民国时期的半边街,家住半边街的69岁的张弟春老人兴趣勃勃,侃侃而谈。他说他嘎嘎(外婆)的奶奶早在光绪年间就住在半边街天主堂的东面。祖上遗留有清朝光绪年间颁发的一张该地《房地产契证》,上面写有“永远存照”的特别注明。可惜文化大革命时被造反派搜走了。

“那时天主堂外的东面有两栋窨子屋。一栋叫“张家窨子”, 内有住房10余间,租给居民居住。另一栋叫“贾家窨子”,后来改为教会办的启智小学。教堂的后面有块10余亩的菜园高地,直抵沅水的河堤。相传它就是昔日桃冈精舍的遗址。”张弟春老人回忆说。

1943年常德会战时,日军攻占常德。时有孤儿、修道士、教徒和市民逃进天主堂避难,日军冲进教堂肆意抓人。西班牙人王德纯主教堵在门口不准日军入内,他被砍伤耳朵,日军还抢劫了他的米粮、银匙、教服和金十字架。

1949年7月29日常德解放。是年10月份,刘伯承、邓小平同志领导的第二野战军继淮海战役后,乘势挥师挺进大西南。大军路过常德时休整了一段时间,将大西门内的白云中学作为部队临时司令部,白云中学随即迁入天主教堂内继续办学。这所私立中学就是如今的常德市第六中学前身。

陡码头与义渡

说到半边街,街上的老人都说从前的半边街不在这个位置,而在半边街如今的沅安路街口,即昔日的陡码头河堤上。因为那时东门外的沅水沿岸由西至东依次建有三官殿码头、太古码头、沅竹码头、大码头、油纸码头、小码头、杨家码头(水巷口)、水府庙码头、贾家巷码头、仁义巷码头、打鼓巷码头、陡码头等十二个码头,其中最东端的陡码头不仅是个吐纳货物的地方,而且是个重要的渡口。这里的河面泊满了密密麻麻木帆船,帆桅如林。堤岸上人来人往,十分地繁忙热闹。

陡码头相传为明朝时修建,因码头的坡道陡峻而故名。据记载,早在清嘉庆十三年(1809),常德绸布行业捐银创办了一家叫“同善堂”的慈善机构。它在陡码头设立了义渡。所谓义渡,就是由该机构出资购买渡船,并置田产收取租谷,作为雇请船夫的膳食和船只维修费用,同善堂还在渡口边建有一座供乘客歇息的亭子。凡是前往德山街、苏家渡的乘客,无论男女老少在这里乘船过渡,一律不收过渡费。

别样风情的半吊脚楼

“从前的半边街不在这里,它在旁边的陡码头河堤上。”张弟春老人振振有词地说。

“那时陡码头河堤上靠沅水的一边没有房屋,只有靠教堂的一边才建有一排木板壁房,大约有200多户人家。这些建在河堤上的房屋,门前可以清楚的看见德山的宝塔,推开屋后的窗户,就能见到天主堂,所以这条街才叫半边街。”

张弟春老人继续神侃:“半边街木板壁房的屋基一半建在堤面上,另一半用杉木作柱子支撑在河堤的斜坡上,再在屋内铺上一些木板当作地面,若从天主堂朝它望去,就像一排悬空的楼房。我们称它是‘半吊脚楼’。”

“半边街与大西门的麻阳街不一样,麻阳街的房子建在城墙外侧,面临沅水。半边街的房子是建在河堤内侧,与天主堂相邻。麻阳街的房子是古城墙下的‘吊脚楼’,半边街的房子是河堤上的‘半吊脚楼’。 况且麻阳街住的是麻阳人,半边街住的是沅陵辰溪人,但他们都是弄船的人。”

说到这里,老人激动得摇头晃脑:“你知道吗?离半边街不太远的地方,有座‘半吊脚楼’是有名的“马万隆酿酒糟坊。这家糟坊有五代相传的酿酒历史,它就是如今的德山酒业和武陵酒的前身。”

民以食天的板车路

至于半边街什么时候搬迁到现在的位置?张弟春老人最有发言权。他说:“那是1954年常德涨大水以后,人民政府为了加固河堤,改善半边街居民冬天免遭北风的疾苦。决定将他们全部迁到河堤下面,从而建成了今天的这条半边街。”

在半边街开家“芙蓉王专卖店”的66岁张国芝老人接着话头往下讲。他说:“1950年政府在岩桥新建了一家国营裕民米厂,军分区也在附近的四铺街建了一家建华米厂,半边街成了运送粮食的捷径。特别是1954年夏季,常德遭受百年罕见的大水,冬季又遭受冰灾。为了保证民众的粮食供应,遂将陡码头与旁边的打鼓巷码头合建成一个码头,还安装了一台拉坡机和一台三吨吊杆,大大提高了装卸粮食的效率,减轻了码头工人的劳动强度。从此以后,陡码头成为装卸粮食的专用码头,半边街成为运送粮食的通道。人们便将这条新搬迁来的半边街,又称为劳动街。这是因为街上不仅住着与水打交道的劳动人民,而且那些运粮食的人力板车每天成群结队在街上来来往往。它们从码头拖来的是稻谷,从裕民米厂拖出的是大米。这些大米装船后不仅运往西洞庭的治湖工地,还经长沙转运出口越南。因此半边街的“三合土”路面被板车拖出好几条深深的辙口。”

“从前的半边街分为上半边街和下半边街。上半边街两侧都有水塘,散居着200多户居民。下半边街为市六中和常德地区教育局所在地,常德地区青年联合会和妇女联合会曾设置在这里。”张国芝老人喃喃而语。

“常德解放后,半边街属东郊公社东方红三队。改革开放后,这里出现了新气象。最初有位周皮匠在门前摆摊修鞋,渐渐地出现了许多早点小吃店和杂货铺。那时一杯凉茶卖二分钱,红桔牌烟卖一角三分,沅水牌烟卖二角钱一包。”

盛世与你长相守

一个“城加三尺、桥修七里、街修半边”的民间故事,泛起了探幽穷赜半边街的一片涟漪。原来“街修半边”之说,只是在街的半边修建了房屋而已。

过去的半边街,是人力板车显摆的车水马龙。现在的半边街,是私人小汽车显摆的车水马龙。在钢筋混凝土建筑矗立于常德城市各个角落的今天,这条墙面布满青苔的半边街,并没有从城市的记忆中抹去,而是华丽转身为常德年轻的标志。它是常德城市变迁的见证者,记录了岁月流逝的城市文化价值和历史痕迹。

半边街的这个街名,具有深度的内在涵义,从它的名字中,我们可以发掘出常德的历史渊源、民风民俗、故事传说和文化传承。揭开半边街的神秘面纱,夯实它的文化底蕴,就能告诉你,太平盛世的今天,常德这座城市会与半边街长相守。

(作者曹先辉,本土文史学者)

编辑/雷春嫍 审核/曾景昌 签发/李云峰

更多

内容

敬请

关注

Hash:105e4ca34f646ef058a5fae42af4e7071fc1c9a1

声明:此文由 常德智库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