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李封天目瓷窑,探寻天目瓷的前世今生

河南天目瓷的前世在中站区李封天目瓷窑,今生也从那里开始。

为李封天目瓷窑扬名,触摸河南天目瓷的历史根基,打造焦作又一张重量级“文化名片”,令许多人振奋不已。

11月30日上午,河南天目瓷焦作艺术馆开馆。随后,由河南天目瓷艺术馆发起,召开了我市保护传承弘扬古陶瓷文化座谈会。

座谈会上,被特邀而来的重量级嘉宾有:中国陶瓷学会会长、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原院长、研究员孙新民,中国古陶瓷学会原副秘书长、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研究员赵青云,河南省陶瓷玻璃行业管理协会会长王爱纯,两岸四地大中华非物质文化遗产协会秘书长、香港文化投资基金总裁、研究员李漯民。言语间,他们难掩对河南天目瓷的喜爱,更是大声呼吁加快对李封天目瓷窑遗址的保护性发掘步伐,留住河南天目瓷的根文化,让新时代文明之光普照古窑遗址。

何为天目瓷?它为什么令这些重量级专家们如此感兴趣?这或许是许多人想要知道的答案。

在河南天目瓷焦作艺术馆内,孙新民拿着一件残破的碗盏爱不释手,只见碗盏上的酱色釉如悬挂山崖的瀑布,自然地在碗盏表面流淌。这是一件由我市古陶瓷专家张汝福收藏的天目瓷老作品,是河南天目瓷的代表器物。

古朴、典雅如河南天目瓷。它的窑变釉色有时如星河耀眼,有时如江河之水凝结。看它一眼,总会让人猜想天地奥秘。

20世纪上半叶,日本人占领焦作时,大肆在我市的当阳峪窑、李封窑等窑口搜刮陶瓷器,这其中就有不少李封窑的黑釉窑变瓷器。到了上世纪70年代,日本大收藏家小山富士夫将这些黑釉窑变瓷器整理研究,并在自己的著作《天目》中将其称为“河南天目”。

“河南天目”问世,震惊了中国陶瓷界。于是,我国迅速组织考古专家确定天目瓷古窑址位置,赵青云就是当年的带队专家。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专家团队在中站区李封二村发现了古窑址,并在窑址旁捡到了大量的天目瓷瓷片以及制瓷工具。此次考古行动,确定了李封天目瓷窑遗址在河南陶瓷中的重要地位。

李封天目瓷窑遗址面积约5600平方米,文化层堆积厚约1米~2.5米。1982年,李封天目瓷窑遗址被焦作市人民政府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

天目瓷,实则黑釉窑变瓷,在“河南天目”一词出现前,它在我国通常被叫作“黑瓷”。这种瓷天然去雕饰,仅通过窑变产生自然纹理。在宋代,它以简洁、古朴的“气质”赢得了民众的喜爱,曾位列宋八大名瓷。

河南天目瓷又以兔毫釉最为经典。北宋文学家、书法黄庭坚与友人品茗斗茶时曾赞:“兔褐金丝宝碗,松风蟹眼新汤。”

12月8日,记者在河南天目瓷烧制技艺传承人柯君丽的引领下来到李封天目瓷窑遗址查访。李封天目瓷窑遗址的现状令人有些遗憾,我们无法在地表上找到窑口,甚至一些破碎的瓷片。

不过,李封二村一位叫许金顶的老人给我们讲述了他记忆中的老窑址。他说,几十年前李封二村在南地开砖窑厂,村民们随手都能捡到很多精美的瓷片。有一位村民还幸运地捡到一件较为完整的瓷罐,将肉放在瓷罐内,七八天都不曾坏掉。他说:“我们村原来窑址太多了,后来都在上面盖成了房子。”

柯君丽从小生活在李封二村。她回忆,小时候家门口有一条涟深河,河边有许多精美瓷片。到河边捡瓷片,是她小时候最喜欢的娱乐方式。

谁也不曾想到,正是在乡愁的牵引下,2008年,柯君丽开启了她的天目瓷文化之旅。通过10年的发展,河南天目瓷烧制技艺正在柯君丽手中日渐成熟。2015年12月,她设计制作的《竹节壶》和《高山流水》茶器获得河南省“大河杯”中原设计大赛两个金奖。2017年12月,她被两岸四地大中华非物质文化遗产协会授予“海峡两岸中华非遗交流使者”称号。2018年3月,她的作品《牛气冲天》荣获第53届全国工艺品交易会《金凤凰》创新设计大奖赛优秀奖。如今,“河南天目瓷”品牌正在成为焦作一张有影响力的文化名片。

由柯君丽成立的河南天目瓷研究所就设立在李封窑遗址的旁边。回想河南天目瓷的前世今生,柯君丽感慨:“天目瓷根植于焦作,作为天目瓷烧制技艺的传承人,我们一定会努力将天目瓷发展成为焦作文化产业大军中的一支重要力量。”

焦作日报全媒体记者 王玮萱 摄影报道

总监制:李建阳

监 制:刘晞暄 王 言

统 筹: 杨杰张乙晨 郭子轩

主 编:王 言责 编: 赵晓晓

校 审: 陈婷编 辑:郭子轩

Hash:c1a2adff4d191fdfed8f0a11753725cd1d8b9680

声明:此文由 焦作市旅游局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