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子湖畔凭吊多
西子湖畔凭吊多
西湖古名钱塘湖,因湖在杭州城西,故又名西湖。自苏轼任杭州通判期间,写下著名的《饮湖上初晴后雨》,人们又把西湖称为西子湖。
西湖景区环山抱水,景色如画,美不胜收。历代文人骚客、帝王将相纷至沓来,留下数不清的名篇典籍、书画墨宝。好山好水,自然配得上世间的英雄、才女在此永驻,把他(她)们的魂灵融化在秀美的水光山色里,供后人凭吊。
在西子湖畔的栖霞岭下,远远望到气势恢宏的岳王庙,心情就不由自主变得庄重肃穆起来。严格意义上说,岳王庙并不可算是一处景点,来到这里的人与其说是游玩,毋宁说是瞻仰与凭吊更为贴切。怀着一种近乎朝圣的心理,登上岳王庙的石台阶,一眼看到庙门后的影壁上镌刻着的“壮怀激烈”四个大字,一阕“满江红”已从记忆深处流淌出来,在心湖里汹涌激荡。默颂着“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的千古名句,缓步穿过影壁,进入古木参天的天井院落,只见正殿忠烈祠重檐中间悬挂着的“心昭天日”横匾惹眼夺目。遥想当年金兀术毁盟攻宋,岳飞率领岳家军挥师北伐,进军朱仙镇,意欲直捣黄龙,收复旧河山。不意宋高宗、秦桧一意求和,以十二道“金牌”逼迫岳飞退兵班师。随后岳飞遭受秦桧、张俊等人的诬陷,以“莫须有”的罪名,与长子岳云和部将张宪被杀害于风波亭。不可料想岳飞遇害前,写下“天日昭昭,天日昭昭”这句供词,当时该是怎样的委屈与无奈?只是这种委屈与无奈滞重凝结,竟然排遣千年不散,至今仍令后人的心里如坠铅石。抬脚跨进正殿门槛,眼前豁然一亮,只见一位腰悬宝剑、臂露金甲的武将端坐在殿堂上,目光如炬、神态凛凛,面貌栩栩如生,仿佛并未离我们远去。而在他的头顶,由他生前手书的“还我河山”四个大字,笔势遒劲飞扬,鎏金汁液欲滴,有似刚刚写下尚未干透,还在昭示着远大的抱负和未竟的愿望。
由忠烈祠出来,穿过庭院间的碑廊,跨过精忠桥不远,即是岳飞墓园。在郁郁苍苍的松柏掩映下,两座墓冢伫立在高台上,正中的一座墓前立“宋岳鄂王墓”碑,左首一座墓前立“宋继忠侯岳云墓”碑。神台上摆放满游客敬献的鲜花,表达着后人不尽的爱戴,台下的墓道两侧分立着的石兽、石俑,承担着千古不绝的祭祀。“经年尘土满征衣,特特寻芳上翠微。好水好山看不足,马蹄催趁月明归。”岳飞,16岁从军,卒年仅39岁。岳云,12岁从军,卒年仅23岁。父子二人,一个年富力强,一个风华正茂,正是保家卫国、建功立业的大好年华,离开人世间何其匆匆,又何其仓仓?带着不尽的感慨与感伤,拜谒过岳王父子墓冢,转过身来,惊喜地发现在墓园重门的左右两侧,正对着岳王墓冢,分别跪伏着两组五花大绑的铸铁像。一组为秦桧、王氏,一组为万俟卨、王俊。好个“青山有幸埋忠骨”,好个“白铁无辜铸佞臣”。亲眼看着这伙供人唾骂、遗臭万年的奸佞永世跪伏在岳王父子脚下忏悔谢罪,我的胸中也才好歹算出了一口恶气。
西子湖畔素有“一山、二塔、三岛、三堤、五湖”之说,二塔即指雷峰塔和保俶塔。又有说:“雷峰如老衲,保俶似美人”。在断桥上远远望去,保俶塔高耸在宝石山巅,俏直挺拔,亭亭玉立,果然大有美人之风姿。兴致勃勃地登临宝石山顶,发现山上景点尚多,其中最吸引我的就是牛皋墓了。
幼时读《说岳全传》,除了对主人公岳飞满怀敬佩,最喜欢的人物就是牛皋了。据书中说,牛皋,陕西人,为学得一身武艺,带着母亲千里迢迢来到河南寻访名师周侗,与岳飞相识,自此即追随在岳飞身边。牛皋其人憨直粗爽,忠肝义胆,乃是一员福将,往往歪打正着就能建功立勋。而最令人记忆犹新的,则是“虎骑龙背,气死兀术,笑杀牛皋”的故事了。岳雷扫北,宋、金最后一战,金兵大势已去,金兀术正在招集败残军士逃命,不意劈面遇着牛皋。二人大战三四个回合,兀术举斧砍来,牛皋一手接住斧柄,便撇了锏,双手来夺斧。只一扯,兀术身体重,往前一冲,跌下马来。牛皋也是一交跌下,恰恰跌在兀术身上,跌了个头搭尾。牛皋趁势翻身,骑在兀术背上,大笑道:“兀术!你也有被俺擒住之日么?”兀术回转头来,看了牛皋,圆睁两眼,大吼一声:“气死我也!”怒气填胸,口中喷出鲜血不止而死。牛皋哈哈大笑,快活极了,一口气不接,竟笑死于兀术身上。金兀术不仅是南宋的头号大敌,而且也是岳飞生前唯一的劲敌,居然阴差阳错丧生在牛皋胯下,也可算是替岳飞了却了一桩未竟的心愿。
突然发现宝石山中有一座牛皋墓,出于对英雄人物的敬仰,我对山上几处闻名遐迩的景点也无暇顾及了,一路直奔牛皋墓。几乎横穿整座宝石山,终于在后山栖霞岭上一道幽深的山谷间找到了牛皋墓。只见墓前竖石坊,冢前立石碑,碑上刻“宋辅文侯牛皋之墓”。据墓前石碑记载:牛皋(1087-1147),字伯远,河南鲁山人,南宋抗金将领,岳飞部将。后又查阅资料,才知道牛皋身为抗金名将,被提为岳家军副统帅。岳飞遇难后,秦桧为斩草除根,密令下属借宴请各路大将为名,以毒酒害死牛皋,牛皋死前悲愤地说:“恨南北通和,不能以马革裹尸!”原来现实里的牛皋竟也是如此一位大英雄,而他的结局却又是那般惨烈,使人揪心。
在牛皋墓前寂立良久,只见四周青山掩映,古木参天,林深谷幽,郁郁苍苍,心想如此一方绝佳的风水,也不辱没了这样一位真英雄。转身细看路牌,发现此处直通岳王庙,原来竟与岳王庙毗邻。想来闲暇无事,岳飞与牛皋两兄弟彼此往来,痛饮三杯,却也颇不寂寞。
杭州古名钱塘,钱塘江亦因此得名。因受天体引力和地球自转的离心作用,加上杭州湾喇叭口的特殊地形,造成周期性涨落的潮汐现象,被称为钱塘潮。钱塘潮起时,声势浩大,排山倒海,往往将两岸的堤坝冲毁。为治服水患,北宋开宝三年(公元970年),吴越国君派僧人智元禅师在钱塘江畔的月轮山上建塔一座,以镇江潮。此塔即名六和塔。后来经过历代治理,钱塘潮早已不构成水患,而六和塔则成为观潮的最佳地点。
我来到杭州虽然没有赶上潮汛,可是却并未感受到多少遗憾,因为我登临六和塔的主要目的,其实是为了追觅鲁智深的遗踪。
鲁智深,《水浒全传》经典人物形象之一。本名鲁达,法号智深,绰号“花和尚”。其人为人豪爽直率,嫉恶如仇,专好打抱不平,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故事。鲁智深的归宿颇富神话色彩。书中写道:宋江班师到杭州,屯兵在六和塔驻扎。鲁智深自与武松在寺中一处歇马听候。是夜月白风清,水天共碧,二人正在僧房里,睡至半夜,忽听得江上潮声雷响。鲁智深是关西汉子,不曾省得浙江潮信,只道是战鼓响,贼人生发,跳将起来,摸了禅杖,大喝着便抢出来。众僧阻拦鲁智深,向他说明此乃钱塘“潮信”。鲁智深心中忽然大悟,拍掌笑道:“俺师父智真长老曾嘱咐与洒家四句偈言,道是‘逢夏而擒,遇腊而执,听潮而圆,见信而寂’,俺想既逢潮信,合当圆寂。”吩咐众僧烧桶汤来。鲁智深沐浴罢,去法堂上捉把禅椅,当中坐了,自迭起两只脚,左脚搭在右脚,自然天性腾空。比及宋公明见报,急引众头领来看时,鲁智深已自坐在禅椅上不动了。宋江等众头领嗟叹不已,将鲁智深的骨殖葬入六和塔山后的塔院。
六和塔自从建立以来,即高高兀立在钱塘江畔月轮山上,伟硕挺拔,势干云天,充满阳刚之气,杭州人喻其为“将军”。鲁智深在六和塔坐化圆寂,升仙成佛,使得六和塔也跟着多了一些神话色彩,平添了一股英雄气。
《水浒全传》里写道,鲁智深坐化后,他的同伴武松因折掉一臂,成了废人,遂留在六和塔出了家,寿至八十而终。六和塔本与梁山好汉风马牛不相及,阴差阳错,却与这班英雄中最有名望的二人结下了不解之缘。
“行者”武松的名号,天下无人不知无人不晓。“景阳冈”、“狮子楼”、“醉打蒋门神”、“血溅鸳鸯楼”……所有的故事无不引人入胜。本来武松的形象本已足够传神,现代的电视连续剧又添加了“单臂擒方腊”的情节,使英雄的形象更臻完美。
《水浒》本是小说,梁山一百单八将多是虚构。鲁智深这个人物形象就是由话本和戏剧杜撰而来。而与鲁智深不同,武松却在历史上真有其人。
据《临安县志》、《浙江通志》等史籍显示:武松,宋代人,原系浪迹江湖的艺人,“貌奇伟,尝使技于涌金门外”,“非盗也”。杭州知府高权知人善用,邀请入府,充当都头,不久因功升为提辖。后来高权因得罪权贵,被奸人诬谄罢官,武松也因此受到牵连,被赶出衙门。继任的新知府是太师蔡京的儿子蔡鋆,倚仗其父的权势,在杭州任上虐政殃民,百姓怨声载道,人称其为“蔡虎”。武松对这个奸臣恨之入骨,决心拼上性命也要为民除害。一日,他身藏利刃,隐匿在蔡府之前,候蔡鋆前呼后拥而来之际,箭一般冲上前去,向蔡鋆猛刺数刀,当即结果了他的性命。官兵蜂拥前来围攻武松,武松终因寡不敌众被官兵捕获。后惨遭重刑死于狱中。当地“百姓深感其德,葬于杭州西泠桥畔”,后人立碑,题曰“宋义士武松之墓”。
这个提辖武松,据说就是《水浒》里武松的原型。
如今在杭州西泠桥畔,每日不知有多少有人前来拜谒武松墓。人们拜谒的不仅是葬于此处的义士武松,更是拜谒文学家塑造过后面貌全新的英雄武松。
在西泠桥畔,距离武松墓仅五十米远处有一座六角攒尖顶亭,名“慕才亭”。亭内覆有一墓,即为苏小小墓。
苏小小,南齐时钱塘第一名伎。十五岁时,苏小小父母谢世,遂移居到城西的西泠桥畔。每日尽情游乐于山水之间,多与文人雅士来往,常在自己居住的小楼里以诗会友,渐成钱塘一带名伎。
风光秀美的西子湖畔,历来多有公子佳人在此偶遇,留下不少佳话传说。诸如白娘子与许仙,天上人间,终得聚首;梁山伯与祝英台,地府世外,也落得比翼双飞。只有苏小小的偶遇没有结果。一次,苏小小在湖滨邂逅来自金陵的俊美公子阮郁。两人一见倾心,形影不离,共同游山玩水,互诉衷肠。可是却遭到了阮郁的父亲的强烈反对,把阮郁逼回金陵,硬生生地拆散了二人。至此二人再未谋面。
苏小小虽为诗伎,但腹有才情,身有傲骨。时有上江观察使孟浪来到钱塘,派人几次相请,苏小小方来赴会。孟浪有意难为她一下,指着庭外一株梅花让她做诗,苏小小信口吟出:“梅花虽傲骨,怎敢敌春寒?若更分红白,还须青眼看!”令孟浪至为折服。
自古红颜薄命。苏小小年方十九岁,因病咳血而亡。葬礼上,忽有一人赶来抚棺大哭。原来此人名鲍仁,读书人,因盘缠不够无法赶考,苏小小无意间相遇,即慷慨予以资助。鲍仁金榜题名,出任滑州刺史,赴任时顺道经过钱塘,打算报答恩人,没想到却已阴阳两隔。鲍仁在她墓前立碑曰“钱塘苏小小之墓”,并建“慕才亭”。这个“慕才”,不是钦慕别的,只是钦慕苏小小的德与才。
历代文人雅客为苏小小这一才女留下了无数的诗篇。“慕才亭”内悬挂着十二幅纪念苏小小的楹联,在西子湖畔所有的厅阁中数量是最多的。
“妾乘油壁车,郎跨青骢马。何处结同心,西陵松柏下。”唯有这首题为《苏小小歌》的南朝民歌,道出了人们对这个女子命运的感怀与不尽的追思。
“万里乘云去复来,只身东海挟春雷。忍看图画移颜色,肯使江山付劫灰。浊酒不销忧国泪,救时应仗出群才。拼将十万头颅血,须把乾坤力挽回。”这首豪气干云的诗篇,出自鉴湖女侠秋瑾。
秋瑾(1875-1907),女,浙江绍兴人。字睿卿,号竞雄,别署鉴湖女侠。近代民主革命志士。辛亥革命时期同盟会浙江分会会长。致力推翻清政府统治,积极投身救国救民的革命运动。1907年7月13日在绍兴大通学堂被捕,15日在轩亭口英勇就义,时年仅32岁。
秋瑾生前经历坎坷曲折,死后的境遇却又令人颇多感叹。
始葬:1907年7月15日,秋瑾在浙江绍兴就义,遗骸暂厝绍兴卧龙山西北麓。
首迁:1907年8月,风声稍有平息,秋瑾长兄秋誉章带人将灵柩迁往绍兴常禧门外严家潭殡舍。
二迁:1907年9月,殡舍主人拒绝为“女匪”提供殡舍,秋瑾灵柩又迁往绍兴大校场。
三迁:1908年1月25日,秋瑾生前好友吴芝瑛、徐自华根据烈士“埋骨西泠”的遗愿,将烈士迁葬于杭州西泠桥西侧。
四迁:1908年12月1日,因御史常徵“告发”,秋瑾灵柩被迫迁葬回绍兴城外严家潭。
五迁:1909年秋,秋瑾丈夫王廷钧病故,秋瑾灵柩迁往夫家湖南。但秋瑾婆婆拒绝承认秋瑾为王家媳妇,所以夫妇并未合葬。
六迁:1911年,秋瑾之子王源德成年,将母亲灵柩迁葬湖南湘潭昭山。
七迁:1912年辛亥革命后,湖南、浙江争葬秋瑾,湖南同盟会将秋瑾的灵柩迁葬长沙岳麓山。
八迁:1913年秋,徐寄尘等人士积极向新政府建议兴建秋瑾陵墓,烈士的灵柩第二次安葬在西湖西泠桥畔原葬处。
九迁:1964年冬,浙江杭州“清理西湖风景区坟墓碑塔运动”。12月2日秋瑾墓上的小碑亭被毁。次年1月末,秋瑾墓被平毁。也有说1964年迁葬杭州鸡笼山。
十迁:1965年,在杭州松木场重修简易秋墓。也有说位置在今杭州香格里拉对面的湖滨,离开原来秋墓只有几十米。还有说1965年初,由杭州鸡笼山迁回西泠桥原葬处,
十一迁:1966年文革动乱发生,秋瑾墓被拆除,遗骸被装入一个瓮中迁往杭州鸡笼山。
十二迁:1981年10月,辛亥革命爆发70周年之际,秋瑾墓又迁回西泠桥畔。
如今在白堤尽头的孤山西麓,隔着西泠桥与苏小小墓、武松墓相望的,即是秋瑾墓。一座汉白玉雕塑的站像挺立在墓前,秋瑾上着学生装,下着百褶裙,左手叉腰,右手按剑,颇显英姿飒爽。墓碑正中刻“巾帼英雄”四个大字,正是1913年秋孙中山先生到杭州凭吊秋瑾时亲笔所提。
林徽因纪念碑
林徽因(1904-1955),女,祖籍福建闽县(福州),生于浙江杭州。著名建筑师、诗人、作家。最为突出的贡献,是参与国徽设计、人民英雄纪念碑设计、改造传统景泰蓝等。
林徽因最大的传奇,在于一生中与三个男子扑朔迷离的感情经历,至今令人颇费疑猜。
1921年,16岁的林徽因游历欧洲,结识了当时正在英国留学的徐志摩。当时徐志摩已是一个两岁孩子的父亲。二人彼此钦慕,交往甚密,导致徐志摩与发妻张幼仪离婚。后来林徽因嫁给梁思成,徐志摩则与陆小曼结成伴侣。1931年11月19日,徐志摩在赶往林徽因演讲会途中遭遇坠机遇难。
1924年6月,林徽因和梁思成在父辈的安排下,一同赴美攻读建筑学。4年后,二人结为秦晋之好。婚后梁对林呵护倍至,夫妻相处也算融洽。林徽因在卧室墙上长年挂着徐志摩失事飞机的残骸,据说是梁应林所求捡回来的。
徐志摩去世后,金岳霖很快闯进了林徽因与梁思成的感情生活。而林徽因也爱上了金岳霖,在自己的丈夫和“第三者”之间,难以取舍。最为微妙的是,梁、金两家一直毗邻而居,金岳霖始终是梁、林二人家庭沙龙的座上常客。甚至梁、林夫妻吵架,也是找金岳霖来仲裁。金岳霖终生未娶,一直痴恋着林徽因。梁、林、金三人之间的这种关系,一直维系到林徽因去世。
2006年8月,一座造型独特的纪念碑落户于杭州“花港观鱼”景点。碑呈长方形,高1.82米、宽1.25米。碑为铜铸,以切割手段透出林徽因剪影和她的文字。在那些镂空的字眼里,我们看到:“在光影恰恰可人中,和谐的轮廓披着风露所赐予的层层生动的色彩,无论哪一个巍峨的古城楼或一角倾颓的殿基的灵魂里,无形中都在诉说乃至于歌唱时间上漫不可信的变迁。”
Hash:92e16335ed8b2de8ea517b75e5148f8a6646539a
声明:此文由 保德新青年_wtg1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