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饶城区施家山这家食堂烧出的“口水鹅”让人留恋谢绝餐饮业“潜规则”

今年刚刚花甲之年张老板,原来是上饶市一家企业的会计,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下,她和很多人一样下海从商。由于个人勤劳持家,加上不辞劳苦。日经月累,积累了一定的财富。

今年上半年,张老板承包了上饶城区施家山一这家“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的食堂”。“我对鸡、鹅、鸭、猪、羊、牛肉的品质,更是了如指掌,因为有这些知识的积累,我也想尝试着自己来经营一家食堂。”她想靠着自己的知识储备来经营一家食堂。

小编在时,正是做中午饭的时候,一位年轻的大厨把已经切块成型的鹅块放进器皿,将油烧开后加糖色,鹅块下锅后加入生姜,将鹅块本身水份蒸煮干后加水,鹅块七八成熟时,加上一些农村大嫂常用的调料之后,几道工序下来,再经过20多分钟的烹调,一锅脍炙人口的红烧鹅就趁热装入盘中,正宗的农家“口水鹅”就这样烧成了。

“这道菜是我店点的特色菜。这鹅是在大自然中放养的,很肥美;加上我每天的食材都是当天采购的,天上飞的、地上走的、河海里游的,各种湖、海、山货等,特别是一些荤菜的食材更是当天上桌,它的味道特别味美。”张老板如实地说出自己的经营秘诀。一位食客在品尝了鹅之后,大快朵颐,笑着说,“这个鹅的味道就是老乡村的味道,我奶奶一年到头自家养出来的鹅就是这个味道。味美,肉鲜,汤浓。让人久久回味。”红烧排骨辣椒炒牛肉、白玉豆、煎豆腐农家菜各有千秋

人感到意外是,张老板为了蔬菜的纯味道,居然叫板厨师。在上饶的餐饮业有个不成文的规矩,也就是“潜规则”。饮食店里有些配菜的对带叶的蔬菜是不要求下水清洗的,比如包心菜、大白菜等等,帮厨拿到手上,提刀就切。“但是,我是不允许,现在很多蔬菜都是大棚里种植,有些农药和其他残留,不清洗吃起来不放心。”张老板说,来吃饭的都是奔着信任来的,点点滴滴的服务应该和家里一样,“大多数家庭在炒菜之前,蔬菜会不清洗吗?不可能啊。”

张老板不辞劳苦,一丝不苟经营着食堂,菜肴的味道受到越来越多的食客欢迎,除了公道的价格外,看重的也是那份责任心。

“老板是我朋友,开始是为了照顾关系,因为有些特菜,尝尝后觉得味道的确不错,会拍些红烧鹅的照片和视频发到朋友圈,渐渐地人就多了起来,现在食堂基本的经营方式是预定。”张老板信心满满地表示。

起早贪黑做生意虽然辛苦,但张老板觉得“现在日子很踏实,做什么都有劲。”她很庆幸60岁还靠自己的努力挣钱,也是一件开心的事情。

老话说,别人说好不算,你品尝了才有发言权。

顺便说一下,这家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的食堂位于信州区老年活动中心三楼,不仅拥有几百平米餐饮面积,还有一些附属娱乐设施。吃完饭,还可以嗨嗨歌。来源上饶百姓窗

Hash:05dd5b6d62d7c646319161b01ba0140a975a3e8d

声明:此文由 看看上饶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