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阳“受降厅”:回望屈辱与荣耀

记者许健楠文/摄

7月6日上午9:30,富阳受降村,82岁的村民胡来兴(如图)早早等在日军受降纪念馆里。我们约好在这里见面。

这个曾经名不见经传的小村庄,与湖南边陲的芷江一样,被历史这双大手,推到了万众瞩目的前台。1945年9月4日,在宋殿村,第三战区副司令韩德勤与驻浙日军133师团代表接洽投降事宜。第二年,这个名叫宋殿村的地方,改名为受降村,村名沿用至今。

当年,胡来兴与全村村民亲眼见证了这一历史性时刻。在日军受降纪念馆,这位八旬老人抚摸着一张厚重的老式圆形雕花桌和几张椅子:“这是当年村民宋作梅家的老东西,算是受降留下来的一套证物。”这里曾是“侵浙日军投降仪式旧址”,是宋殿村地主宋作梅宅院中的一个厅堂。

1937年12月24日,富阳沦陷。日军第22师团35联队3大队将一个中队移驻宋殿村,中队部就设在宋作梅家。此后七八年,这里先后成为多股日军的“大本营”,鬼子烧杀淫掠,无恶不作,村民们也因此饱受凌辱。日军在此先后掳杀同胞数百人,或囚木笼关水牢,或烫煮活埋,或枪杀刀劈,尔后抛尸于宋殿村东南半公里的殿背山山沟里,因所埋尸体数量无法统计,人们称此地为“千人坑”。

亲眼目睹洽降仪式

惨绝人寰的一幕又一幕,深深刻在胡来兴的心上,他是受降厅的看管者,一守就是整整9年。这些年,他一遍又一遍向一拨拨游客讲述当年日军欠下的累累血债———

他说,抗战期间村子周围拉起铁丝网,戒备森严。村边上有一座狮子山,山上的制高点修了碉堡,架着一挺挺机枪。

“鬼子自己的东西吃光了,就去村里抢。每天下午4点左右,到农户家里翻箱倒柜,看到咸肉、鸡鸭,双眼就放光,一并抢了去。”村里的男人,被抓去当劳工;女人被强迫给日本人晒衣服、做饭吃;不是本村的人要抓,额头白的人要抓,衣服上有洋纽扣的人要抓,肩膀有高低的人要抓。

家破人亡的例子不胜枚举。“附近村子有一户人家,一家七口人,因为汉奸去报告,说他们跟抗日武装有联系,全家人都被鬼子抓走了;还有兄弟两家共13口人,6间草屋,统统被鬼子烧个精光。”

抓来的人,都被拉到村外山脚的烂泥岗———千人岗。“把人绑在柱子上,把人当靶子打,后来改成练刺杀。自己杀不过瘾,还把全村人召集起来,强迫大家呐喊助威。”

洽降那一天,当地百姓的苦日子终于熬出头,积压在内心的仇恨,在那一刻爆发。百姓们操起菜刀、牛刀,直奔现场,想为自己死去的亲人同胞报仇雪恨,但被国民党的部队拦住。

国内唯一以“受降”为地名纪念抗战的地方

当年9月4日和9月5日,中方受降代表韩德勤、张世希等人,在宋殿村宋作梅宅第与日本陆军第一三三师团参谋长樋泽一治等,接洽日军投降事宜。

1995年,富阳市拨款修复受降厅,厅内陈列展出200余幅照片和当年受降仪式现场的部分实物,同时宋殿村南千人坑遗址处立碑,以此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与国防教育。这一受降村,也是国内唯一以“受降”为地名纪念抗战的地方。

记者去的时候,富阳受降厅正在扩建中,主体工程初具规模,主体建筑呈胜利“v”字形,象征着抗战胜利。8月份,这里作为浙江省抗战胜利纪念馆,与世人见面。

Hash:03df485787335396b3767c0740148bf33bfd504c

声明:此文由 光明网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